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懷有一顆仁慈之心

Feb19
所謂仁慈其意就是:懷抱仁義,寬宏對仁,與人和睦,懷他人之心。所以仁慈,也就是說:不忍心傷害別人,與人和睦相處,並且懷有理解他人之心,即善者也。
  
  仁慈來源於高尚的道德,是智者心靈深處的一種溝通,是仁者內心世界的支點。“仁慈”在中國自古有之,在民間早有流傳,也被眾多的“慈善家”們所接受和效仿。單從早期的這些“仁慈”行為來看,雖然帶有一定程度的迷信色彩:但從客觀意義上看,“仁慈者”所求得的,實際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愉悅、平衡,並非刻意求取什麽“好心”助人必有“好報”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仁慈就是一種無私的表現。
  
  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中的宗教觀念,它的價值取向是指向現實人生的。人生懷有一顆仁慈之心,就會擁有一種寬廣的胸懷。仁慈不是一種願望,而是一種能力,一種能洞察的能力。做人應該懷有一顆仁慈之心,以善良、寬厚為標準來行為處世,隻有這樣,社會才能越來越文明。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感覺到幸福。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仁慈之心的內涵有那些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五點:
  
  仁慈之心是一種人生修養。“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又名《道德經》)第八章。“上善”乃修養最高之意。“上善若水”,顧名思義,就是修養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樣的意思。其旨在於啟示人們要做像水一樣有修養的人。對於人生修養與道德教育的研究,很有必要深入到宗教文化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借鑒其成敗,使宗教文化的中積極有益的文化成分,服務於新時期的道德文明建設。《古人曾提倡“淡泊明誌”、“以恬養性”。人生修養應追求的一種境界人的心態平和了待人處事顯得高雅、謙遜、誠實、禮貌、有氣質。平和心態是一種人生修養,一種人生境界。平和的心態即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態度,又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平和的人,眼界極高,表麵平凡,實則內聚,心中有堅石般的意誌,胸中有經世濟邦之策。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順心,或是煩惱事情,或是不如意。那請用一顆平和心態來麵對吧,平和的心態會讓我們心情輕鬆。寬厚仁慈,真誠純樸,修身怡心,當今社會麵臨太多的競爭和選擇,很多人覺得不快樂,如何求得內心的安寧,養護自己的心靈是關鍵。
  
  仁慈之心是一種最高境界。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容人之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的短處,勢必難以相處、共事。人性的開端其實與哲學的開端是一致的,都包含一種或善或惡,或崇高或卑微的意識,它就像人的脊背,承載著謙恭、忠誠、高潔、無畏、寧靜和平和等諸多品質。人性的浮沉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位置,一種高貴、自尊、溫和、具有愛意等人性的丟失,無論如何也是對人而言的一種災難。一個有高尚德行的人應該是能關心到眾人的苦樂,關心到整個世界的。至於一個有卑劣惡行的人,除了自利之外是什麽都不想的。
  
  仁慈之心是一種寬宏大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待人處世寬容、禮讓,對別人的優點虛心學習,學人之長;對別人的缺點正確看待,容人之短;對別人的不妥之言不計較,容得下話;對別人的錯誤不記舊賬,容得下過……特別是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能忍得了一時之辱,不意氣用事,不爭一時之長短。這樣,既不傷人,也不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不苛求別人,也就是不苛求自己。一個人隻有心胸豁達,氣度超然,寬容別人,才能為自己的成功鋪就一條寬闊的道路。“有容德乃大”。寬容是做人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一種風度、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聰明、一種智慧。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需要具有一種寬廣的胸襟和一種無的勇氣,也可能是一種超然的智慧和一種勸人的藝術。
  
  仁慈之心是一種胸懷坦蕩。坦蕩是一種豁達,坦蕩人的心靈就像一汪碧泉,清澈見底,容不得半點汙悔和虛偽。坦蕩的胸懷就是敞開胸懷容載萬物。包括參天的大樹,矮小灌木叢,乃至毒草,無所不容,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坦蕩的胸懷,坦蕩的人生,是一種容納與包容。擁有博大的胸懷、容人的氣度,作為普通人能夠廣泛贏得友誼、信任和支持。《漢書》上就說過劉邦“常有大度”,其帳下聚集了張良、韓信、蕭何等一批精英,幫其打敗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寬宏大量能夠感化他人,能夠升華人格。寬宏的度量是一個人素質和水平的綜合反映,是立身處世不可或缺的力量。
  
