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的讀後感

Jul31

  高老頭的讀後感(一)

  靜下來了,隻有天空中那許多盞星燈還在陪伴著我。

  我並無睡意,讀完了《高老頭》應該說是讀完了,了解了當代法國巴黎——那個興盛一時的社會背後隱藏的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縮影,就是資本階級的真實寫照,本書中寫出一個父親——(高老頭)高裏奧把畢生的心血傾注在了兩個女兒身上,但最終卻病死在醫院黑暗的病房裏。直到臨死兩個女兒誰也不願來看自己的父親。在父親下葬那天,連塊埤也是兩個大學生當了手表資助的。他以前是那麽富有,可結局卻如此的悲慘。

  高老頭是個麵粉商,在革命期間賣麵粉賺了一大筆錢。他在女兒出嫁時一人給了六、七十萬的家產,自己隻留了五六萬作養老金。隨著歲月的流逝,兩個女兒漸漸對父親產生了厭惡,把他趕出了自己的圈子。她們以父親為恥,盼著父親早一點死去,但表麵上卻說出種種托詞來假意的安慰他。她們像是一個吸汁機,吸幹了父親,把剩下的殘品急於扔掉。兒女都是父母養大的,女兒的所作所為,高老頭都看在了眼裏。這可憐的老頭是那麽失望、孤獨,他為此可以說是已經肝腸寸斷了。但無論女兒怎樣做,怎樣一次又一次的令他失望,他的父愛卻是永恒的。當他聽說他的女兒在外麵欠了大筆債務的時候,他寧願把自己最珍惜的銀飾賣掉為女兒還債,也不願讓女兒為此傷半點腦筋。那銀飾可是他最值錢的東西了!賣了之後,他確實哭了,但他這樣做並沒有換取女兒的心。

  書上曾寫過這一段,它的每一句話我記得清清楚楚,因為對我的震驚太大了:拉斯蒂涅克因為與鮑賽昂夫人有所謂的姐弟關係,從而有幸被公爵夫人邀請參加一個舞會。他在舞會上認識了長得高雅、漂亮的紐沁根夫人,也就是高老頭的二女兒——苔爾費納。拉斯蒂涅克在舞會上才真正看到,什麽才是名門顯赫,什麽才是華麗、富有……他與紐沁根夫人交談了兩個多小時,似乎感到已攀上了通往上流社會的階梯,他感到飄飄然了。正當他得意之時敲開了高老頭的房門,在看到房間的那淒涼的景色,一股寒氣讓他清醒了:房間內簡陋不堪:窗上沒有窗簾,床上隻有薄薄的棉毯,那還是用伏蓋太太的舊長裙改做的,櫃子已經掉漆了,沒有櫃門,一張不成樣的寫字台上放著舊草帽。這冷冰冰的房間看著讓人揪心,酷似監獄裏的一間淒慘的牢房。讓你無法想象的是這樣的“家”是兩位貴族小姐父親的住所,它與王公貴族們奢侈、華麗、體麵的生活形成了多麽鮮明的對比呀!高老頭看到拉斯蒂涅克,急忙問他兩個女兒的情況,還問兩個女兒對自己有什麽看法。拉斯蒂涅克望著這個好老頭兒,真覺得他可笑、可憐!他的女兒過慣了體麵、奢侈的生活早已忘記了這個整日思念自己的老父親。此時的他能說出真象嗎?能讓這個可憐的老人再次心碎嗎?他的鼻子一酸,強忍著淚水編造出一些安慰他的話。他的語調很低,當他抬頭看看高老頭時,發現他容光煥發,很激動。他能說什麽呢?這個好老頭平時就受別人玩弄、嘲笑,難道讓他知道,他在女兒眼裏是那麽渺小,一文不值,成了她們的眼中釘,讓他那僅有的一些希望與寬慰也要隨之而去嗎?讓他在女兒麵前的一點點尊嚴感也要化為恥辱嗎?就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看到這樣的父親,看到他偉大的父愛也會流淚呀!他覺得,這是在欺騙他,但這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它是一個大學生對這位老人的無限敬意與理解。

  最後,高老頭病了。可憐的他發出最後一聲呻吟竟是“求求你們,讓我見見我的女兒吧!我隻要看見她們,我的病就會好的,求求你們了……”這幾句發自內心的肺腹之言雖是這麽樸實,但卻飽含了對女兒的愛與期待。病痛折磨得他渾身發抖、昏迷了。但昏迷時還親切地叫著:“阿納斯塔西,苔爾費納(兩個女兒的名字)!”他對女兒的愛已經感染了周圍的人,卻不能融化兩個女兒那冰冷的心。直到他死了,兩個女兒才來到父親身旁,同他“告別”。但對父親的後事卻不聞不問,揚長而去。高老頭的歸天儀式是最簡單、最貧困、最單調的,隻有最窮的人才是這種儀式:可憐得隻有哀樂在號響。可他是兩個貴族家庭的父親呀!難道讓這顆亡魂在升天後也不能安息嗎?(他)它也是上帝賜與的呀!高老頭就這樣走了,人間的苦難、孤獨願能留下來,讓他在天堂能過幾天好日子吧!

