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疲憊,從來與忙碌無關

Feb20
我們經常會聽到“太忙了,我好累”,但那些真正忙碌的人,卻從來不叫苦不喊累。忙不是疲憊的根源,不知道為什麽做一件事,沒有意義的生活才讓人疲於應對。

  (一)

  “忙著呢!”“忙瘋了”如果你問別人最近怎麽樣,多半會聽到這樣的答案。但是這裏的忙其實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忙”,一種是“假忙”。

  你能注意到,前者的確每天馬不停蹄地為一個目標忙碌,比如為一個項目通宵完善方案、奔波於各個投資方、合作方之中,幾乎沒有喘息和休息的時間,這種忙碌非但沒有破壞他們的創造力,反而令人歡欣鼓舞精力十足。

  後者呢,那個告訴你自己有多忙的人,他們可能既沒有在近40度的高溫下作業,也沒有通宵達旦在icu值班,他們的生活既不耗費體力也不動用太多腦力,充斥的更多是各種無意義、無目的的瑣事,他們感受到的其實不是“忙碌”而是“疲憊”。

  忙跟疲憊是不能劃等號的。

  你覺得精疲力盡,疲於奔命,不是因為忙,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或者眼下的生活非你所願。

  最近我就處於忙碌但很精神的狀態。前段時間,我白天要趕企業內刊,在辦公室連喝水上廁所都會忘記,晚上還要複習4門課程準備開學考試,睡前還要搞定第二天微信公眾號的發布內容,再拿出一個小時讀經,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這對於一向嗜睡的我是不可想象的,”你怎麽能每天都這麽有精氣神?”早上8點的辦公室,同事這樣問我。因為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想做並且喜歡做的,日子因此充實又快樂。

  (二)

  之前有一個新聞,一位美國男性在20多歲時就做了一個決定:要在30歲之前攢夠一輩子需要的錢,然後不再為了生存而工作。然後他真的這樣做了。PeterAdeney今年41歲,卻已經過了11年的退休生活。

  是不是很令人羨慕?覺得生活就應該是他這個樣子?輕鬆、自在、悠閑?

  實際上,PeterAdeney的退休生活並不輕鬆,可能比他上班時更忙碌。PeterAdeney一家人每3個月在全球範圍內旅行一次,還要運動、做手工、種植花草、房屋裝修、寫博客,培養各種各樣的愛好。他還開辦了一個叫做MMM(Mr.MoneyMustache)的網站,宣傳自己的生活方式。

  更別提,為了30歲退休,PeterAdeney30歲以前的首要任務是存夠錢。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割草,半英畝能獲得5美元。長大後他作為軟件工程師工作,寫代碼賺錢。對Peter來說,退休前的忙碌是為了擁有更多選擇權,退休後的忙碌是為了享受“自我控製的忙碌”的樂趣。

  “我還在工作(work),隻是不再擁有賴以謀生的職業(job)。”他說,退休不意味著每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不意味著不再有任何收入,而是換了一種忙碌的方式而已。

  所以啊,你的疲憊,從來與忙碌無關。如果你不能以一種熱情、主動和有意義的方式對待生活,即使你什麽都不做,依然會覺得疲憊。

  (三)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個人都蒙著頭地往前跑,忙碌和疲憊這兩種生活狀態也越來越難以區分。如果你仔細辨別,你會發現,無論忙碌與否,你都可能感到疲憊。

  醫學心理學專家提醒到,疲憊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突出的症狀有乏力、嗜睡,對工作、學習甚至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或感到厭倦。進一步來說,就是我們沒有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心靈,讓它產生被動應付的疲憊感。

  1、沒有解決why的問題,即沒有目標,不知道做一件事的目的和意義。這時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自我消耗。做的越多,越累,越空虛,越疲憊。我們必須問問自己“這件事是為了什麽”。就像小時候看著父輩在土地裏勞作一天,回來還有一堆事要處理,累不累,忙不忙?當然。但是,他並不覺得疲憊。為什麽?他做的這些就是為了豐收,為了生存,為了一個家庭更好的生活。這個“why”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幫助我們渡過很多難關,忍受很多不如意,變得更加篤定和願意付出。

  2、沒有解決me的問題,即沒有照顧到自己的需求,雖然有目標,但是是以一種不人道的方式。人的大腦是好逸惡勞的,超過它的承受閥值或者恢複能力時,就會適得其反。比如一個工作經常性加班、熬夜、聲色犬馬,以身體耗費為代價,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到心理狀態。如果可能,讓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對自己好一點,你麵對不被期待的生活的能力就更強一點。

  3、沒有解決no的問題,即充斥大量跟目標無關的瑣事,不懂得拒絕。任務的多樣性有時能帶來趣味性,有時則帶來不必要的負荷。尤其跟目標無關的瑣事太多,會讓人產生煩躁、焦慮,當我們不懂得過濾,就相當於一個垃圾場。

  有時,我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看似專注於一件事上,可能隻是為了抵禦內心的空虛和不安,或者隨波逐流將時間傾注於此。實際上,當我們認真記錄或梳理下自己時時刻刻的行動和思緒,會發現我們隻是看上去很努力,時間卻花費在諸如聊天、發呆、心理建設、刷網頁等等無謂的事情上了。“壓死駱駝的可能隻是一根稻草”,學會斷舍離,把精力和時間忙碌在更有價值和緊要的事情上。

  4、還有一種,就是無所事事同樣讓人疲憊。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全神貫注於一件事上時,時間過得特別快,反而很閑的時候覺得很難熬,甚至身心俱疲。為什麽會那麽累?其實,問題就出在“無所事事”上了。我想起2年前剛回南陽時,曾有過一段無所事事的日子,我空守著大片大片的時間,卻無從下手。我不僅不覺得高興,反而感到死氣沉沉、度日如年。我不忙,但是我很累,那是一種對生活失去熱情和希望的疲憊感。

  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根說過:人生作為一種活動本身,就是創造意義的活動。建構意義感這件事不僅是我們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於生命活動的全部。所以,當我們體會不到自己的價值,得不到存在感,隻是無所事事時,就會感到沮喪和灰心,以及隱秘的挫敗感。

  有時覺得“人就是天生勞碌命”,多多少少,我們總得找點事兒做。我們需要選擇的是,充實、熱情和帶有興奮感的忙碌,而不是空虛、疲憊和情緒低落的無所事事。

  (四)

  我們經常會聽到“太忙了,我好累”,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那些真正忙碌的人,卻從來不叫苦不喊累。

  比如你身邊那個創業的小夥伴,她可能忙的很久沒有聚會逛街了;

  比如你經常見不到麵的領導老板,他可能忙的已經幾個月沒有回過家跟妻兒溫存;

  比如你事務繁忙的某個同學,他/她可能忙的都幾天沒有跟你打過照麵了……

  他們就像平凡世界裏身披盔甲的戰士,為了某個目標,拚勁全力突圍而出,感受到的卻是自我壓榨後的極致愉悅。

  他們的忙碌不是漫無目的,不是搪塞和對生活的敷衍,而是帶著巨大的能量和某種宿命般的創造快感,以及一種精致的秩序和生命力。

  回頭看看,你做的事對你而言重要嗎?真正有意義的忙碌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下的有序安排,至少是某種目標驅動下的自我實現,而不是歇斯底裏般的虛假狂歡。如果忙碌讓你疲憊,一定是你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垃圾”,人生苦短,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值得的人事物上,讓生命豐盈而充實。 這篇關於你的疲憊,從來與忙碌無關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