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根扁擔起家的千萬富翁

Jan07
2007年4月9日,重慶市雨過天晴。然而,受前幾天下雨的影響,這裏的西瓜生意依然處於低迷狀態,價格由每公斤3元降為不到2元。冷清的生意讓批發商們非常無奈。

  西瓜經銷商甲:“西瓜不好賣,賣不了啊,賣不出去.都是虧本,哪一個都虧,沒有哪一個不虧.”

  西瓜經銷商乙:“連我們的成本都收不回來, 現在.不好做啊生意。”

  就在西瓜積壓、價格跳水、眾多批發商生怕西瓜爛在手裏的同時,同樣做水果生意的鄧洪九卻交待自己的員工,馬上行動,從產地緊急調回200噸西瓜。

  鄧洪九:“跟人家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人家不敢進的地方我們敢進,人家敢進的時候我們不進。”

  這個市場上的西瓜是從雲南長途運過來的,當時的進價每公斤在2元以上。4月9日早晨,鄧洪九在雲南的眼線打來電話說,西瓜價格每公斤已經跌破1元。鄧洪九知道,同樣的信息別人馬上也會得到,當一窩風去買的時候,產地又會漲價。但多數人要過兩三天,也就是積壓的西瓜處理之後才敢出手。這兩三天的空當,就是賺錢的機會,所以,鄧洪九當機立斷,決定馬上行動。

  鄧洪九:“那種機會最多三天,我預估我們批發下來的均價,應該是9毛到1塊,也就是說,每一斤都會掙到4毛錢,三到四十萬斤賺個十來萬塊錢 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那個時間很短,不超過一個星期。”

  因為抓住了時機,一周以後鄧洪九如願以償。做生意如同上戰場,拚得就是出奇製勝。多年來,鄧洪九經過無數次類似的拚搶,從一個挑著擔子賣水果的小商販,變成了擁有上千萬元資產的水果商。

  學田灣街是重慶市的一條普通街道,街上賣水果的人比比皆是,鄧洪九的水果生意就是從這裏開始的。鄧洪九幼年喪父,靠母親種紅薯勉強上完了初中。1988年,17歲的鄧洪九來到這條街上,挑起了賣水果的擔子,也挑起了養活自己和母親的生活重擔。

  鄧洪九:“我也學會了叫賣,我們賣廣柑橘就叫“賣柑橘”.我慢慢發現,時間掌握好了,地點掌握好了,賣東西就快了.180斤到200斤的擔子,擔起來還要走街穿巷到處賣,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上了多少坡,下了多少坎,回去以後累得不行,累得受不了,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下,渾身疼得很。”

  三年之後,鄧洪九積攢了2000塊錢,這一年5月的一天,他回到家鄉,打算把錢交給母親,讓母親過幾天舒心日子。可回村後發現,由於交通不便,家鄉的橙子一斤3毛錢都賣不出去。他知道同樣的橙子在重慶市可以賣到6毛以上。他一咬牙把2000元家當全部投入進去,買了3000公斤橙子,第二天就趕到重慶,低價分給街頭的夥伴們去賣。結果前後兩天時間,他就賺了200多元,相當於他原來一個半月的收入。 鄧洪九無意中做了一筆批發生意,他發現,這個不用擔擔子的生意能賺更多的錢。

  鄧洪九:“第一次感覺到批發那一塊的利潤給我帶來的魅力,以至於說,我以後全身心投入批發這一塊,不做擔擔了。”

  1993年,鄧洪九在重慶市菜園壩水果批發市場租下了攤位。這個市場每天要賣出2000噸水果,上千家水果批發商分享著這一塊蛋糕,競爭非常激烈。

  1995年5月,臍橙在重慶走俏,幾天內價格從一斤3塊漲到2塊以上。批發戶們紛紛趕往臍橙產地---離重慶市500公裏外的萬州區調貨。鄧洪九和四個夥伴也來到了萬州的一個村莊。但到了之後,所有人都傻了眼,原來,當地果農見買主越來越多,把賣價從一斤1塊迅速提高到了1塊5。 按這個價收購已經無利可圖,等了兩天之後,批發戶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朋友:“這個價格拉回重慶的話,肯定虧本,沒有利潤空間,我就和洪九說,幹脆我們幾個回去吧.他也沒開腔 。”

  鄧洪九:“我一想,如果我們回家去,它什麽時候掉價呀.掉成什麽程度,我們掌握不了。”

  產地到重慶走水路往返需要四五天的時間,鄧洪九希望這四五天裏出現奇跡,所以他幹脆留了下來,幫村裏的一個水果大戶采起了橙子。 這期間,重慶市場上臍橙貨源更加緊缺,價格繼續上揚。而同時,這邊的果農看到收購的人已經所剩無幾,擔心成熟了的橙子變質,價格就開始回落,不到兩天就降到了一斤1塊。

  鄧洪九:“果然停了兩天,都降價,降下來了,原來一塊五降到一塊,降得很厲害。”

  鄧洪九見時機成熟,就立即出手大量收購,但想多收,帶的錢又不夠。鄧洪九就和他幫過忙的果農熊道之商量,由熊道之擔保資金,並出麵向果農收購,賺了錢兩人二八分成。

  鄧洪九:“我說這個我可以負責,我完全可以擔保.因為他有那個眼光,他就考慮到那個果必然要降價,拉回去必然要賺錢。”

  這一趟,鄧洪九收了30噸臍橙。就在他趕回重慶的當天淩晨,這座美麗的城市就給了他豐厚的回報,這批貨不到四個小時就全部出手。除去所有開支,鄧洪九每斤賺了7毛錢。

  鄧洪九:“利潤特別豐厚,也就是說差不多翻一翻。”

