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靜心讚揚與批評

Jan08

孩子需要靜心讚揚與批評,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孩子需要靜心讚揚與批評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孩子需要靜心讚揚與批評

那天晚上十點多,因為次日要五點半起床上早班,所以我上了一會網就要關電腦。這時候上三年級的堂弟跑到我房間,說要我幫他弄一篇讀後感的電子版,並且要打印出來,明天要交。我剛要睡就被他纏住了,當然有點不爽:“我明天要五點多起床,要早睡啊。明天再幫你弄行不?”“那可不行啊,我白天不在家,老師說明天要交了。”我再次強調要早睡,叫他回去。他不肯,沒辦法,於是我吼他那作業本來。不一會,他拿來了一篇讀後感,我新建了文檔,一邊看著文字一邊“劈劈啪啪”地打字,確切地說,我是在把心中的極度不爽發泄在鍵盤上。更讓我惱火的是,那篇讀後感錯字、漏字一堆,部分語句不通順等等,真是孺子不可教。在一陣急速、力大的打字過後,我把讀後感打印出來交給了他,關機,睡覺。

第二天的晚上,我到堂弟家做客。談到他的那篇讀後感,嬸也在一旁批:“他的那篇東西啊,狗屁不通,寫完又不檢查。想寫好文章又不多看點書,難咯!”“是啊是啊,錯別字、漏子嚴重……”我火上添油,但沒把話說完,因為我知道自己還帶著昨晚的情緒。忽然又覺得,像我這樣,人就會很容易陷入了對別人作評價的誤區。另外,像嬸那樣由於暈輪效應而產生一味的批評,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家長們或許整天忙碌身體勞累,或許煩惱纏身心感疲倦,難免產生種種的不良情緒。而家中孩子的一點點小錯誤則很可能是導致家長不良情緒傾盆而下的誘因,這時候“貓踢效應”便發生了。在消極情緒的障目下,我們很難知曉事情的真相,很難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它完全可以把人引至一個非理智的危險地帶。其實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家長們都會不停地做鬼臉逗我們開心,因為一點點的長進而讚口不絕。等到我們長大了一點,變得比以前調皮了,那些往日的表揚飛到雲霄之外,相反,更多的批評從天而降。不要以為孩子懂事了就可以體無完膚地批評,不要以為批評了就達到預定的效果。當然,適當的批評是必須的。但在一件事情上的態度,不隻有值得批評的地方,換個角度,讚揚也必然存在,情緒中的家長們卻很難發現這一點。

話歸前文。我不該帶著情緒批評堂弟,嬸也不該因為他學習差而否定一切。各方都在“聲討”他,這會讓他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無是處,打擊了心中的那份學習熱情,從而在內心深處鋪上了一層陰影。這一切是重批評輕讚揚的後果。其實對於堂弟寫的那篇讀後感,可表揚之處是有的:你能夠寫出了自己的心聲、在文中敢於自我批評、超字數完成老師的任務等等。但是由於種種的因素,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不足之處,而事後也沒有全麵去挖掘亮點,所以導致了對孩子的非理性教育。

批評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孩子將來做得更好!多份讚揚還不是一樣?

我有一個同學,他玩遊戲的時候隻把成功的過程記錄下來孤芳自賞,卻完全把由於操作不當而導致的失敗置之度外。這種做法對於想成功的人來說不可取,同樣,那種對孩子隻批評不表揚的教育更為不妥。批評,是為了指出不足和錯誤之處;表揚,是為了肯定正確的做法。沒有了批評,孩子會一錯再錯;沒有了表揚,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該堅持什麽。就像評價一些大人物一樣,無論他犯了什麽錯,我們都要一分二位地看問題,豐功偉績和彌天大錯都要描述一番然後進行綜合地評價。對於孩子也一樣,隻不過在教育的過程中強調批評還是表揚罷了。但是很多家長都沉浸在自己已有的情緒當中,批評就是批評,而沒有靜下心來想想該讚揚的地方。當然,有些時候該批評就批評,該表揚就表揚,要分清具體的事情。

心理學家史金納說過:“當批評減少而多多鼓勵和誇獎時,人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受忽視而萎縮。”卡耐基也有這樣的名言:“在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的讚揚之後,再去聽一些比較令人不痛快的批評,總是好受得多。”當你在批評孩子前,要想好可教育的地方,不單隻是必須的批評,還有值得讚揚的地方。要運用得當的語言技巧,讚揚與批評結合,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一點,家長必須撇開情緒,還教育一個純淨度。“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言傷人六月寒。”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值得思考的。

這篇關於孩子需要靜心讚揚與批評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批評 讚揚 靜心 需要 孩子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