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培訓小結

Jan05

遠程教育培訓小結,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遠程教育培訓小結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為期幾天的國家級遠程教育培訓,使我獲益非淺。特別是就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交融,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全日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早就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由於受考試功利性目的的影響,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隻重視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不能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統一。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單純的語言訓練顯得蒼白無力,學生在缺乏情感體驗的、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致使教學得不償失。通過培訓,我體會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回家又看了《散步》教學課例,更明白了語言訓練與人文教育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現將此範例寫出來,並就此談談我對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認識。

課程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問:“你看到了什麽?又感受到了什麽?”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讀圖、聽說以及聯想能力,又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了一家人的和睦、溫馨,並且,還有學生能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文本交流(在洪水時父親背起了奶奶,媽媽背起了我)。

檢查課前預讀:請學生用一句話談談對此文的初步感受。進一步整體感知,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教師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一、四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課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最能體現濃濃的親情。”學生找出了“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等寫人、敘事、寫景的八處句子,找出了“摸”“背”“熬”“鋪”四個詞語,師生對句子進行了理解交流,對四個詞語進行了揣摩、品評,甚至替換、比較。這樣,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對句子詞語的理解緊緊扣住了“親情”。教師此時不失時機地說明:要想準確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語言,往往需要通過語義的表層,透過其中蘊涵的思想觀念才行。教師還引導學生對四處句子進行了朗讀,尤其對“兒子突然叫起來,前麵是媽媽和兒子,後麵也是媽媽和兒子”一句,教師點撥學生要結合說話人“是怎樣的一個人”,要帶著情感去讀。這樣,讀是帶著情、融著理去讀的,而不是機械割裂地讀。另外,教師還有兩處設疑:“母親身體不好,還要她出去散步,萬一她摔了一跤,不是把好事變成壞事了嗎?這行為不是多此一舉嗎?”“菜花、桑樹、魚塘太平常了,為什麽母親一眼望過去,就決定要走小路呢?”這樣的討論是為了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刻,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魅力。

二、再讀課文,看看哪些語句有更深沉的含義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學生抓住了尾句“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母親、兒子和妻子就是我的整個世界。”教師設計了三個有層次的問題:1、“我”是一個什麽年齡層次的人?2、“我”對母親和兒子承擔著哪些使命和責任?3、為什麽說一家三代人就是整個世界?使學生們認識到“中年人尊老愛幼”,“中年人肩負著使命和責任”,“三代人構成了生命的輪回”等比較深刻的話題。這樣,使語言訓練在更深理解的層麵上做到語言與思想內涵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了“品味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體現的情感,還應該挖掘書語言的言外之意與意外之象”。

課尾寫作訓練:用四幅圖片拓展生活中的“親情”,讓學生書寫曾感動過自己的親情點滴。這樣,使語言訓練在“運用”的層麵上達到語言與情感的融合,實行了知識、能力與情感的有效拓展與遷移。

此課例在讀寫聽說的語言學習實踐活動中,更多地以滲透、熏陶等方式非常和諧地實現了“親情”的價值取向目標,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礎之上的,是通過語言訓練完成的,頗有渾然一體、融會貫通之效。

因此,我們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語言這個工具,有目的,有方向地實施人文教育,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交融,使語文真正變成“大語文”。

這篇關於遠程教育培訓小結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個人總結
相關的標簽:遠程 教育培訓 小結 遠程 教育培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