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老板,讓我們相互成全

Jan08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5歲的小孩與媽媽一起到一家商店買東西。老板很喜歡這個小孩,就讓他自己拿些糖吃,這個小孩卻怎麽也不拿,結果老板自己拿了一把給他。回家的路上,媽媽問小孩為什麽自己不拿,小孩說,我的手太小了,拿的一定少,大人拿的會多很多。

誰都想要一個慷慨成全自己的上司,前提卻是,你要以專業的知識儲備、善解人意的工作風格先成全他。

“管理老板”不是在錘煉你的“位置感”!而是為了讓你的工作變得更有成效,更是提升你“快樂指數”的一把利器。換句話說,成全了老板,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我真受不了這個老板,明明是別人惹火了他,他卻把脾氣發在我身上!”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常會遇見這樣因為遷怒而導致的憤怒。

“老板也是人,發怒不過是眾多情緒中的一種。”光華管理研修中心的黃建東老師說,“遷怒是人麵對過大壓力或在別處遭遇挫折時的情感釋放,你如果可以這樣去理解,當時的委屈就不必太放心上。如果你為了讓自己不受不白之冤而條件反射地為自己辯解,難免會越辯越錯。”

老板是人不是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老板比你經驗豐富,資源掌握得多,見識一定比你廣很多。但,是人就有局限性。你該怎麽辦?往往這個時候,你的優勢會彌補他的缺陷,黃建東認為,你應該問自己:“我的長處是什麽?我應該怎樣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為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其實這也是一個組織裏人才多樣性的好處,可以互補。互補不僅僅存在於同事之間,也存在於上下級之間。

管理上司的本質是管理一種關係。老板隻是關係的一半,而你是另一半,你們相互依存,相互期望。通常說來,你的成功一般是由你的上司來定義的,因此必須把握他的行事偏好,對他的工作風格保持敏感,才能找到合適的溝通方式。忽略上司的幫助而企圖自給自足,是不切實際和目光短淺的。

我們多少可以借鑒中醫“望、聞、問、切”的方式,去了解老板的行事風格。

你可以留心他曾經寫過的文章、報告、待人接物的習慣;還可以從別的同事那裏去了解,你的老板是“聆聽型”的還是“閱讀型”的人。這樣,你在提交工作報告的時候,就知道應該向“閱讀型”的老板提交書麵報告,而對“聆聽型”的老板應該多用口頭匯報的方式溝通。

再比如,老板是喜歡上午半天在辦公室處理事情,下午出來與大家溝通,還是一大清早上班就開會,溝通工作進展?

這裏值得提醒的是,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上司的工作習慣,因為這幾乎不可能。

“現代經理人,如果不跳出自己的圈圈,站到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人對己都比較麻煩。”黃建東說,“你應該去了解老板的壓力和目標,站在老板的角度提出一些你自己的思考。如果你不發表任何自己的見解,頂多老板覺得你很聽話,對公司沒有什麽實質作用。”

雖然上下級關係是互相依賴的關係,但通常下屬對老板的依賴會多一些。切切不可以此為借口,過分依賴上司。你不會喜歡事必躬親的老板,老板也不會喜歡事事都要找他的下級。

日常工作中,當一個任務分到你手上之後,你是拿過來就悶頭幹,覺得不需要依賴老板也能給他一個驚喜呢,還是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時刻讓老板掌握進展?工作中,上司通常喜歡第二種形式。因為你在試圖製造驚喜的過程中,埋藏著隱患和風險。

“如果你是老板,分配一個任務給某個下屬,任務曆時3個月,3個月都沒有他的消息,你會滿意嗎?”黃建東這樣告訴我們,“作為老板,他是希望掌握事情的進展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給你更多更好的資源,可以幫你把任務完成得更出色。否則,即便是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老板也會說:‘做得不錯,但是,如果你讓我早點兒知道,我在這個環節能給你更多資源,結果應該比現在更好……’”

所以,過分依賴上司和太強調獨立的反依賴行為,都是不明智的。

來源:青年文摘紅版 石丹

Tags:


這篇關於來,老板,讓我們相互成全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職場人生
相關的標簽:老板 我們 相互 成全 這樣 一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