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沒野心,但不能沒追求

Feb20
人可以沒野心,但不能沒追求

  文:木森

  最近流行這樣一句話:“有一種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所受的苦難”。這裏可以理解成客觀上的懷才不遇,也可以解讀為主觀上的才疏學淺。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你每天兢兢業業工作,不辭勞苦加班,希望得到老板賞識,升職加薪,但現實可能是你這樣腳踏實地的付出並未如你所願,輸給了剛來三個月的隔壁小李。

  你心懷鴻鵠之誌,對一半理想一半現實的“妥協人生”勢在必得,但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苦吃了不少,但野心慢慢淡化成了同類中的一聲歎息。

  野心本是一個中性詞,但在現代社會中,被推崇成至高無上的人生準繩,成了成功的左膀右臂。你說一個人沒野心,大凡等同於這個人不思進取、苟且偷生、毫無建樹。

  努力已經不足以佐證一個人的不平凡,因為當今社會上,努力的人太多了。環視四周,每個人都恨不得把一天活成48個小時,用焚膏繼晷的方式去燃燒生命,有人為彌補逝去的青春遺憾,有人為提前滿足一些欲望而透支生命。但盡管生命的引擎轟鳴不息,如同大街上擁擠的車流,每個人都在搖旗呐喊,你的努力弱小而無力,還來不及發聲就被淹沒在滾滾洪流中去了。

  現在,努力成了時代的標配,一個人在賣弄他的努力,未免顯得矯情而令人不屑。

  而野心,恰恰是取代努力的最佳時代標簽。野心,代表了一種在努力之上的上帝旨意。假若努力是澆在路上的汗水,那麽野心就是星辰大海。

  關於野心,百度上一位網友是這樣描述的:

  你麵前是一棟一百層高的大樓,你是一隻螞蟻。如果你說:“我要爬上第二層”,這是有上進心;如果你說:“我要爬上第十層”,這是有理想;如果你說:“老子就是要上到樓頂”,這就叫做野心。

  無可厚非,野心具有一種引人向上的正能量,一些不可思議的夢想超越,其實也離不開野心的驅動。如果馬斯克沒有野心,SpaceX是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成功發射火箭,完成星際移民計劃的第一步。如果馬雲沒有野心,阿裏巴巴是不可能成為史上最大的IPO公司的。如果華為沒有野心,也就不可能代表民族企業走向世界,讓蘋果公司顫抖。可以這麽說,但凡是那些擁有不可思議成就的人,大多數都胸懷一顆滾燙的野心。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要有野心?或者說,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擁有一顆“野心”?

  野心跟人的性格有關。

  有些人天生好靜,淡泊明誌,內斂儒雅,不屑於追名逐利,蠅營狗苟,顯然,他們用自己的修為撲滅了那顆野心,向往一種“望庭前花開花落,看天上雲卷雲舒”的愜意生活。野心這東西,在他們的精神國度,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就像周國平這樣形容自己: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人士。我自小比較自卑,沒有出人頭地的野心,今天所獲得的這些外在的東西,所謂名聲之類,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如果這算是成功,那麽,我能得到它們,也許正是因為我沒有把它們太當一回事,至少沒有當作自己的目標。”

  野心跟一個人能駕馭的資源有關。

  不能說出生卑微的窮人就不配爭取優越的人生,也不能說擁有良好條件的富二代就一定不思進取。但正如“貧窮原罪”觀點闡述的那樣,人一出生就被劃分成三五九等,在這個時間拚命枯竭的時代,窮人一直很努力去突破原生階層,但富人們也沒閑著。窮人們的悲哀在於,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更拚命。而這個充滿追逐的生命賽道上,並不是你努力去跑了就一定有好結果,赤腳的總比不上開車的。

  在《我在底層的生活》一書中,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在1998年,為了體驗底層美國人民的生活,選擇了六個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為了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作者隱藏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去體驗底薪階層是如何掙紮求生的。最後她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僅僅靠努力,窮人是很難改變命運的。

