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校後,我才明白的道理

Feb20
作者:欣欣然

  《窮爸爸富爸爸》是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作者羅伯特清崎談論了有關財商的話題。

  他說,學校教育不會教你如何去提高財商,當前的教育體係致力於讓年輕人學習專業知識,從而並找到一份好工作。

  從經濟角度來看,正規的學校教育體係缺乏財商教育,所以很多人一生正如窮爸爸生活的樣子那般,辛辛苦苦工作,卻也總是付不完的賬單。

  站在更多的角度,比如社會認知、人際交往等,學校教育缺乏的東西更是數不勝數。

  多年的教育中,我們熟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教科書,卻還是理解不了讀書的意義,解了無數道深奧晦澀的數學題、物理題,卻忘記將思考的方式方法應用到生活當中……

  工作一年來,以下是我覺得最受益的幾個點與你分享。

  一、堅持讓我更加堅強

  沒有離開學校的時候,周遭的人給我傳遞的觀念如同羅伯特清崎那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窮爸爸一樣,堅持好好學習,考上好好的學校,從而去得到好的一份工作。

  我所理解的堅持也僅僅停留在堅持好好學習這一個方麵。

  工作以後,我嚐試過堅持很多事情,寫日記、看書、寫作、健身等等很多,當連續寫了一周的日記、連續看過幾本書、連續吃過兩個周的健康餐以後,生活、心境都開始發生變化,我開始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堅持的意義。

  日記本子上會記錄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會記下來我美好的回憶、工作上的重點,慢慢地,我的生活更加有條理、有規律。

  工作的效率更高,更多的時間留給興趣;

  讀書讓我覺得我的視野更加開闊,很多平常偶有靈感尚不成體係的想法開始在書裏找到共鳴,從不喜歡讀書開始覺得讀書的人生真是賺大了;

  堅持健康的吃讓我覺得皮膚在變得更加細膩,體重也有所減輕,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在變得越來越好,變美的這條路我想繼續走下去,健康餐越吃越上癮。

  當然這些是能看得見的東西,於我而言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更讓我明白了堅持的意義、堅持的力量。

  內心在告訴我,你的每一天都不是渾渾噩噩,都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規劃與安排,能感受到今天比昨天好了一點點,這樣即使遭到別人的質疑,也不會妄自菲薄懷疑自己;

  別人的朋友圈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似乎都與我沒有什麽關係,我隻是更加清楚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走哪條路應該取決於自己的心,而不是世俗;

  從前做什麽事情總是因為“別人說……”

  現在首先想到的我“我需要”。

  有這麽一種感覺,我所堅持的那些東西都好像是我的團隊一般,忠誠而又堅韌,它們為我築起了強大的堡壘,是它們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能量,在支持著我。

  所以讓我有勇氣做自己。

  二、思考是人生的捷徑

  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多思考多總結,的確我們也在這樣做。

  一道數學題,我們可以用著不同的方法來解,但是你知道畢業以後工作、社會給你的那道題比數學題中不可控製的量要多得多。

  如何掙到更多的薪水,如何能夠和身邊的父母朋友相處,如何讓生活的質量額更高,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不會遇到類似問題,老師更沒有針對性地教導過我們如何去處理,然而這些卻是與我們生活聯係最大的問題。

  回憶起離開學校來被我搞砸的問題,所有的致命問題無不在於缺乏思考。

  如果在麵試中我能將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思考清楚,而不是將一閃而過的想法脫口而出,那麽也許得到的是一個更好的offer;

  上個月的評比中我隻因為多考慮了一步,就在月末考核中拿到了一等獎。

  思考與思考,結果千差萬別。

  思考常規工作的時候,工作經驗開始更多更豐富更順利;

  思考與人如何更加有效溝通時,我自己也不再是那麽擰巴放不開,也開始顯得落落大方。

  離開學校後,我們不會再有需要思考多種方法來完成的數學題,也不會有人讓你總結如何在下次模擬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然而事實上,生活中的問題處處需要你的智慧。

