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去經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Feb19
好好去經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一位同事曾經告訴我,不要因為某一階段的幼稚而不敢下筆,有些階段過了也就過了,你再也不會有那樣的表達,因為每個人都會在文字上變成熟,但誰也不可能在經曆上變年輕。
  
  經曆是財富:好好去經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當我的欄目與負責的版麵變成中學生的一個中轉站時,我深切地體會到50歲的同事對25歲的我說過的話。
  
  現在的我用自己的經曆和積累試圖對中學生表達一些東西。當然,這種表達帶著階段性思考的痕跡,放在10年、20年後,我說的應該都不一樣,就像以後中學生們回望當年的自己,可能會發現那時困擾自己那麽久的東西是如此的不值一提。但在彼時,自己就是真真切切地被困住了。
  
  煩惱是有參照係的。有的時候你得把自己放進去,因為隻有深入其中,看清參照係中的人物、場景和要素,你才容易讓自己進入狀態去理解那個話題。
  
  當然,你還得把自己抽回來,因為隻有站在一個更高的點去俯瞰,你才能給出相對成熟的思考。
  
  一、學業是學生時代永恒的話題。
  
  差學生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中等生會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好學生會擔心自己的名次,這樣說起來,其實沒有人不煩惱。當然,這是我把自己抽離出來看到的一個狀態,身在其中,也如當年的你我,是無法體會這一點的。
  
  更多的人煩惱著自己的煩惱,拿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板比較,就算擁有驕人的成績也覺得地基不牢,稍不留心就不知道身在何處。所以,沒有誰的學生時代可以對成績保持徹頭徹尾的淡定。
  
  二、人際關係也是大家關注的主線。
  
  被室友涮了就覺得這個世界很灰暗,和好朋友鬧翻了會覺得天塌下來了,喜歡上一個人擔心無法把持自己,當了班長又覺得夾在班主任和同學之間兩邊受氣……這個時候,大家是趨於內省的,集中的表現就是把問題攬在自己身上——我是不是有問題?
  
  這個傾向很要命,當你覺得自己這也有問題那也有問題,那麽,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歸因有問題。而如果就事論事,事情可能很簡單,解決就好,過就過了,跟做人真的沒關係。
  
  三、回到家裏,做子女的一定躲不過與父母的較量。
  
  家裏特別安靜的時候,我常常聽到隔壁的爭吵。14歲的男孩大聲嚷嚷:“怎麽樣你們才會滿意?”接著陳述具體事件的時候,聽不清細節,但顯然可以斷定對方是他老媽。
  
  大概的交鋒內容是:男孩自以為已經做得很好,雖然沒有做到十分努力,但用七八分力氣成績也算過得去,所以不想那麽拚命。無奈老媽永遠不滿意,以至於家裏戰事不斷。
  
  你看,隻是一個七八分與十分的問題,所以,與父母過招也是家庭必修課,尤其在中學時代。每個人都從鬥智鬥勇中走來,誰都不是誰的參考個案。
  
  永恒的一點是,父母以“為你好”的名義,可能做了一些“不為你好”的事。看出背後的東西,你可能就沒那麽計較了。不過身在其中,隻有慢慢體會,說再多也沒用。
  
  四、還有一些比較集中的話題,是對自我的思考。
  
  比如,怎樣才能戒掉手機癮、小說癮,自我暴露到什麽程度才合適,如何處理垃圾情緒,表現欲要怎樣適可而止,為什麽不敢當眾發言……這其中,有些是階段性事件,有些則是無法擺脫的長期困惑。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能做的大概隻是幫當事人歸置一下現狀,引入一個不同的視角,或者探尋一下來由,調動一下他們收藏著的正向能量。
  
  當然,我可能思考得並不完善,還在繼續思考,但我會告訴他們當下的一點想法,以及我為什麽這樣想。我常常覺得自己積累不夠。積累這東西,隻有當你想要調動的時候,才會發現它越來越不夠用,你需要不斷輸入,才會讓輸出顯得更順暢。
  
  不過,也許我的積累比別人多那麽一點點,我的經曆比別人豐富那麽一點點,我的視角與別人有那麽一點點不同,我有機會比別人多表達那麽一點點,那又如何呢?
  
  正如同事一向的觀點: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也正如在被學生問到怎麽才能像我一樣,借用白岩鬆的坦誠:“你們遲早會成為我,但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你們。” 這篇關於好好去經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