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心理學讀後感

Sep23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一)

  這本設計心理學是結合了《藝術與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現代心理學》三本書來寫的。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對於一個學設計的人來說,當然設計師也不例外了。

  我對設計心理學的感覺就是,分成了兩部分了,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則就是心理學了,對於我自己也可以說是個設計類的人吧,對於設計要說我懂得很多呢,也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畢竟也學了那麽多年,大概的要了解的還是知道一些的,但是要說我學的很精了呢,就還有好多等著我去學習的。

  其實每人看事物的眼光,都有所不同,腦子裏裝的東西也不同,也隻有個人的眼光的高低而已了,就好像一個懂設計的和一個不懂設計的人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有共同的話題的,俗話說“當不同不相為謀”。這也就是設計師與人得不同吧,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設計師吧。

  對於心理學,雖然我們一從小學就有學過心理學,但那隻是交了我們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而且對於以前都不是很在意這個心理學的,到現在老師也讓我們如果選課的話就可以選心理學這方麵的課程,這樣也會對我們的專業有所幫助的。書中也講到了計計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為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二)

  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是我從大一下學期就買的一本書,本以為暑假可以讀的,但因為自己偷懶,所以一直拖到了大二上學期才讀,而何人可的《設計心理學》剛一開始讀的時候確實很無聊,但迫於自己的信念,就一直讀了下去。可後來我發現越往後寫的越有意思。

  21世紀是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的世紀,在這一進程中,工業設計將起到關鍵的作用,綜合化國際已成為工業設計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工業設計教育必須從亦可稱為中心想以課題為中心轉變,將涉及作為一種高度綜合性的交叉學科來組織教學,全麵提高設計的綜合素質。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國際化,設計教育也必須麵向國際化的競爭環境,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設計人才。

  設計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性、邊緣性學科,其主要內容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美學、人機工程學、信息科學等,而這些學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個複雜的相關網絡。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道“感覺”這個詞,入“我對他的感覺不太好”,“我感覺完成這項任務挺困難的”等等,這裏的“感覺”的意思是“覺得”。而“知覺”這一詞,如我們看到的紅色,不是脫離具體事物的紅色,而是紅旗的紅色,又或者紅花、紅衣、紅車等的紅色。所以感知覺不僅使人們感知客觀規律事物的基礎,也是人們接觸設計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

  設計還要針對消費者的心理。澳大利亞著名室內及產品設計師Joseph licciadi曾有過這樣的論述:“藝術家總是以自我感受為中心,我,我,我,最後是你。設計師則是相反,你,你,你,然後是我。對於創作,藝術家始終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在滿足這樣的前提下,再進行藝術創作。因此,藝術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設計是理性的、開放的。”滿足人的需要是設計的根本目的,而了解和發現需要是滿足需要的前提。因此對於消費者心理,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非活動中的一般心理活動過程。所以消費者心裏的研究是設計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就開始討論美學問題。柏拉圖闡述了美是獨立存在的觀點。那麽美是什麽,什麽才是美,這是人類一直是人類在探討的問題,並逐步形成各種美學相關的學科,其中與設計聯係最緊密的就是審美心理學。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有關於設計創作的獨特方法,拓展出我們設計創作的思維,讓我了解到什麽才是好的設計,什麽才是美的設計,什麽設計讓最大化的群眾所接受,因此在設計這條道路上,我們還要為之做不懈的努力。


  設計心理學讀後感(三)

  《設計心理學》這本書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必讀的書籍,這一部書籍作者是唐納德·A·諾曼,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技術係教授,尼爾森·諾曼集團的靈魂人物、聯合創辦人(該公司以“提升消費者感受的智囊團”著稱),曆任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識科學係和心理學係教授、蘋果公司先進技術小組副總裁,主要著作包括:《記憶和注意力》、  《使我們變聰明的事物》、《隱形計算機》等。

  諾曼的這本書主要從概念模型、預設用途、可視性、匹配、反饋提出了設計心理學觀點。特別是舉了很多設計的例子,通過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很多原本比較深奧的設計心理學知識,看了以後很有感觸。

  我們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曆:看著眼前美觀豪華的門卻不知如何打開;頗具現代感的水龍頭卻把你弄得手忙腳亂;因為不會使用家裏的組合音響而生出跟不上時代的挫折感……這些人前的尷尬、人後的沮喪,其實問題全然不在我們!全怪設計者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錯誤的怪罪自己,因為那不是我們的錯。(www.)然而作為一個設計者必須全麵的去考慮問題。

  一個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它的可視性,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必須正確的傳遞給使用者信息。往往設計的失誤會導致錯誤才發生。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不斷犯錯誤且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還必須建立正確的匹配關係,操作意圖與可能的操作行為之間的關係,操作行為與操作效果之間的關係,係統實際狀態與用戶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所感知的係統狀態這兩者間的關係所感知這兩者間的關係, 所感知到的係統狀態與用戶的需求、意圖和期望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透徹的去理解和領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覺得中國的設計實在是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地方。

這篇關於設計心理學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3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