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 介紹簡介|胡笳 簡曆|胡笳 作品,圖片

Jan04
 
  胡笳
  
Hú jiā
  蒙古族邊棱氣鳴樂器。民間又稱潮爾、冒頓潮爾。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相傳,西晉末年時有個愛國將領劉琨,善吹胡笳。公元307年,劉琨出任並州刺史,進駐晉陽城。有一次,數萬匈奴兵將晉陽嚴嚴圍住。劉琨見勢不妙,如與敵軍硬拚,必然兵敗城破,於是一麵嚴密防守,一麵修書請求援軍。過了七天援軍還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劉琨登上城樓,腑眺城外敵營,冥思苦想對策。忽然他想起了當年項羽的八千兵馬被“四麵楚歌”唱敗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帳下報到,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淒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半夜時分,再次吹起這支樂曲,匈奴兵懷念家鄉,皆泣淚而回。秦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原始的胡笳,它是將蘆葦葉卷成雙簧片形狀或圓椎管形狀,首端壓扁為簧片,簧、管混成一體的吹奏樂器(圖左一)。《太平禦覽》(卷五八一)載:“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曰胡笳。”《樂府詩集》中亦有:“卷蘆為吹笳。”東晉傅玄《笳賦·序》中則有:“葭葉為聲”之句。“笳”字在漢代為“葭”字。《說文》載:“葭,葦之未秀者”,“葦,大葭也。”晉代郭璞說:葭、蘆、葦三字指的是同一種植物。原始的胡笳,曾用於戰爭之中。西漢之時已廣泛流行於塞北和西域一帶。
  隨著社會的發展,曆史上又出現了多種形製的胡笳。首先由蘆葉的管身改為蘆葦杆的管身,外形與維吾爾族雙簧單管氣鳴樂器巴拉曼(又稱皮皮)相似,將蘆管上端壓扁後呈雙簧形,管身與簧片仍為一體,所不同的是管身上沒有開按音孔。嗣後,出現了簧片與管身份開的胡笳,仍然都使用蘆葦管製作,簧片用壞了可隨時更換,而無須更換管身。
  漢代有兩種胡笳。一種是管身和簧分開、蘆葦製(也有木製管身)、管上開有三孔的胡笳(圖142左四),流行於廣闊的蒙古民族地區。另一種是張騫通西域後傳入的木製管身、三孔、蘆為簧的胡笳,流行於廣大的中原漢族地區,這種胡笳南北朝以後,逐漸被七孔篳篥所替代。
  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為管、管身無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較短(圖142右三)。這種哀笳用於鹵簿鼓吹樂,流行於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帶,一直流傳到宋代以後。關於哀笳,唐代許多文人留下了不朽的詩句。王維曾在涼州作過節度使,他在《雙黃鵠歌送別》中寫道:“悲笳嘹淚垂舞衣,賓欲散兮複相依。”杜牧在《邊上聞笳三首》中有:“何處吹笳薄暮天,寒垣高鳥沒狼煙。”
  清代,宮廷提倡“四方樂”,曾從新疆阿勒泰地區抽調蒙古烏梁海部到科爾沁草原,組成蒙古喀喇沁王府樂隊,這就是清朝宮廷的“蒙古笳吹部”。使用的胡笳,《皇朝禮器圖式》載其形製為:“木管三孔,兩端加角,末翹而上,口哆(張口)。”(圖右二),《清史稿》中也有:胡笳木管,三孔,長二尺四寸的記載。這種胡笳,管身下部開有三個等距圓形按音孔,並模仿哀笳形製兩端置角,形如細而長的喇叭,管口上端施角,改雙簧為邊棱吹奏,管口下端接有向上彎曲的角製喇叭口,用以擴大音量。它一直在內蒙古各地王府樂隊中使用。最後取消了兩端的羊角,成為今日的胡笳。木製三孔胡笳,流傳於蒙古族民間,深受普通牧民的喜愛。1985年,有關學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罕達嗄圖蒙古族自治鄉發現了這種胡笳,將其定名為“阿勒泰胡笳”。管身木製,管長58.5厘米、管徑1.8厘米,下部開有三個圓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設簧片。
  演奏時,管身豎置,雙手持管,兩手食指、中指分別按放三個音孔。上端管口貼近下唇,吹氣發音。可發出十二度的五聲音階。多運用喉音吹奏,常用喉音與管音結合同時發出聲音,或用喉音引出管音。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圓潤、深沉。演奏技巧獨特,擅長吹奏蒙古族長調樂曲。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樂隊伴奏,是富有濃鬱民族色彩的吹奏樂器。歌曲簡介:
這篇關於胡笳 介紹簡介|胡笳 簡曆|胡笳 作品,圖片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名人傳記
相關的標簽:胡笳 介紹 簡介 簡曆 作品 圖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