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痛苦可以受,人生就有意義

Feb19
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機會,要讓自己提升轉化。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
  
  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因此,如果主張“有痛苦可以受,人生就有意義”,會不會顯得太刺耳,或者隻是唱高調呢?
  
  若想明白這種主張,關鍵在於先認清“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改變”有兩種:一是被動的與無奈的,譬如,人隻要活著就會逐漸老去;二是主動的與積極的,就是在遭遇苦難時,激發潛能麵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一位女作家接到一筆稿費,是以郵政匯票支付的。郵政匯票上寫著她的大名,所以她在提款時,被郵局小姐認出來了。郵局小姐立刻美言幾句,說:“你會寫文章,真令人羨慕。”作家為了表示客氣,就說:“會寫文章有什麽用,頭發都白了。”郵局小姐隨口答說:“可是,我不會寫文章,頭發也會白啊!”
  
  隻要一直活下去,頭發就會變白,不然就會掉發。這是身體外型上的變化,誰也無法抗拒。至於會不會寫文章,則是在某種努力之後所獲得的專長。我們要珍惜的是什麽?答案很清楚,就是:把握受苦受難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有些朋友在網絡上查到我的數據,發現我曾有過“口吃”的毛病,都會覺得難以置信。事實上,當我在小學三年級因為模仿別人口吃而自己變成更嚴重的口吃患者時,我也無法想象自己有一天可以在大庭廣眾前麵說話,甚至以教書為業。我一罹患口吃,立刻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然後產生很深的自卑感,幾乎陷於自閉症中。我的直覺告訴我,如果要降低別人嘲笑的音量,隻有把書念好。於是我自動喜歡念書,成績名列前茅,一路到了中學都是如此。高二那一年,我在一位老師的鼓勵之下,參加了何西哲老師主持的“口吃矯正班”,曆經兩個月每周三個晚上的訓練,終於可以勉強上台說話了。 這篇關於有痛苦可以受,人生就有意義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