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3讀後感

Sep13

  貨幣戰爭3讀後感(一)

  不談經濟,不談政治,不談軍事宗教文化曆史。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終於出版了。

  從08年第一本《貨幣戰爭》開始,從書的字裏行間中,感受到作者宋鴻兵先生思維的更加的清晰,更能感受到宋先生心係祖國,憂國憂民的“修齊治平”的理想和執著。

  資本主義當道,是物質化的文明為其搭建的舞台。我們每天的勞碌奔波,卻未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我們能和天神一樣飛來飛去,能像上帝那樣創造生命,但我們的精神呢?我們對於自然,對於自身的認識,比蘇格拉底時代或者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們進步了多少呢?物質文明,歸根結底是自私和暴力的文明,我們為了生活,為了生活得更“美好”,那種朱門酒肉的“美好”而拚搏。而對精神層次的認識跟4000多年前的奴隸時代一樣罷了。

  骷髏會也好,三邊委員會也罷,甚至共濟會、光明會,那些超越了民權和主權的精英金主們,淋漓盡致的灑露了人性的貪婪,對權力,控製的貪婪。當我們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他們的所作所為時,那些陰謀,那些殺戮,那些博弈卻沒有什麽對和錯,黑和白。因為物質文明的本質是自私和暴力。歸根結底,我們,需要如何管理世界?是讓那些什麽都不懂,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亂”攪局的草民“低下的”民主決策,還是讓那些思維敏捷、知識淵博、深奧智慧的精英,來管理世界更有效率,更符合“各方利益”?在精英金主們心中,芸芸眾生是貪婪的,無知的,給他們看上去很美的“小我”的權力和利益,他們就會踏踏實實的當奴隸。欺騙也好,小恩小惠也罷,麻木的芸芸眾生過得很滋潤。

  誰,來管理世界?人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世界和未來?我想,這才是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物質文明,為了物欲自私,暴力。這些恰好是那些精英們擅長,在少數人控製下更加有序的,發展物質,給芸芸眾生物質的滿足。而芸芸眾生們,誰又關心精神的思考和提升呢?倒不如低級的娛樂和金錢來得更加痛快。

  這就是資本主義大當其道,精英控製得心應手最根本的原因。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世界,需要一個怎樣的未來?要是選擇延續著物質文明那自私、暴力的世界,精英們控製世界豈不是更符合發展的規律?

  對於芸芸眾生而言,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希望接受一個什麽樣的“事實”。那些安於享樂的人,更願意接受虛假的“事實”,心甘情願的接受蒙蔽。

  真相並不重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睜開眼睛,都會思考: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世界。但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世界,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未來。

  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世界?我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未來?我們落後了6000多年的精神發展,該是需要我們思考的時候了,因為我們到了決定未來的時候了,因為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在我看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開始了,或許沒有彌漫的硝煙,但那是決定人類何去何從的大決戰。

  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留給人類決定未來的時間不多了。


  貨幣戰爭3讀後感(二)

  初次接觸這本書是基於國際金融法老師的推薦。上她的第一堂課時她就極力推薦我們在課後看看這本書。後來,我去學校圖書館借到了這本《貨幣戰爭3》,開始每天看這本寫滿破譯世界財富密碼、揭秘國際金融騙局不為人知的曆史真相、網絡超百萬人氣點擊的金融屆的奇書。

  每次看這本書時都感到滿腔熱血、內心激動,雖然我學的法律,不是金融專業,對書中提及的一些有關金融專業的專業內容看起來比較吃力的,要不斷去反複琢磨,才能理解,但是我還是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他憤慨的熱情,這也同時感染了我。

  看了這本書感受到作者其實就是以金融的視角在解讀中國的近現代史。講述“金融高邊疆”的起點便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鴉片戰爭,我也隨著作者一起翻開了對中國金融發展的探究和解密的篇章。

  作者以貨幣為主線,給了我理解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新方向。由於每一章的前麵都會有作者提出的關於這一章的許多問題,(成功,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卻會失敗?為什麽蔣介石拿著蘇聯的盧布完成了北伐,卻會突然變臉反共?為什麽國共兩黨都要‘一手抓槍杆子,一手抓錢袋子’?為什麽蔣介石能夠統一貨幣卻不能維護貨幣主權?為什麽國民黨的法幣改革激怒了日本,引誘著英國,卻最終撲入了美國的懷抱?為什麽日本會存在皇權與金權之爭?為什麽日本軍隊總是發生‘下克上’?為什麽日本政變不斷、刺殺成風?為什麽國民黨的法幣改革刺激了日本,並加速了日本的侵華戰爭?為什麽國民黨的法幣最終走向崩潰,而共產黨的人民幣卻能橫空出世?”

