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眼未來,也要活在當下

Feb19

  【一】
  
  周末和Emily去書店,書店的二層好像正在舉行一個講座,我好奇,非要拉著Emily去看看。
  
  說是講座,倒不如說是一個分享會更加恰當,主題叫作“活在當下,旅行在當下”,分享者是一個25歲左右的女生,講著她是如何在國內外窮遊,還拍了許多漂亮的照片。這個女生的口才很好,她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把錢存在銀行裏,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
  
  我不愛旅行,怕折騰,也怕陽光和風沙大的地方,再加上有哮喘的毛病,哪怕真出去也要選一個不冷不熱、酒店舒適的地方。在娛樂方麵,我能想到好多好玩的事情,但是旅行絕對不是其中一個。
  
  即使是這樣懶惰的我,聽到這番宣講還是會考慮——是不是真的應該出去玩玩?我問Emily怎麽看,有沒有覺得內心的小宇宙被點燃了,恨不得立刻就訂機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誰知道,Emily冷哼一聲:“你就聽這人胡說八道吧。”
  
  “人家怎麽胡說八道啦?”我的醉意尚未退去,“你快請假,我們下周就出去玩。”
  
  “稿子寫好沒有?書看完沒有?”Emily敲了一下我的腦袋,“年輕人要是都像她這樣活在當下,我保證,過不了三年就得後悔。”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直麵現實的勇氣啊。”我聳聳肩,“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受傷以後第二天就會康複。對於一些人來說,旅行可能是唯一能讓自己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
  
  “現在開心有什麽用?以後租不起房子的時候,就等著哭吧。”
  
  我吃太飽,困得不行,實在爭不動,對Emily翻了一個白眼,就去書台處結賬了。
  
  【二】
  
  和Emily討論完這個問題以後,我發現豆瓣上一個旅行小組裏突然冒出一個帖子。作者出生於1980年前,是一個資深的旅行愛好者,從畢業到現在,已經去過很多地方,也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遇到很多有趣的人。
  
  在32歲生日的那天,她突然發現,在生活中除了幾個文件夾的照片,還有一遝明信片之外,幾乎沒有剩下什麽東西。雖然有一些網友在評論裏安慰她,但是大部分人都在嘲笑她,說什麽“得了便宜還賣乖”“旅行這些寶貴的精神經驗,根本不是金錢可以計量的”諸如此類的話。
  
  在很多的討論中,大家把物質和精神對立起來,甚至認為精神優於物質,而我則更願意把它們看成是一個整體。好友曾經向我科普過一個知識,就是貧窮更容易導致人變笨,然後逐步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而本來物質條件比較好的人,恰恰由於時間自由,不必日日思考如何生存下去,反而擁有更多時間去學習,獲得更多提升個人的機會。
  
  這位後悔當初旅行太多的作者,不知道是不是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中。年輕的時候,住在隔斷間裏,和朋友喝掉一瓶啤酒就能高興很久,所以辭職去旅行是一件相當瀟灑的事情,也會成為“活在當下”的榜樣;隻是,年紀大了,身體機能在急速下降,稍微吃點苦就腰酸背疼;除了自己生活之外,也要考慮起怎麽照顧父母養老的問題。
  
  實際上,無論是放棄工作去旅行,還是決定要為人類自由而奮鬥,這些折騰實際上對自己、對社會都有比較正麵的意義。甚至說,你的夢想就是環遊世界,當個小清新到處拍拍照,也沒什麽不可以。
  
  隻是,無論如何,都不要太耽誤賺錢、念書,這兩樣都是自由生活的基石。當夢想的機會降臨之時,它們得能幫你更好地抓住、實現夢想,否則其他人打算出門度假的時候,你卻隻能深陷於現實雜務。要從這個困境中解脫出來,唯一的方法是完善自己的技能包。
  
  有技能包,有錢有自由;沒有技能包,看遍天下風景也難有好生活。

這篇關於要放眼未來,也要活在當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