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接受人生單調的重複

Feb19
一提起重複這個詞,就給人單調乏味的感覺。然而在生活中,想做完全不重複的事實在是難於登天。譬如我們這般年齡的人,年輕時進了哪個行業就“從一而終”,很少有跳槽之說。我這38年,就是重複每天的兩點一線,從家到校,離校回家,在校園裏也是從辦公室到教室,從教室到辦公室的周而複始。偶爾遇到學生出點事兒的時候,教師們的心裏難免萌生那麽一絲的職業倦怠感,於情於理,這也無可厚非。
  
  人經常有一種奇怪的心理,總是覺得別的行業比自己的職業好。當教師的人羨慕公務員、醫生、銀行工作人員,反過來同樣有人羨慕教師這個職業。那天我在微信上看到這麽幾段問答,問者有欣羨之意,答者卻心有怨懟:
  
  老師工作不錯了,錢也不少吧?
  
  答:見過老師考公務員的,你見過公務員考教師的嗎?
  
  老師上課很輕鬆啊。
  
  答:上紀律好的班級就像是演講,平均每天兩節課,就是演講一個半小時。上紀律差的班級就像在跟人吵架,每天吵一個半小時,你試過嗎?
  
  老師不要抱怨了,你們假期這麽長。
  
  答:你要感謝假期,不然你的孩子可能是文盲,因為沒有假期也就沒幾個人當老師了。沒放假,你孩子願意嗎?小孩12年沒有放假連續上課,你答應嗎?
  
  老師一周才上幾節課,比我們每天上八小時舒服多了。
  
  答:你知道上課要備課嗎?下課要改作業嗎?兩個班一百多個學生的作業的批改多久嗎?你知道早自習、晚自習嗎?做操不管行嗎?吃飯不管行嗎?紀律衛生的你管嗎?
  
  ……
  
  好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覺得重複做一件事情很無聊,甚至想要放棄。而我卻認為,單調的重複並不是一件壞事。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說:“天才,就是比別人重複更多次數。”在我們根基不穩之時,重複是我們最好的導師。這種“重複”,目的在於打牢基礎,為成功鋪就平坦大道。不斷的重複,方有熟能生巧,爐火純青。達·芬奇從重複畫蛋中走向成功。然而,讓李陽成名的,不是反複誦讀的一篇英文;讓達·芬奇成名的,也不是反複描摹的一顆雞蛋。大事,的確是從重複小事做起的,卻不是靠重複小事做成的。達·芬奇學畫時無數次的畫蛋,在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之後,他對立體的雞蛋已有了深刻的理解。達·芬奇重複的,不是畫一顆雞蛋的弧度,而是練習作畫的耐心和技巧。天下學問,大多一通百通,達·芬奇在畫好單調的雞蛋之後,最終畫在教堂牆壁上的,不是一顆巨型雞蛋,而是意味深刻的《最後的晚餐》;掛在盧浮宮裏的,也不是一枚靜止的雞蛋,而是微笑著的《蒙娜麗莎》。
  
  同樣道理,陳景潤證明歌德巴赫猜想,勇摘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就是數萬次演算的結果;劉翔在110米跨欄項目中打破世界記錄,並奪得奧運會和世錦賽的大滿貫,就是每天數百次訓練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重複是成功之母”。
  
  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說要厚積薄發,什麽是厚積?就是不斷溫習書本上的知識,不斷加以應用。這其實說穿了也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枯燥,很乏味。有些人想放棄,但更多的人咬咬牙挺了過來,最後在高考的考場中爆發能量收獲屬於勤奮的成果。在重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敢說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太大太多的創新,但是進步還是多多少少有一點的。這種進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也正是一種創新嗎?
  
  電子科技界的先驅喬布斯生前對他的產品要求頗高。在電子鍵盤大行其道的當年,他率先創新,提出了“觸屏手機”這個金點子,使“蘋果”手機在全球形成一股搶購熱潮。然而他不甘心就此止步,不斷重複創新著蘋果的係統和應用,重複的失敗給了他繼續向前的動力,終於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如同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一樣,外界所看到的是他們成功後籠罩在身上的光環,卻不知其背後是多少次艱辛地重複同一實驗過程。他們不懼重複,不懼失敗,在重複中不斷創新,這就是他們為自己找到的成功的方法。
  
  一味的單一重複是機械複製,是缺乏思考的粗製濫造,是不負責任的偷工減料。真正的重複不應是完美複製,而是加入新內涵、新體驗的“另一個”。重複,是量變的積累,而創新,才是促成質變的超越。山重水複是一種迷惘,柳暗花明才是境界。
  
  走過相同的路,遇見相同的人,做過相同的事,隻因生命的不斷變更,心境的差異,而有了物是人非之感。在生命蛻變的過程中,每一步都是新的,卻在不知不覺中遵循著某種規律,周而複始,生生不息,最終走出了一個完整的圈。不必埋怨生活的千篇一律,坦然接受人生單調的重複吧,不尚空談,重在行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獨特的清晰的印記……
  
  文/童心永存 這篇關於坦然接受人生單調的重複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