逃離克隆島讀後感

Sep25

  逃離克隆島讀後感(一)

  每每看完一部影片,總能讓人深思,這部《逃離克隆島》也不例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想要長壽,永遠健康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於是“克隆”技術就誕生了。但是仔細想想難道這種想法不違背大自然生老病死的規律嗎,不會對人類的生存帶來危難嗎?

  我們先從故事的情節開始。男青年林肯·6E以及喬丹·2D和數百名居民居住在二十一世紀中葉的一棟與世隔絕的社區。在這棟受到嚴密控管的高科技大樓中,他們和其它的居民一樣,每天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組織”的監控,這種監控行為美其名約是為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著想,而幕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想要離開這種沒有自由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被選中前往所謂的“小島”。因為他們被告知,在曆經一場生態浩劫之後,除了居住在這裏的人將有幸得以生還外,全世界的人類都將罹難,而“小島”就是地球僅存的未受汙染的人間淨土。

  但是林肯近來卻一直做同一個無法解釋的噩夢,他變得焦躁不安,而且對這個受到嚴格監控的生活環境產生極大的懷疑,這種好奇心竟然讓他發現一個駭人的事實,那就是他生活的一切都是個謊言,“小島”這座人間淨土更是一個殘酷的幌子,其實包括他和喬丹在內的所有居民,最後都難逃一死,他們都是“小島”居民們的克隆人,他們的存在隻是為了給他們的“原型”提供各種更換用的身體零件,他們死後的價值遠比生前更高。就在危機降臨之前,林肯和喬丹決定大膽地逃出這個虛偽的烏托邦,進入他們從來不知道的真實世界。他們逃到外麵的世界,並遠離“組織”的監控之後,這一對男女長久以來建立出來的情誼,逐漸轉變成更深的感情,但是組織的勢力強大,他們為了獵捕他們不擇手對、不計代價,而林肯與喬丹則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活下去……最後在兩位主人公的努力下,成功的把在所謂未汙染的“社區”生活的幾千個克隆人解救了出來,兩人的愛情也終成正果。

  不得不承認科學技術的發展的確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繁榮與昌盛,給人類實現長壽這一夢想帶來了希望,可以說沒有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今天的生活肯定沒有今天這麽豐富多采,但是上帝就是這麽的公平在給我們人類利益的同時也給予了相映的懲罰。馬克思曾經說過,任何人類的進步同時也意味著人類的退步,人類文明的光輝隻能在其黑暗的背景上閃爍。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應該這樣去看待。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鏟除了愚昧,(夢想,科技從來都是為一定的經濟和政治製度服務的。科學技術在任何時候都隻是工具和手段,它的功能發揮取決於掌握它的人。而人在社會中則是有善惡等差的,如果人類對某種科學技術管理不嚴,不小心讓它落到大惡之人的手中,那麽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危害將是災難性的。因此,在發展任何一項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前,必須考慮它的倫理學後果和其對人類社會的衝擊。有時候最先進的技術不一定是最好的技術,最好的技術是那種與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倫理相適應的適當技術。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的潛在危害很大。自然科學是掌握在科學家手裏的。自然科學家的天職,除了“求真”、“求美”是不夠的,還要真正“求善”。


  逃離克隆島讀後感(二)

  看完逃出克隆島這部電影後,在驚訝於這部電影的特技之時,又不禁覺得裏麵的醫生實在是太可惡了,竟然把人命當兒戲,雖然是克隆人,為了利益,竟然向美國公民撒謊,說這些克隆人都是植物人,真是天大的笑話。

  難道克隆人的命就不是命嗎?他們也有感情,也有感覺,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是的,是人類把他們創造了出來,作為他們零件的替換箱,當人類生病了,就從這些替換箱上取下零件,按在自己的身上,二這些替換箱也就隨之報廢了。是人類給了克隆人生命,但這並不等於人類擁有克隆人的生命,就比如父母給了孩子生命,但孩子的生命就屬於他們了嗎?是他們想要就能要回來的嗎?

  再說克隆人也是有思想的,雖然電影裏將大部分人的智商定為15歲,但還不是有個別人例外,就比如林肯6E,他掏出了克隆島,找到出資人,在生命懸於一線之時,和人類一樣殘忍的使警方殺死了他的出資人,並且是克隆人逃出了克隆島。當那些克隆人站在一望無際的荒野上時,這是一個喜劇的結束還是一個悲劇的開始。

這篇關於逃離克隆島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5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