  作者說:“這些曆史疑問迫使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並逐漸認識到貨幣發行權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巨大影響力。而構成和行使貨幣發行權,則需要一整套體係和架構支撐,這是我在這本書中對貨幣發行權的一種新的認識,我將這一體係稱之為‘金融高邊疆’。”我隨著作者的思路我漸漸理解了這個體係,深切感受到它的重要性。特別是他列舉的許多例子,包括他提到的當時那個時代現身於“貨幣戰場”的各個名人和各個金融機構。讓我更加明白當時國家、列強、洋買辦、百姓之間的關係;也更加清楚了諸如日本在同等時期取得的明治維新的成功而我國洋務運動卻失敗的原因等等。

  雖然後來推薦這本書的老師說這本書的某些觀點稍微極端了點,但是我覺得那也是作者極力表達觀點的一種方式。我覺得讀這本書不僅讓我更加深刻地從另一角度解讀了中國近代史的麵目,而且激發了我對許多金融知識的興趣,現在我準備把《貨幣戰爭1》和《貨幣戰爭2》也看看,並多閱讀其他金融類的書籍,豐富自己這方麵的知識,也能提高自己從“貨幣”的角度看待某些事情的能力。


  貨幣戰爭3讀後感(三)

  初次接觸《貨幣戰爭》是在大一,是聽遠珍說的,被她向我介紹那些銀行家是多麽恐怖,還說看了這本書增添了自己的憂患意識,很擔心那些西方的銀行家對中國下手,然後擔心自己剛畢業的時候遇上金融風暴,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如此種種,於是聽得我好好想看這本書,於是在大一期末考時,我抵擋不住自己對這本書的熱情,一邊複習一邊在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庫每天看這本寫滿破譯世界財富密碼,揭秘國際金融騙局;不為人知的曆史真-相,網絡超百萬人氣點擊的金融屆的奇書。

  在複習期間,當然看不完,於是在寒假借回來看了,是帶著滿腔熱血,內心激動的心情去這本書,因為我不是金融專業的學生,書中提及的一些有關金融專業的專業內容,我看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要不斷去反複琢磨,才能理解,《貨幣戰爭》向我們介紹的世界金融史的脈絡大致是這樣的:18世紀末,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英法戰爭先是通過控製英國國債控製了整個歐洲的金融體係。後來,他們又通過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設立了美國第一銀行(後來的大通曼哈頓銀行,今天的大通摩根)並成為其主要股東,繼而又通過他們能夠影響的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沃伯格兄弟等發起並設立了私有的美聯儲。美聯儲養肥了華爾街,華爾街策動了世界大戰並進一步在戰爭中巧奪豪齲自此之後,整個世界被包括美聯儲、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少數幾個精英俱樂部所統治,他們一步步通過廢除金本位、債務擠壓、操控石油供給和大量金融衍生產品來實現抑製中東、拉美、東歐、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的,甚至不惜在這個過程中拖垮這些國家的經濟。

  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跨越人類兩百多年發展曆史的驚天大陰謀,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曆史“依據”,但這些“依據”大都出自美國近年來出版的一些比較通俗的金融類讀物,其中很多缺乏嚴肅的史料考證,不排除在東抄西抄的過程中出現誇大、臆想和以訛傳訛的成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很多地方讓我明顯感覺到這本書的編著者是帶著關於這個驚天大陰謀的預設立場來截取曆史斷麵和甄選素材的。特別是把美國曆史上的每一次總統暗殺同廢除金本位製度的努力聯係起來以及後來把索羅斯說成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馬前卒,則幾乎牽強到了有點“搞”的程度。

  總的來說,我覺得把這本書當作一部和歐美貨幣史相關的《達芬奇密碼》故事或者好萊塢大-片來看可能比把它當成一部還原曆史真-相的警世之作更為合適。不過,大-片有大-片的好處,那就是喚起人們對一段曆史和一些問題的關注。

  關於這本書,對於國人來說,無形會給大家樹立一個危機感,增強愛國情感,國家榮譽感,至少在我閱讀完此書後就深深感覺到危機感,想要避免未來未知的災難,我們武裝自己在遭遇未來的金融風暴時,至少可以自保。與其為明日而惶恐不安,不如踏實活在當下。

這篇關於貨幣戰爭3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13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