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擁有一顆博大之心

Feb19
何為博大:寬廣;廣大。博大是一種形容心胸寬廣的一個詞。其近義詞為寬廣、廣博、廣大。我認為擁有博大情懷的人,就要擁有一顆博大的心。那就是能容納,能包容,能體諒!而博大的人以一顆海納百川胸襟,容納眾多不同見解的人,包容他人的短處與不足。
  
  荀子曾經說:“群子賢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西諺曰:“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具有寬宏的氣度,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計較個人恩怨,做人辦事能理解人、體貼人和諒解人。嚴己寬人,直被世人所推崇和讚頌,被視為是一個人具有高尚道德修養的重要標誌。
  
  古往今來、星辰日月、山川河流、浩渺宇宙,人生擁有廣闊和博大心境的人,才能活得充實而有意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北宋呂蒙正剛任宰相之初,就聽到有人背後貶低他。而呂蒙正卻聽之任之,不予查究,不圖報複,處理問題氣量如此宏大,心胸如此開闊,真可謂:宰相肚裏能撐船。
  
  如果人生擁有一顆博大之心,就會時時感懷,刻刻感恩,天天感激,月月感謝,因為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人必須樂觀平和自在無求的活在當下,珍惜人的生活,珍惜人的生命,珍惜人的家庭,珍惜人的一切。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內涵有那些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五點:
  
  博大是一種胸懷。有胸懷博大的人,就能容得天下難容之事,才能拿得起、放得下。凡事不斤斤計較,不悲觀憂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真正有價值的大事上,活得樂觀豁達、有意義。人可以沒有顯赫的地位,可以沒有淵博的知識,甚至也可以沒有幸福的生活;但絕不可以沒有博大的胸懷。人沒有博大的胸懷,就難以有大的作為。即使僥幸居高官、享厚祿,成為顯赫的人物;或者為個人的蠅頭小利斤斤計較,爭名於朝、爭利於市。表麵上很風光,其實他們都活得緊張而勞累,因為自己的心頭始終壓著沉重的包袱。所以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擁有寬廣的胸襟,這樣不僅利於他人,更是善待自己的一種法寶。博大的胸懷能讓人少生氣,對待任何事都不鑽牛角間,可以擁有健康的心態,也能讓你生邊的人感到和你相處輕鬆。
  
  博大是一種氣度。有氣度的人即胸懷博大、寬容大度、不計前嫌、不抱私怨、待人以寬、律已以嚴的雍容大度的態度,就具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氣派,一種大智大勇的智慧,一種雍容大度的魅力。有氣度的人,有大格局,彰顯出豪邁、仁厚、謙遜的良好品質,就能以從容的心態應對一切變故。而氣量狹小的人容易滋生嫉妒心理,一方麵怨天尤人,氣惱別人的幸福,一方麵自憐自艾,哀歎自己的不幸,實際是掙脫不了自己內心的羈絆,變成睚眥必報的小氣鬼,難以成就宏大建樹。所以一個有氣度的人,身處逆境時不怨天尤人,身處順境時處之泰然。一個有氣度的人,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容他人所不能容。一個有氣度的人,在人生沉浮之間顯沉穩,在沉浮之中展氣魄,在得失之中見胸襟,一個有氣度的人,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博大是一種素質。有素質的人即學會寬容,人生就會變得愉快。每個人都會做錯事,將心比心,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諒解,有博大做人做事很低調,是因為高瞻遠矚高屋見瓴,胸襟開闊眼光遼遠,清楚地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學會低調是因為人涵養淵深思想成熟,悟事精深學識廣博,明白地洞悉趾高氣揚指手畫腳並不能主宰世事浮沉。能做到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真正有學問有修養的人,才會做到胸懷坦蕩。
  
  博大是一種品質。人的品質是最重要的,評價一個人的好與壞、善與惡,不是依據相貌、高矮、胖瘦,而是根據他的品質。品質是靈魂的外在表現,一個人表現出來的品質往往可以映射出靈魂的影子,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隻有透過品質才能看清一個人的內心。品質是是衡量品行的標誌,有了自己的優良品質,使人親而近之和藹可親,使人平易近人、形影相隨。當然,每個人都有偶爾的過失和錯誤,應及時克服和避免錯誤與不足,隻有這樣才能不斷保和提高威信。這是胸懷坦蕩的力量,這是優秀品質的力量。
  
