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生活

Feb19
人生的道路分內外兩個方麵。外在方麵是一個人的外部經曆,它是有形的,可以簡化為一張履曆表,標示出了曾經的職業、地位、榮譽等。內在方麵是一個人的心路曆程,它是無形的,生命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理想的追求,這些都是履曆表反映不了的。
  
  我的看法是,盡管如此,內在方麵比外在方麵重要得多,它是一個人的人生道路的本質部分。我認為,外在方麵往往由命運、時代、環境、機遇決定,自己沒有多少選擇的主動權,在盡力而為之後,不妨順其自然,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投注於自己可以支配的內在方麵。
  
  人應該在自己身上擁有快樂的源泉,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開掘和充實它。這就是你的心靈。
  
  心靈的快樂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靈足夠豐富,即使身處最單調的環境,你仍能自得其樂。如果你的心靈足夠高貴,即使遭遇最悲慘的災難,你仍能自強不息。這是一筆任何外力都奪不走的財富,是孟子所說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於你,那就是你的經曆。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這些遭遇產生的悲歡、感受和思考,這一切僅僅屬於你,不可能轉讓給任何別人,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這是你最珍貴的財富,而隻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相反,如果你不珍惜,就會隨歲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相比之下,金錢是最不可靠的財富。金錢毫無忠誠可言,它們沒有個性,永遠是那副模樣,今天在你這裏,明天會在別人那裏,後天又可能回到你這裏。可是,人們熱衷於積聚金錢,卻輕易揮霍掉僅僅屬於自己的經曆,這是怎樣的本末倒置啊。
  
  物質的財寶,丟失了可以掙回,掙不回也沒有什麽,它們是這樣毫無個性,和你本來就沒有必然的關係,隻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存放罷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寶是僅僅屬於你的,它們隻能存放在你的心靈中和記憶中,如果這裏沒有,別的任何地方也不會有,你一旦把它們丟失,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茫茫人海裏,你遇見了這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這決定了你在人世間的命運。你的愛和恨,喜和悲,順遂和挫折,這一切都是因為相遇。
  
  但是,請記住,在相遇中,你不是被動的,你始終可以擁有一種態度。相遇組成了你的外部經曆,對相遇的態度組成了你的內心經曆。
  
  還請記住,除了現實中的相遇之外,還有一種超越時空的相遇,即在閱讀和思考中與偉大靈魂的相遇。這種相遇使你得以擺脫塵世命運的束縛,生活在一個更廣闊、更崇高的世界裏。
  
  上天的賜予本來是公平的,每個人天性中都蘊涵著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之後,這種需求理應覺醒,它的滿足理應越來越成為主要的目標。那些永遠折騰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從來不諳思考、閱讀、獨處、藝術欣賞、精神創造等心靈快樂的人,他們是怎樣辜負了上天的賜予啊!不管他們多麽有錢,他們是度過了怎樣貧窮的一生啊!
  
  為了抵禦世間的誘惑,積極的辦法不是壓抑低級欲望,而是喚醒、發展和滿足高級欲望。我所說的高級欲望指人的精神需要,它也是人性的組成部分。人一旦品嚐到和陶醉於更高的快樂,麵對形形色色的較低快樂的誘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東西你既然已經得到,你對那些次好的東西也就不會特別在乎了。
  
  人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賴於物質的東西,人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所謂不依賴,在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是一種精神境界。窮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生存受製於物質。那些沒有精神目標的富人更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全部心靈都受製於物質。自由是精神生活的範疇,物質隻是自由的必要條件,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可能直接帶來自由。
  
  無論個人,還是人類,如果謀求物質不是為了擺脫其束縛而獲得精神的自由,人算什麽萬物之靈呢?
  
  一個專注於精神生活的人,物質上的需求自然是十分簡單的。因為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沒有工夫關心物質方麵的區區小事;他沉醉於精神王國的偉大享受,物質享受不再成為誘惑。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精神需求相對於物質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就離神越近。
  
  智者的特點是,一方麵,很少的物質就能使他滿足,另一方麵,再多的物質也不能使他滿足。原因隻在於,他的心思不在這裏,真正能使他滿足的是精神事物。
  
  一個人越是珍視心靈生活,他就越容易發現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夠以從容的心態麵對。相反,對於沒有內在生活的人來說,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難免要生怕錯過了什麽似的急切追趕了。
  
  生活是廣義的,內心經曆、感情、體驗也是生活,讀書也是寫作的生活源泉。
  
  心靈也是一種現實,甚至是唯一真實的現實。 這篇關於內在生活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