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樓市風雨 賺了600萬!

Jan06

  盧斌,美資貿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對價值判斷的過程而言,直覺是必須的。這是盧斌的理財故事給人的啟發。

見到盧之前,易居會提供的資料上,隻簡單注明:“34歲,外企高管,6次購房經驗,易居會鑽石級會員。”也許是受定勢的影響,我總覺得一個資深的樓市投資客,其形象似乎應非常接近精算師———近視、蒼白、細致。然而見到他時,還是讓人有些小小的意外:不近視,不蒼白,很爽朗。

  與大多數上海樓市的老投資客經曆相仿,盧的樓市投資史,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無心插柳”之舉。1997年,他用3萬元買下了中的第一套房子———吳中路、虹梅路一房一廳的婚房。4年後,他以13萬元的價格賣出,實現了資產400%的增值。

如果第一次成功投資房產實現資產增值的經驗,還出於一種下意識的行為的話,1998年上海出台的購房退稅政策,則真正將他推向了房產投資的專業領域。

許多上海樓市的投資高手至今還對1998年時上海房地產市道低迷的情景記憶猶新。當年,購房退稅政策出台,規定凡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間,在上海購買或差價換購商品住房並在上海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中外籍個人,且是商品房產權證的法定擁有人,可享受購房後起算的個人所得稅抵扣。政策一出,大批中高白領投身購房大軍。盧斌的買房故事也從這時候開始。

1999年,以當時的收入,在美資貿易公司工作的盧斌和在美資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太太,根據退稅政策5年可扣稅總額共有200萬元。購房的每拖延一個月,損失就是近6000元。因此,他迫切地駕著車在上海的新盤現場尋找機會。

此時,閔行的櫻園開盤。比櫻園略早一些麵世的,上海另一個著名的聯體別墅社區是寶山的錦秋加州花園。在兩個同類社區之間,他選擇了櫻園。他的理由很簡單:上海的發展一向有傾向西南之傳統,北部地區的發展相對滯後。加之當時,地鐵已經開通莘莊,莘閔輕軌也已動工,高速公路在建,而櫻園車位隨房贈送。權衡之下,盧作出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選擇,以2850元/平方米的單價購買了總價52萬元的聯體別墅。 這篇關於6年樓市風雨 賺了600萬!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風雨 樓市 萬元 投資 購買 房子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