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辜負這一段“間隔人生”

Feb20
作者:達達令
  
  夜裏看電影,有個觀點特別深刻。
  
  “從我們離開父母的那一刻起,到我們自己成為父母,中間這一段是唯一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時光。隻有這個階段,你的生活是完全屬於你自己的。
  
  以前我很想找一個詞語形容這個階段,這一刻我想到了,叫做「間隔人生」。這有點類似於間隔年的意思,但是它代表的時間段跟狀態要更模糊一些。
  
  在這個間隔人生裏的你,如同一次漫長的流浪。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每一年,或許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可是又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受程度跟理解程度不同,它的走向跟豐富狀態又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的間隔人生不一樣。有些人是一兩年,有些人是長達十多年,甚至是後半輩子(對於丁克一族來說)。
  
  這個時間長度我覺得沒有比較的意義可言,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此生你至少應該擁有過它。
  
  所謂間隔人生,所謂離開父母,我的理解定義裏應該是從經濟上開始獨立,繼而從生活上開始獨立,離開我們原來的那個大家。
  
  其實我們不必擔心自己精神上能否獨立,在我的經驗裏,但凡能夠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人,無論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精神上就已經開始成長起來了。
  
  我以前曾經很羨慕一類人。就是那種從小到大被父母嗬護在掌心裏,順利的從大學畢業,繼而戀愛結婚,組建家庭,中間沒有任何隔斷的時間。
  
  我一度以為這樣的人很幸福,從自己原生家庭的大家,過渡到另外一個自己的小家。不需要流浪,這就是一種幸福。
  
  可是我很快就從這種羨慕中清醒過來了。這種情形並不在於說看似順利的人生很無聊,而是在於另外一個真相,那就是你從未真正的擁有過獨立的自我呀。
  
  所謂獨立的自我,在我所能夠表達的狀態裏,應該是你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這片空間是隱私而嚴肅的。你在這裏冥想思考,也可以在這裏釋放情緒。你甚至可以什麽都不需要做,隻需要靜靜的待著。
  
  我總覺得在現代的社會裏,人是需要應該有這麽一片所謂的淨土的。哪怕這個天地很小,可是它會讓一個焦慮的人得到適當的排毒,讓內心的那一份躁動得到定期的撫慰。
  
  獨立自我的另一種狀態,可以是你在做很多決定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其他外在的因素。
  
  我的一個朋友在買人生第一輛車的時候考慮SUV。後來有朋友提醒他,你還沒結婚,這是一下子就過渡到為一家老小操心度假籌備的階段了嘛?
  
  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立刻去換了一輛個性十足的Mini。
  
  我的一個女生朋友有個兩歲的寶寶。有一天夜裏她跟我抱怨:你知道嗎?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好像從來沒有給自己買過一件衣服。
  
  我安慰:嗯,我陪你去逛逛街,陪你買些喜歡的。
  
  周末她很高興地跟我出來跟我約會,可是一整個下午,她都在商場的母嬰產品專區轉悠,遇上打折的東西更是興奮不已。
  
  她隨口跟我一說,呀,不好意思,我習慣了呢。
  
  嗯,我知道她習慣了,我也知道她再也回不去了。
  
  那天夜裏回家,我花了一晚上的時間,羅列了一個“在我當媽之前我想完成的願望清單”。
  
  我是個後知後覺的人,我是到了現在才意識到這份間隔人生的珍貴跟難得。我不一定能完成這份清單裏的全部,可是我會盡力。
  
  這些願望清單是有時段性限製的。
  
  這個清單,是在有一天你自己成為父母以後,即使再去同一個城市旅行,那種體驗程度也不一樣的。
  
  這個清單,是在你走入了柴米油鹽的生活之後,某一天即使有心想起來,恐怕也沒有精力再去幻想了的遺憾。
  
  記得看《奇葩說》的時候,黃執中說了一個觀點。他說人總是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做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可以在自己老去之後說一輩子的。
  
  他自己曾經為了打魔獸通關,練習了很多個日日夜夜的技能。這是他在後來的日子裏想起來還會升起激動的那一個切入口。
  
  曾經我以為年少之所以讓人留戀,是因為你自己當時正年少,不需要承受社會壓力。可是後來我才醒悟過來,你大可以在每一個階段去完成一些事宜,這樣等你在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時候,你不至於覺得慌張、滯留、躲避甚至不適應。
  
  當你發現這一段的人生還沒怎麽過好,就要被迫進入下一階段了。這種被動感的襲來是很恐懼的。
  
  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麽人會懼怕老去,會畏懼責任,會害怕時間蹉跎,覺得自己日複一日的生活麻木不堪。
  
  直到後來我有一種反思,那就是大部分的我們都會在當下的年紀裏,思考在大眾人眼裏“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從自己這一個個體本我的人生角度思考:我此刻人生階段的心理成熟度賦予我的思考,足以讓我在這個階段可以完成怎樣的使命呢?
  
  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個理性而成熟的成年人,一方麵要知悉自己此生大概想走的人生方向,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步步邁進,而不輕易被他人幹擾動搖。
  
  另一方麵,才是去為自己在乎的身邊人,包括家人以及愛人,而完善自己的那份責任。你要清楚,最重要的是自我的生活,這才是核心的根本。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間隔人生。
  
  我曾經想過,作為一個普通的平凡人,處於這世間的意義所在是什麽。後來我的腦海裏有個越發清晰的畫麵:當我成為一個老太婆的時候,我坐在搖椅上沐浴著夕陽,聽著我年少時候最愛聽的老歌。
  
  我在自己滿滿一箱的手寫日記中抽出其中一本,讓孫子幫我念來其中一段。
  
  我覺得,那一刻的我應該是圓滿而幸福的。
  
  因為曾經有過,並且我記錄過。這兩者的結合,應該足以讓一個普通人的生命,瞬間有了那麽一丁點值得鐫刻跟銘記的動人閃光吧。
  
  我不會誇大這個間隔人生階段的高貴,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選擇不一樣。但是如果你不曾經曆過,那麽就如同我們整個的人生拚圖缺失了那麽一小塊。
  
  這一小塊看起來微不足道。比起我們年少時候,著急長大是最重要的大事。比起後半生成為家庭的頂梁柱,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陀螺人生。這中間的一小段,顯得是極其微小的。
  
  可是從另外一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這麽一段看似無足輕重的間隔人生階段,會讓我們從被習慣了被嗬護,過渡到需要照顧別人的斷層裏,得以有一個緩衝的坡度。
  
  我把它稱之為沉默而不自知的喘息。
  
  就是這一段緩衝時光,它所營造出來的內在力量,它所沉澱下來的精華,它所帶給你的領悟跟接受,都會成為你來到人世間所收獲的寶貴財富。
  
  當你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畏懼脫離父母的關懷,你不會再害怕走入紅塵滾滾。你更不會再自我懷疑,如果我沒有馬上組建自己的小家,擁有另一半,我是不是那一個被拋棄的角色?
  
  你知道這是你的必經階段。就是這一個必然,讓你的生命厚度帶來千百種更大的驚喜跟不可思議。你可以選擇渾渾噩噩的度過它,也可以想辦法在其中留下些值得銘記的片刻。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拋棄它。就讓它走入你的生命裏。讓它把你磨練成一個獨立而清醒的個體。
  
  後來的日子裏你會明白,所謂幸福感的來源,是在於你可以依附的一些值得依附的人,你也可以同樣給別人以溫暖。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依附他人而獲得自我衍生的力量。
  
  嗯,這是間隔人生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了。 這篇關於別辜負這一段“間隔人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