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瘋漲:像阿甘一樣奔跑的男人!

Jan07

從外表上看,機敏睿智的李春根與愣頭愣腦的阿甘並沒有相似之處,但他骨子裏卻有和阿甘一樣不折不扣的勇氣。這個身患小兒麻痹的寧波人雖然不能象阿甘一樣奔跑,卻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鄉電影院的售票員成為了擁有200多家代理商的氣球公司的董事長。

出人意料的決定

和所有小兒麻痹患者一樣,李春根從小的願望就是丟掉拐杖。從1990年到1992年,李春根曾經在上海做3次手術。“就跟現在的增高手術一樣,先把骨頭弄斷,然後在這裏打兩個螺絲釘……”遺憾的是,手術並沒有幫李春根實現願望,反而給他帶來了3萬多元的債務。

1992年,李春根離開了安逸的政府機關,下海了。

“離開的原因有很多。1992年鄉鎮合並以後辦公地點比之前遠了5公裏,對我來說上下班都很困難。還有就是當時我也希望多掙些錢還債。”

盡管如此,李春根的決定還是遭到了周圍很多人的反對。畢竟,丟掉鐵飯碗對於一個殘疾人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手術,我是不會下海的。手術給我帶來了很多壓力,而在機關裏,我實在看不到發展的前途。”反複思量之後,李春根還是決定冒這個險。後來事實證明,寧波很多擁有固定工資的人由於顧慮隻能守著一點死錢,反而是一些“豁出去”的人賺了大錢。

多年之後,李春根回憶起這個決定時笑著說:“如果我當時不離開機關,也許現在也是一個小小的官了。不過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生活,有成就感。”

從600元開始

李春根的第一筆資金隻有600元,按照當時的消費水平換算大概相當於現在的6000元左右。這幾乎是他與妻子的所有積蓄。

由於資金太少,李春根隻能從事一些投入少的生意。他的第一個生意是幫別人推銷積壓產品,自己的600元投入主要花在印製宣傳品、報價單以及做廣告上麵。“當時的宣傳費用並不貴,隻要50元就能在全國發行的雜誌上刊登純文字的廣告。可惜通訊方式太落後,有的地方連電話都沒有,隻能來回來去地寫信。”

由於李春根的宣傳並沒有局限在自己居住的江浙一代,因此積壓的產品很快在全國的其他地方熱賣。“8毛錢一個的進價,一塊多錢賣出去,一個就賺2到3毛錢,一天就有4000到6000元的利潤。”兩年間,李春根從這些積壓品上賺了幾十萬,也由此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玩具廠。

拷貝成功

在擁有了玩具廠之後,李春根著實享受了一段滋潤的生活。“我們當時的拳頭產品是一種小手電,一開五顏六色的。當時靠它一年掙個一二十萬不成問題。”李春根說。然而,1999年金融風暴的來臨,小手電的市場也縮水了。李春根開始考慮轉型,但對於具體的方向心裏也沒數。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春根從報紙上了解到網絡的種種好處,於是花6600元買了一台電腦,並以50元2小時的價格請寧波大學的學生教自己上網。從開機、撥號開始,35歲的李春根開始與網絡打起交道。

這之後,李春根從網絡上了解到美國有一個專業的氣球公司BalloomBouguers,有2000家加盟商店,每年銷售額達10億美元。“在這之前,我從沒想到小小的氣球生意居然能做到這麽大,掙這麽多錢。”受到觸動之後,李春根開始考慮將這種經營模式轉移到中國來。為了穩妥起見,李春根還特意跑到上海和廣州,對當地的市場需求詳細地調查了一遍。回到寧波後,李春根的海曙天虹氣球有限公司開張了。

“網絡給我幫了兩個忙,一個是讓我了解到國外的先進模式,一個是給我創造了很多商機。”李春根說。

從2000年開始,李春根開始在國內幾乎所有的B2B網站上刊登自己的產品信息。很快帶來了第一個單子。“一個外貿公司給我們打電話,定了3萬元的單子。”後來,更大的單子來了。“一個外商做了2個集裝箱,十幾萬,到現在我們還有合作。”李春根現在提起這些訂單還很興奮。

更讓他得意的是,公司目前沒有一個專職的業務員,根本不用投入人力成本。“公司的外貿100%來自網上,內貿80%以上來自於網上。”依靠網絡營銷,他的公司業務年年攀升,去年外貿做了600多萬,內貿做了300萬。

網絡,還是網絡

雖然通過網絡贏得了很多訂單,雖然已經擁有200多家加盟商,但李春根還不滿足。1999年的一次經曆讓他至今不能忘記。

“一個廣告公司從我這裏1毛錢一個買的氣球,卻以1塊錢1個賣給客戶。”李春根反複思量,發覺問題出在加工的程度上,“我們單賣氣球很不值錢,如果把氣球做成拱門、花籃這樣的造型,價格就能按造型的長度核算,這樣至少能多賺10倍。”

