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著教書讀後感

Sep01

  不跪著教書讀後感(一)

  真正的老師,自己肯定是一位正直的人,是一位有尊嚴的老師!脊梁挺不直的人是不能成為一位好老師的!這是《不跪著教書》給我的第一感覺!

  記得小時候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位正直的人,要有做人的尊嚴!人的尊嚴一旦喪失了,是不能用金錢買回來的,做人一定要有骨氣!

  真正的老師,肯定是一位引領學生走向快樂人生、正直人生之路的老師!不能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的人不能成為一位好老師!

  老師給學生要傳遞的是希望!在學生麵前,老師是一位長者,是學生未來人生之路的引領人!學生都還沒有成型,什麽都有可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也許會影響了他們的一生!作為老師,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融化學生,教學生成人!做一位老師難,做一位好老師更難!對學生來說,能遇到一位好老師,將成為他們一生都無法抹去的記憶!即使我們憤世嫉俗,即使我們看不慣很多東西,即使我們內心不平衡,但是,麵對學生,老師有義務引領學生走向正直之路!試想,有什麽東西比希望更重要呢?又有什麽東西比希望更不可以失去的呢?我們個人不能失去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社會都不能!

  我也常常看不慣社會上許多醜陋、畸形與變態,也常常憤世嫉俗,但是麵對三尺講台,麵對一雙雙純淨的眼睛,我想我一生要恪守的原則是:做一位真正的老師,做一位正直的老師,做一個正直的人!


  不跪著教書讀後感(二)

  文/鄭嬋

  吳非老師的書《不跪著讀書》是值得我們細細研讀、慢慢品味的。像甘泉滋潤著我的心,讓我心底敞亮,事理明白。

  在《做最出色的教師》一文中,吳老師說,“一位教師,隻有不斷地進德修業,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敬重,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人。”“要讓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被超越,我看真不是什麽幸事。”“我很平凡,但是我們的學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師,需要偉大的老師。”

  教師是什麽?有人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美麗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師比作無私的春蠶,(生命的每一個季節,他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教師更不僅僅是工程師和蠟燭,人類的靈魂不可能通過一個固定的燃燒自己的流程去塑造。那麽,教師究竟是什麽呢?教師就是教師,“教師”這兩個字背後是一個更真實的字:人!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相互依賴的生命,是一對相互影響的夥伴、一對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就是人,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著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師就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銘記在心並學習的人。教師,隻有不斷地進德修業,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敬重,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人。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出色,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呢?作者說的對,那就是要堅持讀書,多讀書,而且善於思考。“隻要肯讀書,什麽都好辦。”讀書應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不讀書也就沒有了知識的營養,也就不會思考,自然也就沒有了獨立思想的精神。


  不跪著教書讀後感(三)

  《不跪著教書》第一次從同事口中聽到這個書名,讓我很詫異。老師要跪著教書嗎?我有沒有在跪著教書呢?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問老師借來了這本書,開始認真的閱讀。

  在古代,一個人一般也隻是跪天、地、君、親、師。就連朋友這樣親密的關係,也不過是相互作揖而已。可見跪是很隆重的禮節,一般人是不跪的。尤其現代人,交往禮節一般是見麵時親近的握手,稍微生疏的擺手,表達感謝一般就是“謝謝”,拱手。即便是別人給予了很大幫助,也寧願多買些禮品,也是不會屈膝下跪的。當代也有下跪的,還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的一跪。就是侯耀華給陸永康的一跪。

  出生9個月就因小兒麻痹症而殘疾的陸永康,20歲時就成為貴州農村一名小學民辦教師,從此開始漫長的跪著教書的生涯,他“跪著授課36年”的事跡感動了中國——在央視給這位感動了中國的殘疾老教師頒獎時,著名相聲演員侯耀華“咚”的一聲跪了下來,他說:我知道要給您頒獎的時候,我隻想著一件事,您跪了36年了,今天我應該給您跪。我代表所有的孩子們,說一聲謝謝您陸老師。其它的下跪無非就是街道旁的乞討者,或者有不可告人的原因的下跪如:濟寧副市長為劣跡下跪。

  二我們為什麽會跪著?

  我們自己本身就有跪的劣根性?正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人的膝蓋是軟的,是為了便於跪拜。或為生存,或為發財、升官,難免有人願出賣自已的人格、尊嚴。雖然當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時。“我們的精神是不是就站起來了?

