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小故事,勝過讀8本書

Feb19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也是個人特質的一部分。在人生的路上,學習永不止盡。提煉總結、應用學習、深入思考、實踐反饋,將閱曆變成自己的能力很重要。一些日常小事,也能給人不一樣的啟示。生活之中,哲理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細心觀察生活,並熱衷思考。有時,慣性思維模式會讓人陷入誤區。多轉換思維模式或看問題的角度,是智慧做法。

  1、買車

  一男子去買車,需要10萬元,可男子隻帶了現金99998元,就差2元錢!突然,他發現門口有一個乞丐,就過去對乞丐說:“求你了,給我2元錢吧,我要買車!”乞丐聽後,大方地拿出4元錢遞給男子,說:“幫我也買一輛。”

  啟示:如果你完成了九成以上的任務,那麽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助你成功,相反,你什麽也不做的話,上帝也救不了你。

  2、專業對口

  經理對老板說:“吉恩斯這家夥簡直不可救藥!他整天打瞌睡,我都給他換了三個工作部門了,可他仍然惡習不改。”“讓他去賣睡衣吧。在他身上掛一塊廣告牌:優質睡衣,當場示範。”老板說。

  啟示:職場沒有無用的人,隻有用錯地方的人。

  3、安眠藥

  顏容憔悴的病人對醫生說:“我家窗外的野狗整夜吠個不休,我簡直要瘋了!”醫生給他開了安眠藥。

  一星期後,病人又來了,看上去樣子比上次更疲憊。

  醫生問:“安眠藥無效嗎?”

  病人無精打采道:“我每晚去追那些狗,可是即使好不容易捉到一隻,它也不肯吃安眠藥。”

  啟示:任何失敗追蹤溯源的話,都有一個錯誤的方向。

  4、博士與漁夫

  一天,一個博士坐船欣賞風景。

  在船上,博士問漁夫:“你會生物嗎?”漁夫說不會,博士就說:“那你的生命就要失去4分之1了。”

  過了一會兒博士有問:“你會哲學嗎?”漁夫還是不會。博士有說:“那你的生命又要失去4分之1了。”

  又過了一會兒,博士又問了:“你會科學嗎?”漁夫仍然不會。

  就在這時,狂風亂作,卷來一股巨浪,漁夫問博士:“你會遊泳嗎?”博士不會,漁夫說:“那你的生命就要玩完了!”

  啟示: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在職場,有時候隻要精通一門手藝你就可以高枕無憂。

  5、絕配

  一位富婆為她擁有一件珍貴的古玩而深感驕傲,以至於她竟要把臥室漆成與古董花瓶同樣的顏色。幾名油漆匠試圖調出這個底色,但是誰也沒能令那位有怪癖的婦女滿意。

  最後來了位油漆匠,他非常自信能調出那種顏色。那婦女對他的成果非常滿意。

  “爸,”兒子說,“有件事我得弄清楚,您是怎樣使牆的顏色與花瓶配得那麽完美的?”

  “兒子,”父親回答說,“我漆了花瓶。”

  啟示:有些事重要的不是你怎麽做,而是怎麽想。

  6、層層加碼

  一位董事長,在召見公司裏的年輕職員時,說:“我有幾個女兒都沒有出嫁,每一個女兒都有一筆陪嫁準備金:三十歲的女兒是兩萬美元;三十五歲的女兒是十萬美元;四十歲的女兒是三十萬美元。我不會讓娶她們的人吃虧的。”

  一位職員站起來問:“董事長,不知你有沒有五十歲的女兒?”

  啟示:有時候,員工注重的是薪酬本身,而不是附加的福利待遇。

  7、熱情

  “擺脫憂鬱,”心理醫生囑咐病人,“讓熱情充滿你每天的生活,熱情滿懷地起床,上班。總之,熱情地去做每一件事。”

  一周以後病人又回來了,看起來比過去更加憂鬱,醫生問他是否遵醫囑做了。

  “這正是問題所在,”病人答道,“我滿懷熱情地起床、吃飯、然後與妻子吻別,以至於我上班晚了兩個小時,被解雇了。”

  啟示:過猶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平衡,不能極端。

  8、最低消費

  一次與幾個朋友去吃飯。準備點菜時,服務生說:“這裏最低消費2000元!”

  一朋友問:“家常豆腐多少錢一盤?”“18元。”“好,就這個,來120盤!”

  服務生出去。不一會兒飯店經理進來,笑嘻嘻地說:“各位隨意,多少錢都行,沒有限製!”

  啟示:要想打破常規,就要用非常規的手段才行。 這篇關於8個小故事,勝過讀8本書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