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與壞人

Feb19

  人類自私有製產生以來,似乎就出現了兩種人:好人與壞人。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一直沒有停止過,就像自然界有陰就有陽。所有的文學傳世之作所表現的也是兩種人:好人與壞人的故事。

  古典名著《西遊記》賦予孫悟空一雙火眼金睛,我琢磨著,確實耐人尋味的。西行路上,在光天化日之下,舉目望去,男女老少的來來往往,凡人的眼睛如何從中識得妖精。然老孫就不同,雙眼一瞄,妖魔鬼怪即使變化多端,穿戴人模人樣,也逃不出大聖的雙目。在人世間,好人與壞人臉上沒寫字,衣服上沒有貼標簽,誰是誰呀。難怪警察破案很難呢,難怪破案的影視劇很吸引眼球呢。

  千百年來求生存的人類,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智者總結出一係列的經典熟語。像與人接觸時,告誡“知人知麵不知心”的道理。現實生活中,看人不論其長相身段如何,表麵上是看不出來什麽的,人心是最複雜的物理現象,人真實的所想所思一般是不外露的,嘴上說的,更多的可能不是所想的。即使壞人想害人表麵上可能還裝出笑臉,嘴巴上還說些中聽的話。即使是熟人打交道長久的人,沒有經曆過風雨也是看不出所以然的。看人不能走神,不能“以貌取人”,俗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當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所以才出現“有眼不識泰山”。

  做人,做好人的是多數人,好人大多自食其力,安居樂業,本本分分,與世無爭,平淡一生。因此自古就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警言。當然好人也不是好欺負的,“狗急了還咬人”,但更多的人選擇“忍氣吞聲”。有些自我防護的本能還是強烈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許多時候也可能發生“魚死網破”的結局。即便到了如此地步,這類人還是好人吧,因為他們並不想去害人,自衛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自衛的人不可能是壞人。 這篇關於好人與壞人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