  由於善於把握時機,鄧洪九成了重慶水果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幾年下來就賺了100多萬。鄧洪九買了房子打算把母親接到城裏來安享晚年,但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生意出現了危機。

  2001年8月,為了搶占砂糖桔市場,鄧洪九提前趕往廣東下訂單,但同去的一家公司連下幾個訂單,而他卻兩手空空。

[FS:PAGE]

  鄧洪九:“做砂糖桔一定要100畝,80畝,人家的園子值幾百萬,你去跟人家簽合同,人家不相信,你一個個體,你的實力,你的信譽,你的資金.能到位嗎?他不跟你簽,不隻不跟你簽,連談都沒有餘地.為什麽我會被人家看不上或瞧不起,連談都沒談哪。”

  鄧洪九非常迷茫,他隻好無功而返。但就在他返回的途中,老家傳來噩耗,還沒過上好日子的母親突然病世,他,失去了盡孝的機會。

  朋友:“他回到老家,回到我這裏來,哭啊哭啊,哭的十分厲害,我看到鄧洪九一哭,我眼淚也止不住了。”

  失去母親的傷痛以及生意上的困惑,讓鄧洪九一蹶不振。 直到一個偶爾的機會,批發市場總經理的一席話讓他又看到了把生意做大的希望。

  批發市場總經理:“我們說你開公司肯定是個好事情,鼓勵他開公司,公司企業,它有一個信譽度的保障。”

  一句似乎非常簡單的話,讓鄧洪九的經營思路發生了重大轉變,他決定結束單打獨鬥,成立公司,以企業的形態去麵對市場。然而,公司員工從哪裏去找呢?

  鄧洪九:“人怎麽來組織,靠我一個人不行啊,做不出來,那我就想這個問題,做水果它需要的是一個經驗,對水果認識和了解的人。”

  鄧洪九想到跟自己一起打拚過來的夥伴們。這其中,不少人因為膽子小又不善於捕捉時機,多少年來並沒有賺了大錢,但他們精通水果,各有絕活。鄧洪九決定吸收他們入伍經營。從前的夥伴元永中成了他的第一位員工。

  元永中:“因為我做這個批發十來年,有時賺,有時賠.總是到最後持平.反正沒有沒有利潤,沒有錢剩,所以我考慮了下洪九的建議,我答應了他。”

  鄧洪九:“給他們的保障是什麽呢?一,給他們加工資,拿工資,.二,分紅,假設我虧了,我一個人來承擔。”

  記者:“那這樣一來是不是你賺得少了? ”

  鄧洪九:“比如說,一個單品,比如說一個西瓜,總體來講,以前我賺兩萬,我一個人得了,現在我賺兩萬,我可能隻拿一萬,或者說拿一萬五,某個單品我賺少了,,但整體我賺大了,我同時做五個,八個,十個,十五個單品啊。”

  鄧洪九聘用了6名有經驗的夥伴,根據各自的特長,開辟了華北、新疆、西南和華南等六條水果生意新線路。夥伴們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而鄧洪九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2003年6月下旬,鄧洪九決定做北京順義的無籽西瓜生意。對重慶的批發商來說,這是一個很反常舉動。其一,北京無子瓜成熟前吸收的水分過大,不利於長途運輸;其二,北京市場價格不比重慶便宜。而鄧洪九的理由也是兩條,第一,此前北京40天內沒下大雨,西瓜水分不會像往年一樣高;第二,當時北京人對一種小西瓜非常青睞。

  鄧洪九:“小瓜特別多的情況下,對無子瓜它有一個抵觸,所以說無籽瓜應該是非常賤,果農是賤賣了。”

  市場證實了鄧洪九的判斷,不僅價格比往年要低,無籽瓜的品質也非常理想。鄧洪九抓住時機,以公司的名義跟產地訂了900噸的購銷合同。

  鄧洪九:“知道,隻有不超過一個星期的好行情.抓住了七天,每天發120噸,高峰期發到180噸,裝六個車。”

  這是鄧洪九成立公司以來最漂亮的一仗,前後不到10天,純利潤30萬元。

  2005年6月,鄧洪九開始經營進口水果,但因為價位高在批發市場銷量不大,他急需打開超市的大門。就在這個時候,一條“台灣水果進入大陸實施零關稅”的新聞引起了鄧洪九的注意。他想,如果搶先一步把台灣水果引進重慶,就算不賺錢,也是挺進超市的一個好機會。

  鄧洪九立即從廈門買回4噸台灣水果。盡管量不是很大,但因為台灣水果是第一次進入重慶,幾家超市上門與他談起了生意。

  鄧洪九:“因為他們超市裏麵,他們也希望那個台灣水果進他們超市銷售啊,但除了我以外,當時沒有誰有台灣水果,那我的條件就是,你要讓我的台灣進入你的超市銷售區,那麽我公司的其他水果也會一起進來。”

  2006年,鄧洪九的水果打進重慶和成都等地的70多家超市。超市加上批發,當年,水果銷售額達到了1億5000萬元。

  由於水果銷量迅速擴大,鄧洪九又雇傭了一批原來的夥伴幫著從各地買貨,貨款半個月結算一次。4月11日是結算的日子,這一天,鄧洪九夫婦要親手發出350萬元現金。這些錢是各銷售點的回籠資金,當這一大摞鈔票發放完畢時,意味著,其中的10%已經作為純利潤進了鄧洪九的腰包。

這篇關於靠一根扁擔起家的千萬富翁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靠一根扁擔起家的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