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的由來

Jan05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現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餓?FAO 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五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饑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份報告中估計,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球有4.5億人挨餓。當時世界隻有45億人左右。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 57億,挨餓人口增加到10億。

從19世紀以來,一直存在兩種糧食觀,即盲目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糧食觀。19世紀末20世紀初,悲觀主義思潮占主導地位。到20世紀40年代後,隨著世界糧食形勢的好轉,悲觀主義思潮也逐漸被盲目樂觀情緒所取代。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嚴峻的現實又把盲目樂觀情緒一掃而光。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選定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於1945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的誕生說明人類對糧食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世界各國開始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有了足夠的重視。聯合國糧農組織在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中要求,各國政府在每年10月16日要組織舉辦各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1981年10月16日第一個世界糧食日,世界各國的重視盛況空前。全世界有150個國家舉辦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60多個國家發行了120多種以世界糧食日為主題的紀念郵票,還有33個國家鑄造了60多種紀念幣,數量達2億枚。顯示出世界人民對糧食和農業問題的關心。自1981年第一個世界糧食日以來,我國政府極為重視,農業、糧食、農墾、林業、輕工、水利、衛生、氣象、計劃生育委員會等部門都積極為此項活動做出貢獻。現在,每年的10月16日,都成為喚起人們重視糧食和農業的日子。


作者: 來源: 這篇關於世界糧食日的由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人文常識
相關的標簽:世界 糧食 由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