  讓自己走向更好的路也許有很多條,但是其中稱不上捷徑的捷徑一定是多思考。

  如果一個人不思考,那麽同一台冰冷的機器也沒了區別。

  三、讀書收獲幹貨、獲得情感體驗

  似乎這個世界永遠有人在提倡讀書,永遠有人讀不進書,讀書究竟能帶來什麽東西,隻有讀書的人才能有所領悟。

  終其一生,每個人都會麵臨著種種的選擇,我們沒有辦法去嚐試每一條路。

  但是讀一本書卻可以感受一種心路曆程,體驗一種人生。

  生活的圈子也許不大,但讀書帶給你生活圈卻是無窮盡的。

  教育、經濟、攝影、文學等等你所有想了解,在書中都可以得到。

  書的世界就像是一個伸著雙手懷抱宇宙的巨人,正如有句話說“隻要付出一個漢堡的錢,便可以得到一個作者在那段歲月所有的心思與時間”。

  在《自控力》這本書中,我收獲到的是滿滿的幹貨。

  麵對各種美食的誘惑,麵對突如其來的心情抑鬱,我會學著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從而讓自己更加“堅強”地麵對。我知道了“十分鍾法則”,我還學會了意誌力訓練。

  在《解憂雜貨鋪》這本書中,一個個有關選擇的故事讓我明白身為情感動物,無論哪一種選擇,我們永遠最需要的都是有關支持。

  支持則源於愛,有了支持,我們才有前進的動力。珍惜愛自己的人有多重要。

  在《烏合之眾》中,我明白了為什麽有時候看似熱鬧盛大的聚會不僅不會輕鬆,反倒壓力重重,我開始相信孤獨也會是一種減壓方式。

  我開始學著讓自己不去依賴群體,開始學會忍受孤獨,學會獨處,我開始相信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考。

  在一本本書中,我開始感受到讀書的力量,讀書讓我收獲更多的情感體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讓我感受到文字的奇妙,讓我愛上寫作,讓我覺得閑暇時光去閱讀一本書是那麽的充實美好。

  四、慎言是處理同事關係的不二法門

  每個人都需要交談,交談能夠釋放壓力、促進感情、讓生活更加輕鬆。

  但是選擇交談的對象、傾訴的對象卻需要謹慎行之。

  到了社會更加明白一個道理,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大多是走過很多彎路才會明白的。

  剛剛工作的一個月裏,無意間跟不在一個部門的學姐表達過對一個合作夥伴的不滿,後來陸陸續續的一個星期裏,我開始受到合作夥伴的旁敲側擊,暗示我她已經知道了我對外人的說辭。

  傻逼的我最開始一定想不到結局會是這個樣子。

  一個單位的圈子就隻有那麽大,流言就像夏季的風一樣,總會刮到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每個人的心理界限不同,你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也許會讓人覺得你出賣了他。

  更愚蠢的方式便是上述我自身的案例,把對同事的不滿說給同事聽。

  即便你是出於信任,跟同事說了一句不可公之於眾的話,那麽對於你所傾訴的那個人來說,她也多了一份幫你保守秘密的責任。

  於你於聽者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學會喜怒不形於色、謹慎言之,能夠讓心胸變得更加開闊明朗,不再斤斤計較一些誰是誰非;

  守住口德一定程度上也會免於讓自己陷入被議論的對象,謹慎言之更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

  所以,同事之間的聊天應該僅限於日常交談則是明智的選擇,樹洞的事兒還是應該尋找合適的人、合適的方式。

  寫在後麵:

  和正規的學校不同,社會這所大學校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老師;

  沒有人逼迫你會背多少課文,沒有試卷會告訴你這次考試你能得到多少分,但是它的排名更加有競爭力、更加殘酷。

  每每麵臨生活中的無奈與無助的時候,日記裏寫下所有各種情緒,最後總會以耐克的那句經典的廣告語“JUST DO IT”來擺渡所有的情愫。

  去做吧,正規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社會學校會教你,社會這所學校同樣也需要在學校裏裏那份堅忍不拔的決心與毅力。 這篇關於離開學校後,我才明白的道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