  博大是一種包容。包容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所傳下來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人生懷有包容之心,就學會包容的人,就學會了生活;懂得了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樂;擁有了包容的人,就擁有了幸福。有了包容,才有了平和,讓一切是非恩怨煙消雲散;有了包容,才有了忘卻,讓所有傷疤舊痛隨風而去,給人以包容的微笑,你將贏得友善的笑臉;給人以包容的真誠,你將收獲幸福的回饋。包容是高尚精神的凝聚,是善良心靈的結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澱,使人格得到升華、心靈得到淨化,修養包容之心,是升華人格的好途徑。
  
  那麽,做人應該擁有一顆博大之心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六點: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開闊的胸襟。人無完人,有很多因為生性怪僻或者沒有吸引他人的能力,而無緣享受友誼之樂,以致喪失了許多單純的生命之歡愉,變得孤獨、落落寡合的人,不要計較眼前得失。古人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之說,要知道,眼前的損失,可能就是日後的報酬。任何個人的狀況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化比不足為奮進的動力,變比有餘為助人之樂事。所以,遇事不能總從個人利益出發,要多從他人立場考慮。想通了,自己寬鬆,大家寬鬆。因而有感恩的思想,助人的意識。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不僅具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量和“將心比心”的感悟,更能使朋友間友情常駐,親人間幸福和睦相處!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仁愛的情懷。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皆得天地之氣以成形。世間眾生,乃大本同出一源,若隻知私己而不知仁民則悖於此道。故就會牢固樹立眾生平等的思想,做到仁者愛人,則求仁則人悅。隻有不斷增進自身的仁愛之心,才能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進而才會從內心深處理解人、寬容人、欣賞人、善待人。懷有一顆仁愛之心,以善良、寬厚為標準來行為處世,隻有這樣,社會才能越來越文明。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感覺到幸福。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感恩的心境。人生最大的擁有就是感恩。因而有感恩的思想,助人的意識。對於一個不懷感恩心的人來說,他總抱怨生不逢時,命運不公,即使讓他擁有再多的資源,內心都還會認為上蒼薄待了他;而一個心懷感恩的人,總認為命運厚愛自己,唯恐自己做得不夠而愧對周圍的一切,想的都是自己每天所進之食、所著之衣、所擁有的一切與自己每天所出之力、所做之事、所盡之責是否相稱。因而時時感謝你我、感謝命運,感謝生活中的一切,他滿眼看見的都是生機和活力,並將感恩之心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和動力。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包容的心態。包容則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而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越。它本身也是一種智慧。包容不僅需要“海量”的胸懷,更需要大智若愚的修養及智慧。事實上,隻有那些心胸開闊之人才會運用包容。當他們用包容對待別人時,也同時善待了自己。選擇用包容之心待人,不僅自己會獲得平和與快樂,而且有助於與他人建立一種親密融洽的關係。因為一個具有包容心的人,必是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善明事理的人,他不會隻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更看重幸福的未來,他會使猜忌和誤會化為烏有;他生活中必是心態平靜,精神安逸的。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寬容的姿態。寬容是一種與人相處的素質,一種時代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納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創造自我價值的良好思維品質。要學會寬容自己。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你不小心跌倒了,不要趴在地上懊悔,應該站起來擦亮眼鏡繼續往前走;路走錯方向了,不要停留在原地轉圈,要迎著日月星辰,明辨方向不動搖。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高山不理解流泉,設置了許多路障,泉水卻永不停歇,饒過頑石,跳下斷崖,變成了飛瀑,變成了大江,奔向浩瀚的大海。船不理解岸,總要離去,但岸總是等待著,永遠張開寬大的臂膀。
  
  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人,要具有容納的體諒。人與人之間產生誤會、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他人的所作所為不能理解和寬容。其實如果能夠時時處處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學會站在他人的條件和環境,按他人所具有的胸懷層麵去換位思考,就會真正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為,做到將心比心,真正明白:我若是他,我也會這樣想和這樣做,因而就不會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感到奇怪,甚至怨恨,自然也就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文/羅文博 這篇關於人生應該擁有一顆博大之心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