  跪在自己的怯懦性格上,跪在自己的傳統習慣,跪在世俗上,跪在強權下。

  我為什麽談這些呢?這些都是做人的跪,無論我們從事什麽職業,先要保持一個頂天立地的獨立的靈魂。而作為一名教師必須首先在做人品格上要站著。

  從教師職業角度來看。跪和站也都有自己獨特性。

  作為老師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心甘情願的願意以一顆跪著的靈魂來支撐自己的軀體而教書。盡管心不甘情不願,但事實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以狹隘的功利傾向和作為來左右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的、以”為了學生好“之名而行摧殘學生身心健康之實的、以維護自己的所謂尊嚴而肆意踐踏學生的人格尊嚴的,身為人師但言行舉止難做師表的、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的,這些現象,莫不是在女老師挺秀男老師偉岸的軀體下隱藏著一顆跪著的靈魂。

  三、先從我們的教學上來看我們跪著的表現

  不管你是否相信,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是跪著教書的。

  一、跪在教參上可以說,教參已成了許多教師的左膀右臂。究其原因,一是教師不會思考,二是懶於思考。導致思考能力與獨立精神的退化,使教參成了保姆,喂養著所謂的教學。而且,現狀的可怕是教師依賴教參特別嚴重,缺了它似乎寸步難行。跪在教參上勢必導致教師個人聲音的喪失。教材可以統一,文本解讀卻一定要有差異。站在文本麵前,教師是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而不是侏儒。文本解讀依賴於教參而千篇一律,使課堂教學成了純技術層麵的操作與操練,那麽,教學藝術即使是多麽的高深莫測多麽的出神入化,也同樣掩飾不了其骨子裏的蒼白與僵化。

  學術超男易中天,學術超女於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創造性地解讀經典。教育專家的的獨辟蹊徑,竇桂梅、我們學校的的教學超男錢廣書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在教學的不懈追求一直是他不斷進步的原因。遊子吟孟郊的母親。《曹衝稱象》的辦法;

  二、跪在教案上給你文本,如何理解,體現你的認識水平,現在有了教參,理解也不大用水平了;而如何設計教案,本應體現著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現在,似乎也不要這種能力了。教案鋪天蓋地已是不爭的事實。關於教案,作用是明顯的。”教“要依”案“而行,無”案“何來”教“?參考一下教案無可厚非,問題是,有些教師跪在教案上,不想起來,或者,再也起不來了。和跪在教參上一樣,跪上教案也表現了教師的惰性,而且是徹底的惰性。既沒個性的見解,又無個性的設計。後果是,一害了自己,二害了學生。教案是為一定學生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學生,效果迥異,照搬上課,學生自然遭殃。(事例:)當然,這也不是說教案就不可參考,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化為己用,應該是理想的方式。而且,最好是備好自己的課後再參考教案,加以比較,以取長補短。

  三、跪在文本上說實話,對於文本,我們都有一種趨從的心理。跪在文本上,是我們比較頑固的姿態。具體說來,它至少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跪在作者麵前。早些年,楊朔的散文大行其道,我們可愛的老師就把它說得天花亂墜,好像很少有說不的。現在,楊朔是被打入冷宮了。但去了一個楊朔,還有很多個楊朔站起來,就像別離科夫死後一樣,怎麽辦?二是跪在作者觀點麵前,也就是所謂的”中心論點“麵前,對那些很個人化的看法,報以熱烈的掌聲;三是跪在寫法麵前,我們對文章遣詞造句的推敲,對謀篇布局的梳理,最終總是課文為準,不敢越雷池半步;四是跪在軀體上,對作者的內心世界缺乏深入、細致、體貼的關照與感應,見其形而不見其神;五是跪在背景上。背景對理解文本自然重要,但完全從背景著眼,也就抹殺了文本的超時空的現實生命力,陷入狹隘的閱讀而不能自拔……

  四、跪在學生前跪在學生麵前,無外兩點原因,一是教師個人素質的緣故(既沒有一桶水,也沒有源源不斷的水),對學生的觀點或看法,不能作出迅速的評價與判斷,從而附和學生,或者以自己的權威壓服學生,以對為錯。這是一個硬傷問題,無法避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類似的失誤。

這篇關於不跪著教書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01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