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人的三個壞習慣,很多人仍沉迷其中不自知!

Feb25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你所最愛的東西最終將會殺死你。

僅僅這一句話就揭示了我們人的本身的命運和局限,除此外,他還提醒我們大家說“人死於習慣”。可見習慣對於一個人的巨大影響和作用。

那麽,現今社會能夠毀掉一個的壞習慣有哪些呢?哲學詩畫在此整理了三個生活中很普通的三個,希望能引起我們的重視,以便今後能夠改掉或用其他好習慣替代進來。

壞習慣日積月累的結果就是——讓一個人本來很好的人廢掉!
 

1,壞習慣之拒絕深度學習思考,零輸出

平日裏,我們看視頻、電視劇、非專業類書籍這些東西,基本不需要動腦筋,但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習慣卻大量地吞噬了你的時間和精力,幾乎占用了你生命的1/3。有些人看了很多管理類、為人處世的道理,但卻沒有自己整理表達、沒有實踐,沒有形成自己的係統認識,那麽久而久之,任何東西在你大腦裏都會形成短暫停留,水過地皮幹的狀態,幾年後,你還是沒有任何進步,你的生命還是沒有任何質的飛躍和提升。因為你沒有深度學習思考、輸出,而這些都是需要動腦子和從實踐中悟出的。隻有動腦子、實踐,這些東西才會變成你自己的,你的思維和反應才會慢慢進化,最終把你接觸和學到的東西變為真知。

有想法,就多表達,或者書寫出來;有計劃,就要執行,再思考矯正;想學習一門新技能,那就要邊學邊輸出可衡量的成果……隻有保持輸出,所聽、所看、所想才能內化成本身的素質,逐漸進化。

所以,這第一個壞習慣我們要最先改掉,樹立與之相對的好習慣。
 

2,三分鍾熱度,無持久性

現代社會,我們所接觸到的很多事物都是碎片式的,尤其是在資訊和媒體方麵,很難自稱體係。由於這種時代特點,使得我們的性格也趨向於三分鍾熱度,無法做到持久和耐力。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有核心價值、有普及意義的事情,都不是能短期取得回報。如果一個人沒能延遲滿足感,總是沉迷一些短期成就感的事,那麽很可能永遠是個新手。一個月學會×××、33天精通×××、6個月達到×××……這些東西都是抓住人急於求成的心理。

一件有價值的事,必須忍受寂寞,要經過時間和實踐的考驗,很多精華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但現實中,很多人做一點點就放棄了。這種放棄的結果就是,你無論進入哪個行業,都隻是新手,而且永遠吃不到最後的果實,那麽這樣不斷重複和放棄,貌似嚐試了很多東西,其實每一件都沒有做精做專,最終人也廢掉了。
 

3,拒絕交流

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如果完全憑借自己摸索,必然是要碰很多壁。交流表達,向前輩學習,打通自己的信息網和人脈圈,能夠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指一指路,提供一些寶貴意見。有時候一步走錯,幾年的時間就沒有了,要回頭可能機會再也沒有了,人也就慢慢沉淪。所以,我們不要養成閉門造車、不與外界交流的惡習,要學會打開自己,擁抱世界。

選擇行業、公司,遇見愛情,成立家庭,事業、愛情、人生……這一係列的重大決策,在我們人生閱曆、能力還沒有成熟的時候,需要指導,需要通過交流去獲取一些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將很可能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你建立的人脈中,也有可能有一個人正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如果你拒絕交流,關閉自我,那就是把自己放置在一個孤島上,與世隔絕,永遠活在自我的小世界裏,這樣不僅不會進步,反而會逐漸退化。因為我們每個人盡管可以比作一座島,一個小宇宙,但是這些島嶼或宇宙並不是孤立,而是相互之間依賴並存的。就如同蝴蝶效應一樣,萬事萬物都彼此關聯,互為製約。所以,一定要定期、有度的與外界交流,否則,時間長了以後,即使回到正常社會,也沒有辦法再適應生存。

畢竟,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多,信息量太大,一不留神就被淘汰了。

看完了這三個極易讓人廢掉的壞習慣,你引起重視了嗎?你決定以後要徹底改正或祛除了嗎?

這篇關於廢掉一個人的三個壞習慣,很多人仍沉迷其中不自知!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5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