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錄讀後感

Sep24

  思想錄讀後感(一)

  人因思想而偉大,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思想,這是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一書中的主線。書中用理性來懷疑一切,另一方麵指出真理的矛盾。讀完帕斯卡的《思想錄》,我覺得應該說這本書像是一本作者的隨想錄,因為它由零散的碎片組成,而這每一塊碎片都蘊含著豐富的內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於過度的零散,以至於讓我摸不到頭腦。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關於如何看待別人犯錯誤的想法。帕斯卡說“當我們想要有效的糾正別人並指明他是犯了錯誤時,我們必須注意他是從哪個方麵觀察事物的,因為在那方麵他通常總是真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那方麵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麵所犯的錯誤。他對這一點會感到滿意的,因為他看到自己並沒有錯誤,隻不過是未能看到各個方麵而已;人們不會惱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們卻不願意自己犯錯誤;而這也許是由於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緣故,是由於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觀察到的那一方麵犯錯誤的緣故,因為感官的知覺總是真確的。”當然,我認為帕斯卡的說法也有所偏頗,因為我不認為感官的知覺總是真確,正如我們女孩子經常說,憑著女人的第六感,我認為怎麽樣怎麽樣,可這些認為經常被驗證是錯誤的。但是,我認為帕斯卡在這裏有一種很獨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覺總是真確的下,肯定犯錯誤者的正確性,但又指出犯錯誤在於沒有全麵的看問題,並且把這種現象的產生歸咎於人的“天然”。從思路上講,這又是一種另辟蹊徑的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從內容上講,我認為這是帕斯卡在從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對犯錯誤的分析,他不認為犯錯誤這件事是“錯誤的”,而是一種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這番話符合大多數犯錯誤者的心理,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我們難道不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嗎?

  帕斯卡認為,人在這無窮中是有限的,這種有限就決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認識我們這個世界。我很認同這個觀點——我相信人的認知能力不可能達到這個世界的全部,畢竟“活到老學到老”不是妄言誑語。我們隻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個部分,我們不可能從根本上理解這個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則,我們不是主宰者,盡管我們很多時候憑借進化了的頭腦極大程度的幹預了自然的過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類業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徹底認識和控製一切的野心,我想這種極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們雖不能完全認識這個世界,但我們至少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中,努力探求這個世界的奧秘——也就是說,我們承認自己的局限,但是我們並不悲觀。帕斯卡在這裏則暴露出了極度的悲觀。他說,“既然我們……與極端有距離,那末人類多了解一點東西又有什麽意義呢?假如他多有了一點,他就了解得更高一點。但他距離終極,豈不永遠是無窮的遙遠嗎?”

  作者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內心的虛無、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偉大,卻發現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卻發現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卻發現自己充滿缺點”因此“他要費勁苦心積像他自己也想別人來遮蔽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於是“充滿缺點而又不承認缺點”“它在缺點之上又增加了一項故意製造缺點”作者指出發現指出確定並沒有傷害我們,反而對我們是好事,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但由於自愛的存在,是我們在不同程度都有對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這種惡劣的嬌氣,才迫使那些必要責備別人的人采取那麽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別人。一定要縮小我們的缺點,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諒我們的我的,並且在其中要攙雜進去稱讚以及愛護與尊重的憑據。”作者尖銳的指出人不活在當下。我們不滿當下,把一切給予我們並不知道的未來。“假使我們檢查自己的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完全被未來占有。”“現在永遠不是我們的目的,過去和現在都是手段,唯有未來才是我們的目的。因而我們永遠也沒有生活著,我們隻是在希望著生活;並且既然我們永遠都在準備能夠幸福,所以我們永遠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說帕斯卡爾真是個論說的天才,自圓其說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達思想的才能異常出色,對於思想表達笨笨的我,帕斯卡爾表達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學習。雖然帕斯卡爾的觀點有很多是我所不認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見解令我歎服、令我沉思。帕斯卡爾的發現能力和邏輯能力讓我驚訝,帕斯卡爾的語言變化萬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對我這種不善於言談的人來說,帕斯卡爾的語言讓我受益匪淺。讀《思想錄》最能讓我有收獲的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舉措都是徒勞的。除了吃喝玩樂、追名逐利、人雲亦雲外,人還有超越這些的思想之存在,還有追求完美之探索,還有任監禁、槍殺、失敗、窮困和軟弱所不能侵蝕的精神尊嚴。這是人類有別於其他萬物的偉大之處,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說,人不過如一根脆弱的葦草,但他是一根能夠思想的葦草,人的全部尊嚴來自思想。盡管這個學期把他的這本思想的語錄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頗有一些收獲和想法:在書中我強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學對人內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強烈的要求認識自己的那股勁!人認識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思想錄讀後感(二)

  人因思想而偉大,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思想,這是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一書的主線。書中用理性來懷疑一切,另一方麵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爾方法論)。

  “人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間中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不需要整個大自然,一點水一口氣就能要我們的命,但相對於大自然,我們知道我們就要死了,以及我們對大自然的優勢,而但自然卻一無所知。

