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讀後感

Sep09

  兒童故事讀後感

  20世紀末,研究兒童心理的專業人員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並著手把故事素材係統地應用在治療兒童心靈的傷痛上麵。以“說故事”的方式,借助精神分析的架構,找到通往兒童心靈秘密花園的路徑,美國的布蘭岱爾博士是這一探索中的佼佼者,在他最近的著作《兒童故事治療》中,通過詳盡的案例分析為我們展示了故事治療的獨特魅力。這是“一本與兒童長期互動的珍貴紀錄”,值得與兒童打交道的教育工作者認真品味。

  “在心的國度裏,有好多好多顆心,他是唯一一顆破碎的心。他沒有朋友,也沒有人跟他玩,隻有一棟小小的房子,他整天坐在裏麵,等到晚餐時間去吃飯。有一天他出門,遇見了一個女孩。他問:”你叫什麽名字?“她說:”我是凱西。“他就說:”我是蓋瑞。“凱西又說:”你怎麽了?“蓋瑞回答:”我很害羞。我是一顆破碎的心,一個朋友都沒有。“然後蓋瑞又問了凱西一些問題,他就開始跟凱西一起玩,一起吃飯,於是他們就變成了朋友。很快他就有了一顆完整的心,而不再是破碎的心了……”這是一個名叫那森的兒童講的故事,兒童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常常透露出期待和心聲。兒童的故事就像是通往童心俱樂部的邀請函,它可以讓我們一覽兒童的內心世界。治療師通過回應故事給那森傳遞了這樣的信息:這顆破碎的心遭受了痛苦,所以會破碎。我們要對它的愈合保持樂觀精神,這個過程需要長時間付出努力,其間仍可能會受傷、沮喪甚至仇恨,而這些情緒也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象我們自己將如何改寫那森的故事作為回應,也許你會發現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我們熟悉兒童的語言,用兒童的方式和視角來改寫他的故事,這不是一個早已淡忘了孩子的語言並且對傾聽孩子的聲音失去耐心的人可以做到的。書中完全展現了這一互動的過程,各種有關具體操作的疑惑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看圖講故事所傳達的絕不僅僅是圖中所描述的客觀信息,(班會上鼓勵孩子自己講故事,講自己的故事,鼓勵孩子們對同一故事背景發展出不同的後續情節,並在問題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使孩子們表露出自己的情緒等方麵的問題,互相發現,進而共同解決問題。高年級兒童,則更容易出現較為嚴重的行為問題:不完成作業、逃學、上網成癮……在這些行為的背後一定也有隱形的心理缺失,作為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治療的方法,多觀察、多分析、樂於並且善於走進兒童的心靈,對於糾正孩子的行為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當然,善於覺察兒童故事中傳達的信息並能形成良好的互動,不僅僅需要技巧,更需要愛心和耐心。當我們能夠以兒童的方式和步調與孩子展開對話,相信透過故事,我們必然會“有了然於心的頓悟,也會給孩子以歡樂和教育”。

這篇關於兒童故事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09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