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讀後感500字

Jul03

  圓明園讀後感500字(一)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非常的憤怒。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於康熙年間建成。但到清朝鹹豐年間,英法聯軍闖入中國,直達北京。鹹豐皇帝的懦弱,使英法聯軍更加囂張。英法聯軍有著炮彈槍支,而我們中國清兵,隻是騎著馬,拿著劍,腰上挎著弓,背上背著箭,這些武器怎能與炮彈爭鋒。數十萬鐵騎清兵,全戰死在北京城口。敵軍拿大炮轟開城門,在城頭上踢下清朝大旗,插上了英國米字旗。

  1860年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直達儲藏著無數珍寶的圓明園。鹹豐皇帝逃往了承德避暑山莊。守護圓明園的清兵抵不住槍支的掃射,全部逃走或自盡。這時的北京城已是任人宰割的魚肉。可恨的是,英法聯軍把無數圓明園的珍寶掠走後,放大火燃燒圓明園,大火連燒三天三夜,中華民族的瑰寶隻剩下幾根殘柱了。

  在攻入北京城時,英法聯軍的首領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的武器沒我們先進,他們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3200名英法聯軍就能戰勝中國人幾十萬的士兵。但有一點我們不如中國人,那就是勇氣。我們敬佩中國士兵的勇氣和力量,還有智慧。”

  《圓明園的毀滅》讓我想起英國拍賣會。在英國、法國,不是拍賣過中國圓明園的各種奇珍異寶嗎?最可恨的是,他們竟拍賣了鹹豐皇帝的禦璽。那些文物,我們理應拿回來,可現在竟讓他們拍賣,這是侵略者的罪惡。

  如今的那圓明園什麽也沒有了,說白了,唯一有的也就是一片小湖,幾根殘柱,還有牆上火的痕跡。我們看見了這一切,非常的憤怒與惋惜。大家要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讀後感500字(二)

  那場大火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疤……

  建於康熙46年的圓明園占地約16萬平方米,擴建後全園占地5200餘畝,有100多處景物與1000多個殿堂,有些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以1:1的比例精心建造的,還有許多奇珍異寶,琳琅滿目、精致美觀。

  我無時無刻都能想象出漫步在圓明園內,那種仿佛置身天南海北,人間仙境的感覺,如果我早出生二百年,是絕對要去這當時中華民族藝術美學結晶的皇家園林,遊覽一番的。

  當英法聯軍粗暴的闖進中國領土的那一刻,誰也沒有想到,如此美輪美奐、富麗堂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竟會遭受法國、英國等強盜們的暴力焚毀。

  1860年10月是一個充滿著殺傷、掠奪、暴力的月份,正因為當時中國的武器落後,才讓這些無惡不做的侵略者有機可乘,將上萬件絕無僅有的寶物掠走,把獨具匠心的園林景觀,毀於一場熊熊燃燒了3天的大火裏。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

  圓明園昔日的風光早已不在,那一件件流落異國他鄉的珍寶,隻有回到它們的家鄉,才能才能找到自己天生的位置。

  圓明園文物是中國康熙時期文化藝術頂峰的最高象征,它們共同的名字是圓明園,圓明園不屬於法國、英國、德國、日本,而屬於中國。無論身份貴賤,即便是身份處於社會低層的中國農民,也有權利去阻攔野蠻土匪們破壞的步伐。

  圓明園的焚毀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一個民族隻有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上,一個國家隻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不被鄰國欺負。我們要不忘國恥,為中華而發奮圖強,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不讓曆史悲劇重演!


  圓明園讀後感500字(三)

  我讀完了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但是我知道了圓明園裏有什麽,原來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也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還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我也知道了裏麵有仿照各地文物和各地名勝,還知道裏麵好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建築物。看到這裏我高興地笑了笑,因為我的民族同胞那麽聰明,能建造出那麽漂亮的圓明園,我真為他們驕傲。

  可是我往後看了看,我終於知道圓明園是為什麽毀滅了。(www.)以前,我還以為是有人不小心把火點著了,把圓明園裏麵什麽東西都給燒了。原來是可惡的英法聯軍,先把我們的圓明園給燒了。課文裏說這些可惡的英法聯軍先把我們的寶貝能拿的都拿了,拿不動的就用大車和牲口搬運;實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看看那些英法聯軍都幹了什麽!

  我還知道前些年香港有個拍賣會。在拍賣會上,不是拍賣過銅牛頭、銅猴頭、銅虎頭嗎?那就是圓明園裏的十二生肖池裏的牛頭、猴頭和虎頭。中國有關方麵花費了數千萬元的高價,從拍賣市場買回來了這三樣國寶。這本來就是中國人的東西,我們應該拿回來,可是現在卻用了昂貴的價錢才買回來,不管怎樣說,這都是英法聯軍的罪惡,我現在更加憎恨他們了。

這篇關於圓明園讀後感500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7月03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