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是知足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真正的快樂是知足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真正的快樂是知足能幫助到您

我們不斷向外追求物欲的快樂,但卻疏忽了真正的快樂是知足。

有一句詩歌,曾經讓我陷入了思考。詩人說:“我們總是在走,卻忘記了停留。高崗上的小丘,可是為我預留的墳墓?”為了追求我們所要的東西,我們無法止步歇腳,一步一步走近死亡。 

自己的腳為何管不住?因為心已經上足了發條,隻能不停地走,不停地折騰。人累死累活,隻因為心不知足。本想抓住快樂幸福,沒想到快樂幸福跑得更快更遠。我們不斷向外追求物欲的快樂,卻疏忽了真正的快樂是知足。 

美國開發初期曾經發生過一件事:當時美國地廣人稀,地價便宜,土地的出售以一人一天所 跑的範圍為準。於是有一個人付了錢之後就開始拚命跑,從早晨到中午到黃昏,此人也不休息,唯恐少圈了地。結果他倒是圈了好大一塊地,而自己卻因奔跑過度,累死了。賣主隻好將他草草就地埋葬。此人最終占的不過一棺之地。一個人再怎麽有錢、有權、有名氣,到了生命的盡頭,也隻不過是需要“一棺之地”安葬罷了。這真是“縱使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佛遺教經》上說:“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 ,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 ,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湣。”你能知足,就不會有貪心;不會有貪心,就是功德。你知足就常樂,不知足就常苦、常憂。若想要得到福報,脫離種種苦惱,就要懂得知足。 

追求快樂是人之本性,人要得到快樂,關鍵要有平常心。知足常樂,不知足而常怨。決定快樂的因素中,物質條件算是重要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重要的是心態。你有知足的心態,就能常樂;你不知足,一輩子都得辛勞,都得常怨了。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家庭清貧,隻能吃幹飯,喝白水,住貧民窟,別人都無法忍受,顏回卻不改其樂,算得上賢德了。做人要知足才能常樂,有飯吃,有水吃,有房子住,即使都是很低標準的吃、喝、住,但不妨礙我快樂啊。 

知足常樂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精神,但不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理性的進取應該以知足常樂的心態為基礎作為理性製約。人不能病態地沉溺於欲望的滿足,而知足則是一種心理的健康,一種精神上的節製和坦蕩。人如果隻為滿足欲望而活著,那麽永遠也滿足不了。滿足了一種欲望,同時就有十種欲望受到壓製,又有百種欲望隨之產生。它們不可能一一得到滿足,一定會使人常不樂或者樂不常。 

諸葛亮《誡子書》有名句:“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陶淵明《飲酒》詩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唐伯虎《桃花庵歌》中有:“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忒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古人的言行蘊含著知足者的寬闊情懷,盡顯常樂者的怡然自得,對我們很有啟迪。 

知足常樂正是當代人和當代社會的根本需求,是無窮的欲望和有限的資源之間達到平衡的根本。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境界。我們如果能知足,所過的生活就會富樂安穩,所住之處也 是最和睦吉祥的地方。
 
本文為轉載,人生網在此對作者表示感謝。

這篇關於真正的快樂是知足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快樂幸福 真正的快樂是知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