  有人說,高老頭的女兒太可惡了。但我認為,如果高老頭對女兒的愛轉化為教育而不是寵愛,那麽女兒現在應該懂得珍惜父愛,應該懂得如何善良、真誠待人。然而,許多人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一個心地善良、毫無城府的人能在上流社會中立住足嗎?在那個年代,特別是在巴黎——那個似乎是大浪淘沙、充滿殺氣的社會中,引用文中一少婦的話——“善良、純潔就是上流社會中致命的殺手”。如果想在上流社會穩住腳根,你必須學會察言觀色,任何事情的發生都絕不能寫在臉上。你必須去奪取權力,爭奪金錢,這樣,別人才能投靠你。讀完這一段,你也許會覺得少婦的話太嚴重了,但當時的情況確實如此。一個成功的人實質上就是一個在權力與金錢的決戰中取勝的人。這樣的人肯定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我不禁這樣想:在那個年代中,有多少善良人會被貴族們利用、踐踏,從而他學會了不露聲色,會捧會拍。他們本質的善良就會埋在心靈深處不能揮發出來。歸根結底,讓巴黎的人們在當時能成為那樣,毀壞者應該是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潮流。

  高老頭的遭遇是許多當時社會中人們的一個最真實的縮影。他的結局是法國貴族社會失去人性的一種殺戳。他生前的光輝帶著痛苦與回憶,永遠藏在那座孤獨的墳墓中……


  高老頭的讀後感(二)

  《高老頭》是巴爾紮克最傑出的作品。被稱為近代的《李爾王》。但在社會觀點上,它比莎翁的名劇意義更有代表性,意義也更為深廣。

  《高老頭》反映的是法國波旁王朝複辟時期的事情。高老頭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麵粉商人,為了兩個女兒幸福,他花了近乎大半的家產而將女兒都嫁入了豪門,以為女兒由此將得到幸福。他真誠的愛女兒,但隻懂得用金錢培養女兒對父親的愛,用金錢維係父女之間的感情使她們成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義者,使自己成為拜金主義的犧牲品。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納。拉斯蒂涅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他是整個時代的典型。直到現在他也是各種滿懷希望的青年在大城市打拚的一個縮影。小說的悲劇因素也不限於個人的性情氣質,而在於整個社會環境。小說圍繞了兩條線索糾纏,一個是外鄉的青年拉斯蒂涅的見聞,一個是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最終也由於拉斯蒂涅與高老頭小女兒的相愛而歸為一體。

  拉斯蒂涅是一個到巴黎上大學的青年,想通過勤奮努力,刻苦攻讀當一名法官。但是經不起上流社會的誘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會的本質: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無效,財產才是金科玉律。於是他決定走另一條道路:往上爬!不顧一切地往上爬。在尋求進入上流社會門檻的時刻,他發現自己是個沒落的貴族,他找到了遠方的親戚表姐——鮑賽昂夫人。教授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傳授他以牙還牙對付社會和個人的伎倆。

  但是,畢竟經驗需要積累,拉斯蒂涅麵對上流社會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冊,這個時刻,小說裏最冷酷的一個人出現了——伏脫冷。一個紅頭發的撒旦似的人物。伏脫冷教拉斯蒂涅和貴族小姐談戀愛,而自己跑去殺死小姐的哥哥,方便拉斯蒂涅獲得巨額遺產,他還赤裸裸的語言剖析社會的本質,令便拉斯蒂膽戰心驚。但最後,拉斯蒂涅還是無法忘記高老頭的女兒,離開了貴族小姐維多莉,失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產。

  最後,伏脫冷被別人出賣。拉斯底涅進一步了相信伏脫冷利己主義社會本質的剖析,性情也大變,變的冷酷無情。但是仍然有一個人在喚醒著他的良知,他就是高老頭,拉斯蒂涅一直觀望著高老頭對女兒無私而無窮的愛,看著高老頭由一個精神奕奕的貴族老頭轉變成為一個被折磨死的憔悴老人。最後,高老頭死在了拉斯蒂涅的身邊,一個美麗的青年終於麵臨了心靈上崩潰,高老頭一死,他最後的一點人性美好的希望似乎也破滅了。他失落的埋葬了高老頭後,埋掉了最後一點人性。從心疼母親和妹妹的青年終於轉變成了一個野心十足的混蛋。

  鮑賽昂夫人說:“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他人,人家就怕你。隻能把男男女女當作你是馬,把他們騎的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欲望的頂峰。”

  高老頭臨死前說到:“有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倘若我有錢,倘若我留著家私,沒有把財產給他們,他們就會來了,會拿他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

  這些言論,這些社會活動活脫脫是我這個時代的再現。我不想承認,但是現在的上流社會汙濁腐化卻是與這一般如此。讀完《高老頭》那時候,我覺得拉斯蒂涅尚有可取之處,現在想來,當時的我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思想呢?或者,那時候就已經不再相信人間尚有美好?不,不是的。當看到高老頭哀傷的死去的時候,我是落了淚的。偉大的父親死去了,一個青年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理想主義精神世界的大樹。至今為止,高老頭還讓我震撼著,或許它是一部放到每個時代都能讓人反省的書。

  在高老頭之後,我又看了許多外國文學,發現很多作品和《高老頭》有驚人的相似,是巧合?是故作?不得而知,但是,高老頭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他們的。


  高老頭的讀後感(三)

  這次我用心感受了《高老頭》,我不禁從心底感歎高老頭的悲慘遭遇。通過巴爾紮克細致描寫,入目三分地刻畫了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刻畫出了當代法國巴黎那個興盛一時的社會背後隱藏著的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縮影,就是資本階級的真實寫照。

  《高老頭》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它濃縮了時代色彩,展現出當時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虛偽、狡詐、殘忍……但是人物形象多姿多彩,故事背景豐富。(愛情,父母的親情……這所有的一切,在金錢的麵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是金錢脫節了人與人的親情,友情。金錢是不能買到一切的,我們可以沒有金錢,但是我們不能不珍惜人間的親情,因為我們不能缺少它。

這篇關於高老頭的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7月31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