直到今天,盡管李春根已經逐漸開發出了適用於促銷、節慶、婚禮等場合的氣球裝飾造型,但他還是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銷售效果。“雖然我在經營模式上拷貝了美國的BalloomBouguers,但我的產品種類和人家相比差遠了。別人有上百種的產品,而我隻有十幾種。除了氣球之外,相關配套的球托、彩繩、打氣筒也很重要,而我們開發得還不夠。”

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擴大經營範圍,李春根在2003年向國家工商局申請了自己的品牌“喜慶坊”,“現在這個申請馬上就能批下來了。這個項目我最少要做5~10年。慶典行業是很有發展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麽開發這個市場。”

看準了慶典市場要比氣球的市場大十幾倍,李春根開始把自己能涉及的業務進行分類。除了傳統的氣球配套產品,他甚至還想到了禮炮。“有些產品雖然我自己不能生產,但我可以和別人合作,把市場做大。”

在嚐到網絡帶來的甜頭之後,李春根現在已經習慣於利用網絡來宣傳自己了。2004年下半年,他投資6000多元在3721注冊了包括“喜慶坊”、“喜慶”在內的7個關鍵字,“雖然品牌還沒有正式推出,但我要把聲勢打出來。”李春根說,除了3721之外,他還要在其他的網絡媒體上大量宣傳。

從最初的大開眼界,到後來聯係業務、自我宣傳,李春根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網絡當作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打網絡遊戲、不上網聊天的李春根上網隻做一件事——瀏覽信息。他自己也說,現在公司的招聘條件也加了一條:會上網。

工作之外

李春根嗜好不多,從不抽煙、喝酒。平日除了在家上網以外,就是周末開著自動檔的馬自達帶著妻兒去近郊玩玩。和阿甘一樣,生活中的李春根也擁有美麗的愛情。在寧波某政府機關做幹事的時候,勤奮好學的李春根贏得了小學英語老師王讚娟的芳心。在之後的日子中,不管李春根做出怎樣的決定,王讚娟都一直很支持他。尤其在創業初期,兩個人更是熬過了異常艱辛的日子。如今,苦盡甘來了。

從外表上看,機敏睿智的李春根與愣頭愣腦的阿甘並沒有相似之處,但他骨子裏卻有和阿甘一樣不折不扣的勇氣。這個身患小兒麻痹的寧波人雖然不能象阿甘一樣奔跑,卻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鄉電影院的售票員成為了擁有200多家代理商的氣球公司的董事長。

出人意料的決定

和所有小兒麻痹患者一樣,李春根從小的願望就是丟掉拐杖。從1990年到1992年,李春根曾經在上海做3次手術。“就跟現在的增高手術一樣,先把骨頭弄斷,然後在這裏打兩個螺絲釘……”遺憾的是,手術並沒有幫李春根實現願望,反而給他帶來了3萬多元的債務。

1992年,李春根離開了安逸的政府機關,下海了。

“離開的原因有很多。1992年鄉鎮合並以後辦公地點比之前遠了5公裏,對我來說上下班都很困難。還有就是當時我也希望多掙些錢還債。”

盡管如此,李春根的決定還是遭到了周圍很多人的反對。畢竟,丟掉鐵飯碗對於一個殘疾人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手術,我是不會下海的。手術給我帶來了很多壓力,而在機關裏,我實在看不到發展的前途。”反複思量之後,李春根還是決定冒這個險。後來事實證明,寧波很多擁有固定工資的人由於顧慮隻能守著一點死錢,反而是一些“豁出去”的人賺了大錢。

多年之後,李春根回憶起這個決定時笑著說:“如果我當時不離開機關,也許現在也是一個小小的官了。不過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生活,有成就感。”

從600元開始

李春根的第一筆資金隻有600元,按照當時的消費水平換算大概相當於現在的6000元左右。這幾乎是他與妻子的所有積蓄。

由於資金太少,李春根隻能從事一些投入少的生意。他的第一個生意是幫別人推銷積壓產品,自己的600元投入主要花在印製宣傳品、報價單以及做廣告上麵。“當時的宣傳費用並不貴,隻要50元就能在全國發行的雜誌上刊登純文字的廣告。可惜通訊方式太落後,有的地方連電話都沒有,隻能來回來去地寫信。”

由於李春根的宣傳並沒有局限在自己居住的江浙一代,因此積壓的產品很快在全國的其他地方熱賣。“8毛錢一個的進價,一塊多錢賣出去,一個就賺2到3毛錢,一天就有4000到6000元的利潤。”兩年間,李春根從這些積壓品上賺了幾十萬,也由此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玩具廠。

