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自己,學會拒絕:做你自己,而非他人塑造的你

Jan08
解放自己,學會拒絕:做你自己,而非他人塑造的你

:如果你發現一樁婚姻、一筆生意,或者一個決定會絆倒你,為什麽不拒絕呢?生命中最大的學問之一,就是知道什麽時候該答應別人的要求,什麽時候應該拒絕。不要被你愚蠢的自尊衝昏了頭,或是悲觀地認為別人會怎麽想,就此義無反顧走向毀滅之道。

  你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嗎?你總是為別人而裝扮嗎?你曾寄卡或送禮給自己不喜歡的人嗎?進店裏沒買任何東西,你會覺得不好意思嗎?如果不合別人的意,你會一直念念不忘嗎?

  從前的我便是這樣。我總是照著自己想象中的別人的期望去做,害怕別人失望,又時時擔心可能順了姑心失了嫂意,不知不覺中,也就放棄了“自我”。

  多少年來,我試圖弄清現在的自己,到底是真正的自己,還是別人塑造出來的?

  我常自問:“我真的忠於自己的需求,或者隻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為什麽不做一個容易且快樂的自己?

  有一個年輕小夥子訂婚之後,發現他並不愛他的未婚妻。在婚禮前夕,他竟躲起來了。他不喜歡那個女孩,可是他不願意當一個背信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別人會說他欺騙她的感情,以致不敢解除婚約。

  於是他精神崩潰了,心情低落至極,總想自殺。結果兩年之後,他還是娶了那個女孩。

  後來證明,他婚前的疑慮是對的。他的妻子揮霍無度,讓他債台高築。事實上,她的精神大有問題,不但脾氣火暴,還動輒爭吵不休,閑著沒事就衝著他砸杯捧盤的。然而,他在婚前既然擔心別人的評價,婚後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而不敢離婚。

  他的名字是: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有勇氣解放黑奴,卻無法解放自己。

  如果你發現一樁婚姻、一筆生意,或者一個決定會絆倒你,為什麽不拒絕呢?生命中最大的學問之一,就是知道什麽時候該答應別人的要求,什麽時候應該拒絕。不要被你愚蠢的自尊衝昏了頭,或是悲觀地認為別人會怎麽想,就此義無反顧走向毀滅之道。

  解放自己,學會拒絕:做你自己,而非他人塑造的你

  “不要”的訊息遠比“要”的訊息強而有力。當一個兩歲的娃兒開始說“不要”的時候,就意味著他覺察出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好惡和選擇的權利。

  愛默生說:“為什麽我們的幸福要取決於別人頭腦中的想法?”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快樂,就好比一個乞丐向人乞討,是非常辛苦的。

  曾經讀過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的一首短詩。深得我心:“人是人,我是我;然而,我有我要走的道。”

  我常看到許多人,長久忍受著窒悶的生活,卻不懂得坐下來想想自己到底在想什麽、需要什麽。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不能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生活,那麽生命對你來說,又有什麽意義?

這篇關於解放自己,學會拒絕:做你自己,而非他人塑造的你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拒絕 處世 解放自己 學會拒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