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儒學文化熏陶的時光

Feb19
受儒學文化熏陶的時光 

午後的陽光依舊燦爛,但始終抵不過寒風凜冽。剛從夢中驚醒的我狠下決心去聽報告,慵懶的臉龐被風襲擊的陣陣發痛,說實話,要不是宿舍在沒人去,誰願意受這遭罪呢。

不久便到教學樓,由於稍早,隻有幾個團委老師和學生幹部布置會場。於是我悄悄地坐在了一個角落。片刻後,一中年男子在王書記的引領下走進來,端莊嚴謹的麵龐,約莫一米八,他必定是今天的主角陳先生了。緊接著就是王書記熱情洋溢的開場介紹了。隨著同學們雷鳴般的掌聲,陳先生開始獨領風騷,一展其實力了。我們都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講座而已。

初登講台,他便麵帶微笑和藹可親的介紹自己。先前的嚴肅神情早已置之千裏外了,被狂風肆掠的心靈終得一絲溫暖,猶如冰雪瞬間融化,春暖花開。令人心醉,神往而又癡迷。接下來就是今天的正題大學生的學習與創業了。

同學們早已按耐不住期待的心情了,眼裏透出的全是求知的欲望。恰似茫茫沙漠中尋找一絲清泉。莫著急,且聽他娓娓道來。首先以什麽是學習開場,提及“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同學踴躍舉手準確翻譯詞句,可以說幾近完美了吧。但陳先生卻一口否決,這倒令人納悶了。他解釋道,學即學做人、學做事,習乃實踐,朋則特指誌同道合、相互學習的同學。所謂學習即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如此解釋令人茅塞頓開,心靈從未有過這般震撼。接著是什麽是教育的問題,他引用《說文解字》中對其的解釋。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即“養子使其善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這是他以自己與孩子的故事真實貼切地告訴我們人生之道。教育實則是一種手段,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隻有不斷發展教育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現中國夢。

接下來就是令許多文人騷客百思不得其解的中華高深文化儒釋道了,對我們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他講,道中含“首”,首即萬物之端,底部指按規律運行,隻有二者對立平衡,方能成道。儒家則為人道,即人性之道,人倫之道。要求仁義禮智信,仁則指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義利相對,切勿見利忘義;禮欲相輔,以禮控欲方為善;智要求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信告知我們言行一致。釋即佛學中國化的名稱,儒釋道不分家,三者相輔相成,乃為大道。

最後就是如何將儒學付諸實踐應用於大學生創業之中了。陳先生以一句“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告知我們如何創業,在舉賢才時他又用論語中“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舍其誰”講解。在管理中,他講“以過觀人,修己安人”,要求自省、正心、慎獨、寬人,真正做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時光如白駒過隙,總是匆匆而過,可同學們依然沉醉在儒學的夢裏不願蘇醒,更不願與這美好的一課擦肩而過,但是生命中總會充滿著遺憾。越想抓住,越易失之交臂。再回首,隻歎道:試問那人歸何處,隻恨那年太匆匆。但是歲月長河永無止境,隻要有顆仁愛之心,生命中也不乏五彩斑斕,心之所往即道之所向。 這篇關於受儒學文化熏陶的時光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