拷貝成功

在擁有了玩具廠之後,李春根著實享受了一段滋潤的生活。“我們當時的拳頭產品是一種小手電,一開五顏六色的。當時靠它一年掙個一二十萬不成問題。”李春根說。然而,1999年金融風暴的來臨,小手電的市場也縮水了。李春根開始考慮轉型,但對於具體的方向心裏也沒數。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春根從報紙上了解到網絡的種種好處,於是花6600元買了一台電腦,並以50元2小時的價格請寧波大學的學生教自己上網。從開機、撥號開始,35歲的李春根開始與網絡打起交道。

這之後,李春根從網絡上了解到美國有一個專業的氣球公司BalloomBouguers,有2000家加盟商店,每年銷售額達10億美元。“在這之前,我從沒想到小小的氣球生意居然能做到這麽大,掙這麽多錢。”受到觸動之後,李春根開始考慮將這種經營模式轉移到中國來。為了穩妥起見,李春根還特意跑到上海和廣州,對當地的市場需求詳細地調查了一遍。回到寧波後,李春根的海曙天虹氣球有限公司開張了。

“網絡給我幫了兩個忙,一個是讓我了解到國外的先進模式,一個是給我創造了很多商機。”李春根說。

從2000年開始,李春根開始在國內幾乎所有的B2B網站上刊登自己的產品信息。很快帶來了第一個單子。“一個外貿公司給我們打電話,定了3萬元的單子。”後來,更大的單子來了。“一個外商做了2個集裝箱,十幾萬,到現在我們還有合作。”李春根現在提起這些訂單還很興奮。

更讓他得意的是,公司目前沒有一個專職的業務員,根本不用投入人力成本。“公司的外貿100%來自網上,內貿80%以上來自於網上。”依靠網絡營銷,他的公司業務年年攀升,去年外貿做了600多萬,內貿做了300萬。

網絡,還是網絡

雖然通過網絡贏得了很多訂單,雖然已經擁有200多家加盟商,但李春根還不滿足。1999年的一次經曆讓他至今不能忘記。

“一個廣告公司從我這裏1毛錢一個買的氣球,卻以1塊錢1個賣給客戶。”李春根反複思量,發覺問題出在加工的程度上,“我們單賣氣球很不值錢,如果把氣球做成拱門、花籃這樣的造型,價格就能按造型的長度核算,這樣至少能多賺10倍。”

直到今天,盡管李春根已經逐漸開發出了適用於促銷、節慶、婚禮等場合的氣球裝飾造型,但他還是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銷售效果。“雖然我在經營模式上拷貝了美國的BalloomBouguers,但我的產品種類和人家相比差遠了。別人有上百種的產品,而我隻有十幾種。除了氣球之外,相關配套的球托、彩繩、打氣筒也很重要,而我們開發得還不夠。”

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擴大經營範圍,李春根在2003年向國家工商局申請了自己的品牌“喜慶坊”,“現在這個申請馬上就能批下來了。這個項目我最少要做5~10年。慶典行業是很有發展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麽開發這個市場。”

看準了慶典市場要比氣球的市場大十幾倍,李春根開始把自己能涉及的業務進行分類。除了傳統的氣球配套產品,他甚至還想到了禮炮。“有些產品雖然我自己不能生產,但我可以和別人合作,把市場做大。”

在嚐到網絡帶來的甜頭之後,李春根現在已經習慣於利用網絡來宣傳自己了。2004年下半年,他投資6000多元在3721注冊了包括“喜慶坊”、“喜慶”在內的7個關鍵字,“雖然品牌還沒有正式推出,但我要把聲勢打出來。”李春根說,除了3721之外,他還要在其他的網絡媒體上大量宣傳。

從最初的大開眼界,到後來聯係業務、自我宣傳,李春根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網絡當作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打網絡遊戲、不上網聊天的李春根上網隻做一件事——瀏覽信息。他自己也說,現在公司的招聘條件也加了一條:會上網。

工作之外

李春根嗜好不多,從不抽煙、喝酒。平日除了在家上網以外,就是周末開著自動檔的馬自達帶著妻兒去近郊玩玩。和阿甘一樣,生活中的李春根也擁有美麗的愛情。在寧波某政府機關做幹事的時候,勤奮好學的李春根贏得了小學英語老師王讚娟的芳心。在之後的日子中,不管李春根做出怎樣的決定,王讚娟都一直很支持他。尤其在創業初期,兩個人更是熬過了異常艱辛的日子。如今,苦盡甘來了。

這篇關於訂單瘋漲:像阿甘一樣奔跑的男人!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訂單瘋漲:像阿甘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