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贏得忠心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以德報怨,贏得忠心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以德報怨,贏得忠心能幫助到您

《詩經·衛風》中有雲:“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就是說,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普通的朋友之間尚且如此,倘若胸懷寬廣,對自己的敵人也能“投以木桃”,那他一定感激涕零,敬你為恩人一般。
  有人認為“寬恕是一種比較文明的責罰”。有權力責罰,卻沒有責罰;有能力報複,卻不去報複,這就是一種寬恕,也是一種能夠掌管他人的法寶。寬容待人、以德報怨的同時,敵人也就自然與你拉近了距離,成為你可以依靠的人了。
  戰國時期,楚莊王親自統率大軍出外討伐,結果大獲全勝。當班師回京城郢都之時,百姓夾道歡迎,盛況空前。
  為了慶祝赫赫戰功,莊王在漸台宴請群臣,文武百官談笑風生,喜形於色。莊王舉杯祝賀,並召集嬪妃和群臣同席暢飲。此時,漸台上鍾鼓齊鳴,歌舞升平,人們猜拳行令,興致極高,不知不覺中日落西山。可是莊王及群臣仍然興猶未盡,遂命點起蠟燭夜宴,又命寵妃許姬斟酒助興。
  正酣暢時,忽然刮來一陣大風,蠟燭都被吹滅了。黑暗中,一個人趁著酒興,竟然拉住了許姬的衣袖。許姬十分惱怒,又不便聲張,掙紮之中衣袖被撕破。直到她機警地扯斷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那人才驚慌地溜掉。許姬走到莊王跟前,附耳稟報了實情,並請莊王嚴加查辦那個色膽包天之人。
  莊王聽罷,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先不要點燈,然後命令眾人解開纓帶,摘下帽子,盡情暢飲。群臣聞言,紛紛解開纓帶,摘下帽子,這時莊王才命人掌燈點燭。在燭光之下,隻見群臣絕纓飲酒,已無法辨認誰的纓帶被扯斷了。莊王就像沒有發生這件事一樣,與眾人痛飲至深夜方散。自此以後,莊王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真是難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數年後,楚軍與晉軍交戰,楚軍處劣勢。突然,一位將士衝向敵陣,使戰爭轉敗為勝。這位將士就是當年調戲莊王愛姬的那人。莊王當年是“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以其寬厚大度的做法贏得了對方的尊重,成為他在戰場上可以信賴的靠山。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煬帝的郡丞,最早發現李淵有圖謀天下之意,親自向隋煬帝檢舉揭發。李淵滅隋後要殺李靖,李世民反對報複,再三請求保他一命。後來,李靖馳騁疆場,征戰不疲,安邦定國,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魏徵曾鼓動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樣不計舊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為唐王朝立下了豐功。李世民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創立盛唐的繁榮局麵,和他不計前嫌、惟才是舉有著直接的關係。
  對於昔日的敵人,打擊報複隻能為自己埋下更多的怨恨,樹立更多的敵人;而如果量才重用,給敵人以平等的待遇,不但能夠感化敵人,為我所用,更能夠樹立自己的威望,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和擁戴,從而有利於鞏固自己的政權,最終成就一番功業。
  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其心術權謀,手段殘忍,真是令人發指,但她惜才,愛才,對於有能力輔佐她的人,她不惜以德報怨,感化自己的敵人,並使之成為她的“心腹”。
  上官婉兒,是李唐時期五言詩“上官體”的鼻祖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參與高宗的廢後行動後被武則天發覺,上官儀與其子被斬,上官婉兒與母則為宮婢。婉兒14歲那年,太子李賢與大臣裴炎、駱賓王等策劃倒武政變,婉兒為了報仇也積極參與。但事情敗露,太子被廢,裴炎被斬,駱賓王死裏逃生,但上官婉兒則為武則天所赦。
  上官婉兒14歲時曾作了一首《彩書怨》的詩,被武則天無意中發現。武則天不相信這麽好的詩會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內剪彩花為題,讓她即興做出一首五律來,同時要用《彩書怨》同樣的韻。婉兒略加凝思,就很快寫出:“密葉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武則天看後,連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這篇關於以德報怨,贏得忠心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如何做人 以德報怨 贏得忠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