  仁慈之心是一種行為處世。處世待人最重要的一個字是“誠”。古人所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至理名言。活著就要真誠。真誠是向世人敞開的心扉,是高尚者心底堅貞不移的節操,體現的是一種道德素養和氣節修煉。處世的基石是為人待人處世一個可貴的品質是與人為善。談到處世之道,有人首先會問:處世有什麽高明之法?處世的基石是為人。如果說處世有高明之法的話,那就是為人中的高尚品格。當然,處世交往中也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但方法隻是工具,品格卻可以發光。錘煉自己高尚的人格形象,是處世交往中的萬能利器。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仁慈之心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五點:
  
  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人,應該要換位思考。人際關係從來都是相互的、雙向的。生活實踐告訴我們,沒有感情、精神、物質上的真誠付出、互惠互利,以及行為上的互相幫助,人們之間的交往頻率、交往深度、交往牢度將無從保證。而要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最佳的路徑選擇就是“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源於“和諧思維”的模式,以承認個體間的平等為基礎,以承認社會價值的多元性以及人們追求的多元性為前提;當遇到矛盾、問題時,總傾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注重多方麵多角度思考問題,注重心理換位,以此做到感同身受,心靈溝通,達到相互理解,解疑釋惑,消除隔閡,增進團結和友誼的目的。欣賞他人,實是一種真本相,一種高境界。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是不是胸懷寬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是否欣賞他人,又是如何欣賞別人。一個人如果視同道是冤家,看他人一無是處,“他是傷疤我是花”,最終自己也將難有大的作為。隻有學會欣賞別人,才能為自己的發展提供“雨細魚兒出,風輕燕子斜”般和諧的人際環境。欣賞是一種理解的延伸,是一種知性的壯美,是一種無窮的力量。在這一點上,先哲培根的話最是經典:“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重山荒蕪”。
  
  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人,應該要豁達大度。人生在世,總會有許多風雨坎坷,怎樣才能活的快樂、活的瀟灑,怎樣才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在現實當中實際麵臨的一個問題。其實,每一個人都很明白:隻要在現實生活當中豁達些、寬容些,用一種寬容的習慣去消除隔膜,容忍別人,退讓別人,做到知人善用以退代進,那麽,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海闊天空了。人這一生如果要是整天活在被名利纏繞的現實之中的話,那就談不上有寬容豁達了。寬容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更是一種“德”。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注重“德”,一個人有“德”才會服人,有才無德的人也許可逞一時之勢,卻不能把握曆史的方向,最終還是會被曆史所淘汰。正因為正是本著我們中華民族的這種“德”而行,多少中華名士用他們身上的美德征服了世人,用他們寬容豁達征服了世界。因此,寬容豁達也是一個群體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一大法寶,做一個胸懷大度的人,用自己一生之中的寬容豁達來開創美好人生。
  
  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人,應該要心胸寬廣。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業者,多是心地坦蕩、襟懷坦白之人。古往今來,人類不可能離群索居,每天都得接觸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待人處世寬容、禮讓,寬容是理解和尊重的體現,代表著關心,蘊涵著信任,潛藏著激勵。寬容需要氣度,氣度來之於人的涵養。人有多大的胸襟,就會有多大的快樂。寬容是做人的需要,是處世的需要。學會寬容,將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永遠充實。我國素以寬容為美德,故有“將相頭頂堪走馬,宰相肚裏能撐船”之美言。一個人隻有心胸豁達,氣度超然,寬容別人,才能為自己的成功鋪就一條寬闊的道路。做人寬容,可促使自己心態平衡、身心健康。
  
  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人,應該要高尚氣節。高尚氣節是人生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一個人欣賞別人的能力,體現其綜合素質。在人的一生中,欣賞角度隨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斷改造而完善。渴望被欣賞是人之共性,欣賞別人,不僅能給人以快樂、鼓勵,而且還能培養自己海納百川的胸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欣賞,是生活的興奮劑,是情感的潤滑劑,是工作的催化劑,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環節。智者往往是在欣賞別人的同時把自己投入到鑄就輝煌的熔爐中。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始終保持高尚的氣節和情操。
  
  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人,應該要積德施善。積善可以得福,積德可以增壽。“行善積德”的傳統哲理,在民間早有流傳,也被眾多的“慈善家”們所接受和效仿。單從早期的這些“慈善”行為來看,雖然帶有一定程度的迷信色彩:“行善”是為了“積德”。要牢記老祖宗“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的叮囑,並深思之,體會之,踐行之,使善良成為一種永恒的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境界。一個人“心中有光”,有一顆仁慈、寬容、博愛之心,有一份熱誠、坦蕩、無私之情。善良源於高尚的道德,是智者心靈深處的一種溝通,是仁者內心世界裏一片廣闊的視野。有了善良這一寶貴情操,行動就有了指南,人生杠杆就有了支點。
  
  文/羅文博 這篇關於人生應該懷有一顆仁慈之心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