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人生每一分鍾都更幸福

Feb20
文/祝卓宏

 

我們的日曆從2017翻向了2018,再也不會回去;當我們曬18歲照片時,深刻感受到,時間如河流,逝者如斯夫。在這樣基本的時間認知概念支配下,無論國家、組織、企業、學校、單位、家庭、個人,都在以時間為軸,謀劃新的一年的目標,製定實施計劃,明確時間表。我們每個人智能手機裏的時間表似乎成了無形的發令者。

 

有時我們是在落實別人的計劃,像木偶一般,被時間控製著,甚至感到自己沒有了自由,沒有了自由意誌,沒有了自由的生活。有時我們又是計劃的製定者,時間在我們手裏就像一個魔術師,可以變化出我們設計的未來。如何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與一年的幸福感息息相關。

 

心理時間是柏格桑提出的概念,他把心理時間稱為主觀時間,即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互相滲透,他認為人越是進入意識深處,空間時間越不適用,隻有心理時間才有意義,在心理深處從來沒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界線。

 

我們高興的時候感到“時光飛逝如電”,難過的時候感到“度日如年”,良辰美景的時候感到“一刻千金”,思念愛人的時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焦慮的時候感到“十萬火急”,努力奮鬥的時刻感到“夜以繼日”我們的情感狀態與心理時間有著量子式的糾纏。

 

同樣,不同的人生階段也與心理時間相關,兒童年少時常常盼著過年,覺得每周很慢,天天盼著周末。但是現在,人到中年,近知天命,感受到時間過得很快,轉瞬之間,一年又過去了。到了老年,也許會感到一生的時間過得更快吧?

 

另外,心理時間與單位時間內接受的信息也有關係。如果一個人閑來無事,就會覺得時間很慢,如果忙於應付各種信息,就會感到時間緊迫。在2018年來到的時候,我們不妨評估一下自己的心理時間是慢了還是快了? 

 

 

時間老人是最為公平的,每人每天分配24小時,可是,我們每個人感受不同,如果用每天的幸福感作為美好生活的評價指標,那麽美好生活會與哪些因素相關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覺察一下。

 

既然幸福感是一種感受,首先與情感有關,情感不一定都是快樂,也可以是寧靜、平靜、安詳,當然,積極情感越多越幸福。但是,生活總會不斷地給於我們消極情感,如果不接納這些,回避消極情感,反而會失去積極情感。因此,首先需要學會接納,接納消極情感,同時,創造並獲得積極情感。

 

而積極情感自然與他人有關,特別是重要他人、親密關係有關,因此,還要建立穩定的、溫暖而積極的人際關係。要像普京2018年新年致辭中表達的“讓信任和相互諒解永遠與我們同在”。更要像孔夫子2500多年前所說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而做到這些,首先需要有反思反觀的習慣。

 

幸福感自然離不開物質財富和社會成就(俗名“名利”), 而“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需要持久專注地投入於某一個領域去奮鬥。專注需要對複雜多變的外界環境及內心複雜的欲望有所覺察,看清楚什麽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也是社會最需要的,順大勢而為。此外,還要保持靈活性,及時調整自己的價值方向。

 

價值如何衡量,價值來自哪裏呢?價值來自於意義感,使命感。我們每個人都清楚,如果把我們的生命放置到150億年進化的宇宙星河之中,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毫無意義。但是,“我心既宇宙”,我們生存的意義在於自由意誌(我心)主觀選擇的結果。

 

世上本沒有意義,意義是製造出來的,在一年之初,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麽?如果不清楚,就要上下而求索,否則,最終會渾渾噩噩,荒度人生。

 

年初之際,覺察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了讓幸福持續下去的要素?當你擁有了這些要素之後,也許就會有更好的計劃管理自己2018年的時間,也會有更好的感受體驗自己2018年的心理時間。

這篇關於如何讓人生每一分鍾都更幸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