  “人的思想記憶是必要的”因為“偶然的機會引起思想,偶讓的實惠也會注銷思想”。我們正在記錄我們自己的思想的時候,它卻逃走了。這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脆弱。可對這一事實的認識難道亞於逃走的思想嗎?這也是作者反複論證的人的偉大與脆弱。“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人時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樹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可悲。”“認識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們之所以可悲,卻是偉大的。”“可被是從偉大中得出結論,偉大是從可悲中得出結論來的”

  作者指出人的內心是最大的矛盾體。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榮,然而這一點本身又正是它的優越行最大的標誌”“我們是如此的狂妄,以至於我們想要我們想要為全世界所知,甚至於為我們不存在的以後的世界所知:我又如此的虛榮,身邊五六個人的尊敬就會使我們歡喜和滿意了。”

  作者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內心的虛無、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偉大,卻發現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卻發現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卻發現自己充滿缺點”因此“他要費勁苦心積像他自己也想別人來遮蔽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點,它既不能忍受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於是“充滿缺點而又不承認缺點”“它在缺點之上又增加了一項故意製造缺點”作者指出發現指出確定並沒有傷害我們,反而對我們是好事,它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但由於自愛的存在,是我們在不同程度都有對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這種惡劣的嬌氣,才迫使那些必要責備別人的人采取那麽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別人。一定要縮小我們的缺點,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諒我們的我的,並且在其中要攙雜進去稱讚以及愛護與尊重的憑據。”作者尖銳的指出人不活在當下。我們不滿當下,把一切給予我們並不知道的未來。“假使我們檢查自己的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完全被未來占有。”“現在永遠不是我們的目的,過去和現在都是手段,唯有未來才是我們的目的。因而我們永遠也沒有生活著,我們隻是在希望著生活;並且既然我們永遠都在準備能夠幸福,所以我們永遠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作者的一些獨特思索也給帶來不小收獲,如強力是世上的女王,指出法律僅僅是法律,和正義沒關係。人們服從多數是強力的作用。再如“作用的原因——欲念和強力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根源:欲望形成自願的行為,強力形成不自願的行為。”赤裸裸的透徹過癮!比起那些長篇大論搶奪了。

  在書中我強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學對人內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強烈的要求認識自己的那股勁!人認識自己是既是是幸福的有時痛苦的。就是笛卡爾那句讀好書就和作者進行反複的對話,好爽啊!


  思想錄讀後感(三)

  帕斯卡爾在科研和讀書的間隙,把思緒隨時寫在紙條上,整理起來,便成了思想錄;

  我在暑假閑思遊蕩的時候,把每一點思考都敲打在電腦上,發表出來,就有了博客。

  我這樣比較,並不是想抬舉自己,而是因為我寫博客,帕斯卡爾寫思想錄,都不是刻意的,它都出於人性的本能,那就是會思考。人永遠不能停止思考,否則就隻是一個半真的存在。

  血緣讓動物世代交替,而思想卻讓人類一脈相承。我想這就是為什麽帕斯卡爾說,“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我們廣泛的閱讀,(堅持到底。帕斯卡爾首先是數學家,物理學家,所以他的隨筆總是簡練而又精準。是人生閱曆,性格習慣成就了他的文風,這並非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又比如張曉風是一個幸福的人,所以她的筆調溫和柔美。兩個截然不同的風格,卻都是受歡迎的,因為他們都操守了文如其人的規則。寫作是一扇窗口,可以讓別人了解你,然後喜歡你。可如果你做作了,是虛偽的,誰願意與你交朋友呢?

  我曾經犯過這方麵的錯誤。是在寫話題作文《孤獨》的時候。在這以前我接受過很多話題作文的熏陶,怎樣開頭,怎樣強調,怎樣討巧,怎樣舉例子等等。我十分辛苦得把那篇文章寫完了,然而那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我覺得他十分別扭,看得我毛骨悚然。不僅如此,許多認識我的人都不覺得好。是功力心吧,它讓我放棄了太多自己的東西,以至於成為了文字的堆砌。誠如書中說的,“不能為了對稱而做假窗戶”不知怎樣正確地講述,就不應該擺出正確講話的樣子。精心的模仿,也許不如堅持自己粗糙的風格。

  寫作是這樣的,做人恐怕也不外乎於此。

  帕斯卡爾教給我的第二樣東西,就是關注人。《思想錄》這整一本書,就在關注人性。許多時候我知道的僅僅是人應該怎樣,為了整個集體,人該培養哪些品行。這本書卻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它讓我更清楚的看清了個體,人的本能本性。它天生具備的醜惡和善良,高尚和平庸,操守和欲望,寬容和自私等等。也許清晰地剖析下來,我們會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淺陋的行為,它們不過都是一些人性的需要。這樣,我們會更寬容地包容和接納他們。

  讀了《思想錄》,多多少少對我有一些啟迪。我想我會一如既往的熱愛生活,熱愛讀書,熱愛思考。

這篇關於思想錄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4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