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牛

Feb20
   小時候聽大人們說過這麽一個故事:據說,原來世間無人也無牛,人和牛都是天上的一種神,全住在天宮裏,隻是人特聰明,便得到上帝的偏愛,誰知越溺愛越不成材,犯了天規,不得不受懲罰謫降人間。上帝見他在慌棘的土地上泥一把土一把,頂著暴日頂著狂雨地辛勤地勞作,於心不忍,便命牛也下凡,幫助人與土地作鬥爭。臨行前,上帝親口吩咐:莊稼成熟,各取一半。不料這個人寵而驕,待秋收以後,又耍了一個小聰明,他把打下的糧食聚成一堆,又把割去的穗兒穀草壘在一塊,然後對牛說:“牛啊,你出的力氣大,我出的力氣小,給你大堆,我就要這小堆的吧。”牛笑了笑,沒有和他爭論……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不可能真有這麽回事,而且這個“人”,我們也不能列為同類。可是我總覺得:他不時地在我的眼前晃來晃去,並沒有鑽到另外一個世界裏去,也沒有被人民扔到曆史的垃圾堆中,他還頑固地寄存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裏。不是麽,那些好逸惡勞、自私自利、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人,利用職權為子女、為親友謀私利開後門的人;那些講排場頻頻、擺闊氣,慷國家之慨,揮霍無度的人,無時不在。不僅今天還在,明天也不會絕跡。     不論遠古還是近代,也不論是昨天還是今天,人民對這種“人”格是痛斥的、唾棄的。唐朝劉義存有一首詩,題曰《代牛言》詩雲:“渴飲穎水流,餓踹吳門月,黃金如可神,我力終不竭。”給誰種黃金,劉義沒說,但可以想像,他不是為了自己,因為他是願做牛的,而牛並不是為自己的。隻有穎水流、吳門月,吾願足矣。     那麽對於牛呢,魯迅先生在他的《自嘲》中,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千古絕唱讚美於牛,足以說明牛為之為功亦大矣。     牛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牛任勞任怨,,勞累一生,吃的是草,給於人類的卻是很多很多。     記得宋時範仲淹登嶽陽樓,望天低吳楚,大江東去,慷慨而言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的風格是高尚的,而這種高尚的風格也正是牛的風格、牛的品質、牛的精神。  我想,倘若我們大家都有牛的品格,俯首孺子而不呈強,穏步向前,足部踏空,那麽是一個很好的很優秀的人的。     我還想,在當前改革開放的今天,尚若全社會都具有牛的精神,埋頭苦幹,多給少取,社會主義事業何患不日進千裏,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何患不燦爛一新。
  這篇關於有感於牛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