  當窮人的思維都被今天的一張床和一頓飯的憂慮所占滿時,根本無法思考長遠。雖然他們也極度渴望改變,但是太難了,猶如看不到邊際的遠方。對於生活在底層的窮人來說,改變命運就像個笑話一樣可笑。窮人也會努力也會堅持,但是手中卻沒有足以讓他們改變和攀登的資本和人脈。就像你對著一個快要渴死的人說,堅持一下,前麵就是綠洲了。可是你要知道他已經快要渴死了,他要的不是望梅止渴的目標,而是眼前的一口水,因為隻有一口水能讓他活下來,其它的他無暇顧及。

  大多數窮人的“野心”,也許就是今晚能睡好一點,能吃飽一點。如果能有一份力所能及的持久性的工作,那簡直要感謝上帝的仁慈眷顧。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能夠真正做到了解自己,是世上第一難事。然而,很少有人會停下來問問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成為一個有野心的人?

  除了性格和物質層麵的支撐,要成全一個人的“野心”往往也需要具備浩瀚的胸懷、堅韌的意誌、超強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天賦,注定要比常人忍受更多、付出更多。在所有這些都不具備的前提下,強迫用“野心”武裝自己,強行扭轉命運之舵,往往顯得滑稽可笑。與其說是心有不甘的焦急跺腳,這更像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掙紮。但即使明知是不切實際的臆想,很多人還是很熱衷這種“身殘誌堅”的悲壯,用止不住血的失敗去成全自己的壯誌未酬。

  很多時候,“野心”是不自量力的狂妄。

  當然,沒有野心,也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耽於安逸、不思進取,而是希望以一種更從容、更舒緩的節奏,來靠近自己平實的夢想。正如我之前說過的,從來沒有人實現過不打折扣的理想,這種腳踏實地的努力,我們叫做追求。

  人可以沒有野心,但不能沒有追求。這種追求,更容易靠近一個人力所能及的幸福,而不是虛無縹緲的野心。

  H君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認識的同事,初中學曆,負責工廠生產線機械的維修。後來辭職了,他跟我說想開個汽車維修店。他那時候月工資4000不到,農村小夥,家境一般。而據我了解,開個汽修店,至少也要三十多萬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他懂機械維修,但對汽車一竅不通。這樣的前提,讓我對他的這個決定心生不屑。

  後來見他,已經是五年後的事了。H君完全變了一個人,穿著休閑但得體的名牌T恤,開著寶馬X6,臉上除了吃苦留下的歲月痕跡,更多的是那種人生得意的從容自信。他告訴我,自己當年花了一年攢下來的積蓄去係統的學習了汽車維修的知識和技能,後來把父親山林種的樹賣了,向親戚借了些錢,勉強把店開起來了。當中吃了不少常人難以理解的苦,比如夏天貼著四十多度的地麵鑽進車底、手指被壓斷了半截等。但他有著簡單淳樸的追求,那就是,在城市立足,讓家人過上體麵的生活。

  從無牌經營的郊區小店,到如今大城市的五家分店,H君通過力所能及的努力,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他說,他現在活得很踏實,事情都交給幾個堂弟去打理了,自己有時間去讀一些書,陪家人去遊玩,過著優哉遊哉的生活。

  像H君這樣默默努力默默追求的人,身邊不在少數。他們不甘現狀,但沒有滿身戾氣的去埋怨社會、嫉妒別人,也沒有自命不凡的做些不著邊際的努力去扭轉命運。他們,隻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按照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靠近那個堅定而不虛妄的夢想。

  平凡如你我,不必羞於承認自己沒有“野心”,但不能放棄實實在在的追求。別把沒有“野心”簡單的誤判成碌碌無為而妄自菲薄,認清自己,內心篤定,不遠處肯定有個值得去追求的平凡。 這篇關於人可以沒野心,但不能沒追求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