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幸福的尺度讀後感

Sep01

  畢淑敏幸福的尺度讀後感(一)

  文/畢淑敏

  尺度表麵上看,很好理解,就是說,物體在不發生質的變化前提下,可以有一點變動的範圍,但是,不能過量。比如熱水在99攝氏度之下,看起來都差不多,就算有點小氣泡泛起,也無傷大雅。一旦突破這個界限,抵達100攝氏度,那麽,水在刹那間變了模樣,沸騰囂張,白霧滾滾…

  現實生活中,尺度和我們如影隨形,你無法逃脫它的手心。你的身高,你的腳長,你的血壓,你的收入,你走過的路程……尺度無所不在。

  有次我在某地授課,談的是幸福問題。一位女聽眾舉手發問,她侃侃而談自己工作順遂家庭和睦,兒女雙全父母健在……我聽了半天,不知道她的問題是什麽。

  聽眾們漸漸騷動起來,估計他們也和我一樣,摸不著頭腦。我抓個縫隙插進去說,不好意思打斷一下您,這是現場提問時段,您發言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您有什麽問題?

  我的問題……是……她一下子愣了,支吾著。

  聽眾們不耐煩起來,有人示意我別再耽誤時間。我耐心地等待,女子終於想起說:“我已非常幸福了,但還想要更多的幸福。您說,我該怎樣辦?”

  場上有噓聲響起。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夠幸福,您高調炫耀了自己的幸福,讓有些人刺痛。你還想要更多的幸福,這不是“漁夫和金魚”裏麵的老太婆嗎?

  我說,您隻需要做一件事情。一個幸福女人,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感恩和知足。

  幸福並非無邊無際,也是有尺度的。對地球上的人們來說,最大的尺度,莫過於宇宙。就是說,幸福不單有三維空間,還要有四維空間,那就是時間。

  那麽,在廣闊的地域中,在無垠的時間裏,該如何看待幸福?眼前感知的幸福瞬間,是否可以永恒?

  你今天幸福,但你並不能保證明天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講,那個沉浸在幸福中的女子有所擔憂,也可理解。不過,尺度有則。麵對幸福,你不可以貪婪,因為幸福本身就是有節製的。你不可以炫耀,因為幸福本身是樸素和寧靜的。你不可以一廂情願地認定這是自己命好,因為從宏觀講,有巨大的力量淩駕於我們卑微的生命之上。你不可僭越,將那功勞僅僅歸於自己。不能忘了自我的幸福是許許多多人和機緣襄助的善果。大自然和曆史給予的教誨,千萬要牢記。

  幸福不是蜂蜜、糖和所有甘甜物質的混合體。它的尺寸始終在我們內心的神聖之處。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狀態的全然把握,知道自己做什麽而這個方式又是給自己帶來快樂,並對他人有所裨益。

  幸福哪怕再細微,也頑強地存在。


  畢淑敏幸福的尺度讀後感(二)

  在寫《幸福的尺度》這本書的讀後感之前,我想先談一談畢淑敏老師的另一部作品,那便是《破解幸福密碼》。像許許多多讀者一樣,我曾經很積極且很好奇地讀完了那本書的每一個細節,無非是想找尋到那個密碼,可是,讀完後才頓然醒悟,那個密碼其實並不存在,若說有,也有,那便是我們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感慨之餘,我一口氣寫下了《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然後很隨意地放在了我的博客上,沒承想,點擊率一路猛增。我相信,真正吸人眼球的並不是我的文字,而是幸福這個詞。而我之所以在這裏炫耀點擊率的原因就是要說明世人對於幸福這個詞的重視或者說渴望。

  幸福,這個我們平日裏極少掛在嘴上的詞,卻以一種無比堅定的姿態潛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特別是在生活品質日漸貧瘠的年代,對幸福強烈的渴望成了我們每個人努力的動力。可是,何為幸福?有人說幸福就是快樂,有人說幸福就是成就,也有人說幸福是個虛無飄渺的東西。還是我們勤勞樸實的老農最實在,吃飽穿暖就是幸福。是的,在不同的年代,幸福的定義有著不同的解釋,或平淡,或飄渺,尺度因此而產生。尺度是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度抑或理想度,而因每個人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不同,對於幸福的理解度當然也不盡相同。還是畢淑敏老師說得好:幸福的尺寸始終在我們內心的神聖之處,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狀態的全然把握,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而這個方式又是給自己帶來快樂的。

  《幸福的尺度》一書雖說多數是畢淑敏老師的舊作,但因有了全新的裝幀,讀來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誠如畢淑敏老師在書中所說:我願以當年老阿媽為自己親人撚線的心境,要求自己的文字,溫暖而不傷人。所以,無論是舊作或者新作,溫暖的文字是永遠讓人百看不厭的。

  這本書畢淑敏老師精心用了六大章節組成,每一章節都用了一個閃亮的標語,如:幸福,從心開始、幸福,為你守候的節等等。而且每一章都由幾個獨立的人或事組成,讀來親切、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再加上畢淑敏老師靈動的文筆、敏捷的思維,還有那種拉家常似的娓娓道來的敘述,讓我們在感動之後,回味無窮。

  書的一開始,畢淑敏老師以提醒幸福為開篇,我先是很驚詫,仔細一想,也不無道理。是啊,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堅持、親情的守候、活在當下等角度,揭開幸福的麵紗,來深度詮釋“幸福哪怕再細微,也頑強存在”。這還是一本關於現世人生、內在心靈、如何看待幸福的溫暖小書,在充斥著不安感的浮躁社會,給內心堅強的力量。書中不講大道理,沒有教條指南,隻是與我們分享一些心靈平和的主張、擁有幸福的提醒。畢淑敏將平凡化為神奇,於平凡細致中抒寫生活的真、善、美;抒發平常人絕不平庸的感受。讀之,如同一味清醒劑,讓人開始重新審視人生,思考生命本真。

  畢淑敏的散文往往將筆觸停留在現實生活中,於妙趣橫生中感悟幸福,探討靈魂。她認為幸福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金錢的功勞。真正的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人們的幸福感和物質有一定的關聯,人不可脫離環境妄談幸福,但是當人們豐衣足食之後,再繼續增加物質的供給,幸福感並不能相應地成比例增加。她在《全家福的瑣屑》中告訴世人:“真正的尊嚴應該是一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不人雲亦雲,追求內心的充實、安詳、愉悅。”這樣的文字,折射著女性水樣的光華,如一劑心靈處方,文火清蒸,給人恰到好處的滋養。

  畢淑敏以散文世界最堅韌的一支筆,既給我們理性的清醒,足以指導我們在殘酷現實中奮力向前;又有溫柔的觀照,讓我們能在披荊斬棘中找到更好的自己。她的散文不僅能讓人感受到一般女性的細膩情感,有些篇章還能讓人體會到一般女性作家少有的豪爽、大氣。如《幸福的鏡片》中,她以為幸福的家庭,不妨成為回收情緒垃圾的煉爐。將成員的種種不快,以至憤慨憂愁苦惱悲涼,都虛懷若穀地包容下來,然後緊閉爐門,不再泄漏。好的家庭是會變形的鏡片,能發生奇妙的

  折射。放大歡樂,縮小痛苦,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鏡片功能。在她的筆下,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用睿智的眼光,對生活、生命進行著理性思索的智者,同時又揭示了生活的豐厚底蘊。

這篇關於畢淑敏幸福的尺度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01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