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窮小子 發奮創業成大亨

Jan07
  28億元打造港深企業在粵以外泛珠三角投資最大項目

  “炒魷魚”炒出潮派企業大亨

  15歲上班第一天就被老板炒掉時,沒有人預想到年僅15歲的窮小子會成為香港佳寧娜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的牛仔褲大王,進軍深圳作為內地大本營、生意做大到全球各地。
近日,深圳和香港近400位工商界人士乘坐一架波音777飛機,從深圳出發前往湖南益陽,參加佳寧娜益陽梓山湖公園整體開發經營項目奠基。

  這是港深企業迄今在廣東之外的泛珠三角最大的投資項目,總投資28億元。這麽大的資金為什麽要投向一個內地三線城市?風險有多大?效益有多少?不少人充滿疑慮。但是,當他們實地考察之後,才猛然意識到這個項目在長沙、株洲、湘潭、益陽城市圈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大家再一次為嘉寧娜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介璋的眼光和膽略所折服。

  涉足製衣打工仔成“牛仔褲大王”

  馬介璋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最早投資深圳的港商代表,還因此帶動大批港人投資深圳及廣東其他地市。

  1949年,7歲的馬介璋隨父母從廣東潮陽去到香港。全家人擠住在香港貧民區的一間小木屋,睡夢中曾從小閣樓上踩空摔下來,下巴至今還有傷痕。15歲初中畢業,馬介璋到母親打工的一家毛衣廠當學徒,為毛衣“抓毛”。第一天上班,什麽都不懂的他,到母親的工作間詢問應該怎麽做,被老板碰上,認為他貪玩無心工作,當即炒他“魷魚”。馬介璋安慰母親時是這樣說的:“終有一天我要開比他大十倍的工廠!”

  第二份工作是當牛仔褲裁縫的學徒。機敏的馬介璋很快成了熟練工,白天在車間縫牛仔褲,晚上還做縫紉,一天工作18個小時,每個月能掙300多元。幹了兩年,除去交父母補家用的部分,自己也攢下1500元。一心要改變自己打工命運的他,迫不及待地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用這筆錢租下一間地鋪,買了兩台舊的製衣機,然後與大廠接洽收原料,先把牛仔布料外發給家庭主婦加工,再收回來自己做“上褲頭”等工序。這樣的家庭式加工一幹就是三年,他從中賺取差價,做得十分順利,鋪位規模逐年擴大,竟盈利10多萬元,雇工達到250人。

  接著馬介璋通過經紀人介紹直接為外商加工,減少中間環節,利潤又大幅增長。於是他買地造房,建起l萬平米的達成製衣工廠,步入香港製衣商的行列。後來他依托內地,在美國、加拿大、荷蘭、法國、泰國與港澳等國家和地區都設有企業,組成以生產牛仔褲為主兼營布匹、拉鏈、紐扣等副料的香港達成集團。 這篇關於被炒窮小子 發奮創業成大亨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被炒窮小子 發奮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