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執著,不求完美

Feb20

  在佛教裏,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生活裏遇到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按照我的理解,出離就是對世界或人間,持有一種超脫,隻要悟得一種人生的態度,其它形式的東西並不關緊要。    出離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和你的生活緊密相連,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麽你就從這裏出離了。所以,在那些看起來瑣細、繁縟的生活裏,都自有佛道在,隻要你有一顆向佛的心,都可以達到出離,都可以靠近或達到佛徒所向往的境界。    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但要達到上麵所說的境界,你就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出離所有心靈的痼疾和雜念,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這裏所說的所有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抽象的東西。而且,看你是否徹底出離,心靈的出離最為重要,出離由外部轉而內部,最後由心獲得悟道,這是出離的關鍵所在。    因此,在人生裏,你有多少內心的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如果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永遠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來煩擾你的凡心。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問一下自己,為什麽會生氣,是否會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相反的東西。其實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你的一切痛苦和煩惱,不過是因為過於執著。    過於執著的人,往往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是,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即使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不一定能達到。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隻要把你的心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看起來很完美。    也許你看過這樣一個童話:一個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圓,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於是到處尋找自己的碎片。由於它是不完整的,因此滾動得非常慢,從而領略了沿途美麗的鮮花,和蟲子們聊天,也充分地感受陽光的溫暖。它找了許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它原來的那一塊,於是它執著地找尋。直到有一天,它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碎片。然而,作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它滾動得太快了,錯過了花開時節,忽略了蟲子的親昵。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它毅然舍棄了曆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又恢複了原貌。    有一種完美很平庸,有一種殘缺也很美麗。曾幾何時,不知有多少藝術家絞盡腦汁想為失去雙臂的維納斯重塑雙臂,最後都遺憾地發現一切努力隻是徒勞,完整無缺的維納斯,反而失去了震撼靈魂的美。維納斯的轟動效應不在於沒有缺陷,而是使缺陷成為完美的階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美麗的想象,都為她準備一雙美麗的手。    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月亮不可能永遠滿盈,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斷臂的維納斯。於是,我確信殘缺就是真實的人生,所以,我不再苛求完美的生活,不再向往理想的世界。正如羅蘭說的:凡事不妨保留一點缺陷,缺陷就正是希望的所由生。有缺陷,才會產生想要把缺陷補足的欲望,才可能激發創造力、恒心及動力。物滿則溢,物極必反,乃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很多人把沒有缺憾,當成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實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也往往成為人生煩憂的根源,也是悲劇產生的所在。    生活是無法要求完美的,而不完美或者欠缺才是真實的人生。你之所以看到的世界總是不完美,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裏出離,從內心出離,你就會變得自由而強大;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麽你就會可能跟隨佛的引導,到達雲蒸霞蔚、俯視人間的蓮花台。    請記得這句話:如果我們沒有陰影,就不是完整的人;如果我們沒有執著,人生才能真正到達天高雲淡的境界。 這篇關於人生:不必執著,不求完美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