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砂鑄造人生——秦升益

Jan07
個人簡介:

  秦升益,男,1961年11月出生,畢業於南京機械工程學院鑄造專業,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兼任第九屆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等社會職務,曾獲首都青年科技企業家之星等榮譽稱號。


  公司簡介:

  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集科、工、貿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6家子公司、1個研究院和3個生產基地,主要從事砂產業開發,已成功開發出5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其中專利技術20多項,專有技術30多項,榮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發明專利金獎和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勵。2005年集團銷售收入9960萬元,產值10400萬元,淨利潤1240萬元。

  用“砂”鑄造人生


  創新是民族興旺、社會發展的根基,也是實現人生價值和報國願望的途徑。同時,創新又十分艱難曲折,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這麽多年的創業心路曆程告訴自己:智慧來自勤奮,發明紮根實踐,拓展源於奮鬥。在“砂海”的領域中,我取得幾十項創新成果,將砂變成了新型建材,變成了精密鑄造材料,變成了油田“增產劑”,變成了美麗的工藝品,變成了家具和房子。隨著創新步伐的前進,砂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我由一口大鍋起步,三間小平房起家,曆經短短十三年的奮鬥,開辟了一個新興的砂產業,創造了擁有六個子公司、一個研究所和三個生產基地的仁創集團,成為年銷售總額超過億元,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團。而這一切,無不是挑戰自我的結果。

  ︱貧困和苦難奠基創新基石︱

  成功源於智慧,更源於耐力,耐力是創新的“發條”。而這種耐力卻是在貧困中錘煉出來的。


  二十多年前,一個農家男孩挑著扁擔走在大別山的山路上,扁擔的一頭挑的是十斤米,另一頭是母親做的一罐鹹菜,這就是這個孩子在中學裏一個星期的全部口糧,然後徒步三十多裏到達學校。這個在困境中艱難求學的農家男孩就是我。當時我家窮,在學校讀書連一份兩分錢的菜都吃不起。1979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兩塊錢的報名費也是借來的。現在回想起來,過去那段窮苦的日子對於我的一生都是有益的,是我人生的財富,它賦予了我堅韌的品格。


  我的家鄉在安徽大別山區嶽西縣,鄂豫皖交界,方圓幾百裏都是山,很偏僻。因為窮,我在去南京上學之前,從沒去過縣城。我是家裏的老大,五六歲時就上山砍柴、放牛,扛起生活的重擔,這無形中鍛煉了自己。那時候國家還沒有恢複高考製度,家裏覺得上學之後回家還是種田,所以父親規定我每天跟我大妹妹兩個人,一天要鋤多少草。


  但我卻不是這樣認為,我深知讀書的重要性,知識可以改變我的命運。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當時,我和大妹妹一起鋤草,我就哄著她,我說妹妹,幫我鋤這一塊地,等我學成後,將來有所作為的話,再回過頭來照顧你,她就同意了。我就拿著書躲到樹陰底下讀起來,以填充知識的饑渴,希望有一天能夠青雲直上,走出大山。是窮困和苦難奠定了我最初創新成功的基石。還記得,大別山的冬天寒風刺骨,我當時沒有棉鞋穿,於是我就用草鞋裹著棕毛製作“保暖鞋”。也許這是第一次萌發的智慧火花,也許這是最初的發明。


  1979年我第一次參加高考,然而那一年的高考成績與錄取分數線差兩分,與大學校園失之交臂。後來,我進入南京機械工程學校,成為我們村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專生,第一個走出安徽省上學的人。 這篇關於用砂鑄造人生——秦升益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用“砂”鑄造人生—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