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擁有一顆寧靜之心

Feb19
自古以來,先賢哲人就已經告訴了人們寧靜的好處:在大自然中追尋幽深玄遠的清雅樂趣,探詢一種悠然超脫的情懷,獲得純靜清明的人生。
  
  寧靜是一種獨到的意境。“動以養生,靜以養性”,指的就是在寧靜的環境中,有一種無言的氛圍,一種冥冥中心領神會的美麗。寧靜是超脫,而非消極遁世,更不是看破紅塵,甘於沉淪,寧靜不是平淡,更不是平庸。在喧鬧中追求寧靜,唯寧靜才真正屬於自己,寧靜永遠與瀟灑同行。
  
  寧靜,並非是內心的平靜,而是用心去思考外界的事物,於不急不燥之中看待複雜的事物。靜,隻是相對的,萬事萬物沒有靜止不變的。靜,是為了有一個相對立體思考的時間,它是一種外在的靜止、內在飛馳的運動。安靜的夢醒,寧靜的思考,心靜則明,水止方能照物。“如果你覺得快樂,那麽你就是佛;如果你天天快樂,那麽你天天是佛。”“心既是佛,佛即是心。”即使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來就短暫,“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是一種平和樂觀的心態。遠離了喧囂和浮躁,明天的微笑,會把淡泊和寧靜引入人生。也唯有寧靜,才能夠致遠。
  
  從醫學角度講,心靈的寧靜使人陰陽平衡,氣血和順,情緒鎮定。心靜則雜念除,雜念除則氣血通,氣血通則身心健。假若遇到財貨即思爭奪,遇到功名就相索取,遇到權勢就想攀附,遇到困難就想推委……外表看似鎮靜,思想深處卻如驚濤駭浪,整日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種人往往是未老先衰。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內涵有那些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五點:
  
  寧靜之心是一種智慧。寧靜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涵養,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對人生的領悟和透視,一種人生航向的坐標,一種生活的智慧。擁有一顆寧靜的心,就能讓人放鬆心情,調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有計劃進行;就能讓人看到細節,從細小的事情做起,不再浮躁。
  
  寧靜之心是一種超越。每個人的前麵,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擁有了一顆寧靜的心,會用全新的觀點看世界,自己與他人。當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拚搏向前時,會注意遠方的燈塔,即使周圍微光點點甚至漆黑一片時,也不會為此而深感寂寞和失落。當人遇到不公正、遇到誤解、遇到委屈,就不會傷心,就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自怨自艾。
  
  寧靜之心是一種胸懷。當人遭到挫折並對前途心灰意冷時,需要用寧靜的心去對待,這樣,人才能重新振作起來,樂觀地迎接未來的挑戰。當人鬥誌昂揚,深信成功就在不遠之處之時,亦要用冷靜的心態去對待,這樣才能謹小慎微,贏得最終的勝利。
  
  寧靜之心是一種心態。寧靜的心境,不是天生就有。它是一個人在閱遍了人情冷暖,嚐夠了世態炎涼,懂得了“月有陰晴圓缺”的道理之後,漸漸形成的一種淡定。寧靜的心境,如林中的清泉,澄澈透亮,心明如鏡卻又靜如處子。寧靜之人,不屑於計較,做自己就好;懂得寬容,原諒眾生,也原諒這個不成熟的世界。
  
  寧靜之心是一種修行。一個“靜”字,既是方法,又是心態。在繁雜的人世間,能夠保持一份心靈的寧靜,隨時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細細品味生命的微妙,無疑是一種修身養性的人生境界。寧靜的心境,不是天生就有。它是一個人在閱遍了人情冷暖,嚐夠了世態炎涼,懂得了“月有陰晴圓缺”的道理之後,漸漸形成的一種淡定。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寧靜之心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六點: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心態平常。孔子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視富貴如浮雲,這是何等的淡定和寧靜。作為做人做事,要贏得心靈的的寧靜,必須有一顆平常心,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恬靜安然。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是人們在具有一定修養後方可具有的一種維係終身的“處世哲學”。所謂平常心,就是指一種平和積極的心態,用當今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活在當下,活出精彩”。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是有一定修養後方可具有的,它屬於一種維係終身的“處世哲學”。如孟子所說的:“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始終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要常懷感激之心,感激生活,感謝身邊的人,要有開闊的胸懷,對事物要拿得起,放得下。所以,人生能保持身心安定,能把自己的情況看得很清楚,對於能做、不能做;該做、不該做的事,也都非常清楚,這就是智慧。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擺正心態。心態,即心理狀態。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一個幸運兒,如果心態不正常,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個命運坎坷的人,如果心態好,照樣可以笑口常開。評價自己,也要有良好的心態。如果把自己看得過重,就可能陷入孤立。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在高興之時,切不可徹夜狂歡;情緒低落之時,更無須尋死覓活,應調整心態,淡定從容地去麵對這一切。要學會理解別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人生前進的旅途中,崎嶇而又充滿希望,失望而又不滿誘惑。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不稱心的事,應該以寬容之心去對待一切事物。“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寬容一切,用一顆豁達開朗且寬大為懷的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順其自然。風雨坎坷人生路上有失敗就會有成功,有完美就會有缺陷,且讓一切順其自然,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麵對生活,麵對人生記憶裏或者正在發生的新鮮的事和物。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要更加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就留作回憶,想要得到的就要更加努力。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把握每一個瞬間,試著去做,去麵對每一個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中的成敗得失,全憑把握,縱使曆經所有的艱辛苦難,始終要保持一種心境---順其自然。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豁達大度。所謂大度就是氣量寬宏能容人,豁達大度,大度包容。做人應該大度,這個話題聽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古人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其實這也是在說做人的一種品格,這種品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後天經過磨煉逐步形成的。大度包容是美德,就像大海容納百川才有了浩瀚博大,山川容納萬樹才有了蔥鬱秀麗,麵對生活中的“沙子”我們試著去大度的包容吧,用一顆博大的心胸去包容苦難和傷痛,那樣生活才會更加充實美好!靜下心來,潛心苦學,冷靜的觀察世事的變化,唯如此,才能高瞻遠矚,明察秋毫。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淡泊明誌。淡泊明誌,使人去品味感悟人生。寧靜致遠,讓人心靜如水胸襟開闊。淡泊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要寵辱不驚,得失不計,洗盡奢華,拋卻浮躁。要能置身於紛繁之中而又心處紛繁之外。無論做什麽事,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還應有不在乎得失和成敗的勇氣。寵辱心不驚,得失皆淡然,方能達觀進取,笑對人生。“淡泊”是一種深藏於心底的明鏡,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淡泊不是平庸,而是於沉靜中孕育著明天的輝煌。淡泊能撫慰、淨化、沉靜人的靈魂,使人心無旁騖地去勇攀高峰。
  
  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應該鎮定自若。鎮定自若是一個人的氣質和風範,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麽事情似的。心態平靜的人應該鎮定自若,知足常樂,心態輕鬆,用平常的心去追求平淡的幸福生活,沉著鎮靜。所以,喜歡寧靜的人往往鎮定自若,無憂無慮,善於控製感情。可以沉澱出紛雜的浮躁,盡濾出人生雜質,使身心平和,悟出生活的真諦,活得輕鬆愉快。正如哲人所說:“把塵世間的繁喧堆積到愚人的腳下吧,請賜予我回歸寧靜的心靈!”
  
  文/羅文博 這篇關於人生應該擁有一顆寧靜之心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