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最重要的是富養自己

Feb19
文/superpoo

  姑姑是我最敬重的職場女性之一,掌握6門外語的她,17年前大學畢業後隻身前往美國,從工廠的基層員工做起,摸爬滾打數十載,如今掌握囊括時裝、護膚品等多個項目的企業管理權。

  與職場上的魅力相較之,在生活當中,姑姑舉止投足間散發的魅力也可見一斑。

  去年除夕夜,大家子聚在一起辦了個家庭聯合晚會,姑姑作為主邀人選,和我們十幾個人談人生論經曆的模樣,我至今記憶猶新。

  20幾歲,最重要的是富養自己

  無論是熱情似火的撒哈拉沙漠還是冰天雪地的北極,她都曾涉足,從大氣橫秋的三國演義到細膩平和的城南舊事,她輕鬆娓娓道來,金融政治等方麵的專業見解就不用說了,就連少為人知的秘見秘聞她也洞若觀火。

  那個瞬間,我深刻領悟到一個人的優秀永遠沒有極限這個道理,第一次覺得人抵達一個境界之後是真的會自己發光。

  哥幾個問她,怎樣才能成為像她一樣的成功人士。

  她說,沒有必要去做第二個她,每個人的生命是獨特且不可複製的。

  如果硬要問在二十幾歲的年紀裏有什麽能實實在在地影響一個人的話,“富養自己”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

  “富養自己”是姑姑一直以來恪守的箴言,這四個字不能再符合我對人生活法的認知。

  呱呱墜地的時候是窮還是富沒有很大關係,但用什麽樣的態度去迎接未來,卻能深入骨髓地影響一個人。

  所謂富養自己,大概可以分為三點來講。

  第一,積極擴充自己的見識

  我曾經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問“究竟什麽才叫做見過大世麵”,底下的評論五花八門,其中一個回答直戳人心:見過大世麵的人,無論遇到什麽事,都不會想著拍照發朋友圈。

  《GOSICK》中也提到了一個與此類似的的觀點,說如果一個人喜歡一邊思考一邊在房間裏走來走去,那麽可以判斷他曾經的家並不算大,因為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必然不會有這種習慣。

  兩個例子看起來詼諧,實際上蘊含的道理卻引人深思。

  弱小和無知從來都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而無知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必將與傲慢同生。

  我念大學的時候,輔修了生物學。

  有一次課上講到植物組織RNA的提取,老師介紹到矽膠膜特異性吸附的離心柱提取法時,我的同桌大聲叫道:“老師,您把模特的模字給寫錯了。”全班哄堂大笑,同桌的臉羞愧地不敢抬起頭。

  見識短淺的人,覺得眼前所見就是全世界,一嚐到了點甜頭就恨不得讓所有人看到,當與真正博學多聞的人狹路相逢時,一下子就相形見絀,後麵露餡了,反倒讓自己成為了尷尬難堪的那個。

  越缺什麽,就越想炫耀什麽,稍微做出點成績就能在心裏掀起軒然大波,那是因為自己見識到的高人還不夠多。

  見識決定格局,而格局決定人生的層次。

  一個人如果見識淺陋,那麽對一件事的認知和感官就大大受限,看到的少,必然察覺不清楚在這個世界中自己所處的位置。

  有一個寬闊的視角,懂得茫茫宇宙下不同個體的力量強弱,對戰略和規劃的製定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怎樣增長自身的見識呢?

  對大部分人而言,讀書、旅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三件事。

  讀書長智慧。人的氣質裏,藏著所讀過的書,美好的文字能夠觸動人心,提高自己在各個領域的專業程度。每一本優秀的書籍,其實都飽含作者的心血,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乃一大幸事。

  旅行拓眼界。世界那麽大,要多去看看。當你站在大河山川腳下,當你攀上雪山巔峰,當你在飛機上俯瞰厚實的雲朵,你會發現,生活不止是千篇一律,總有一處你沒有見過。

  思考知深淺。思想的寬度與高度,很大程度上需要思考進化,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認知,看過再多的書,走過再多的路,在信息泛濫的社會,也很容易被輿論的洪流裹挾著走。

  20來歲的年紀,正是人的一生中最需要儲備能量的年紀,見多了識廣了,抗衡其他強者的資本才能厚起來。

  第二,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一個普通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代表著一個完整個體的精神麵貌。

  瀟湘別院晚沉沉,聞道多情複病心;悄向花陰尋侍女,問他曾否淚沾襟。

  《紅樓夢》中,林黛玉給世人的感覺柔柔弱弱,平時耍小性哭個鼻子什麽的家常便飯,而大方賢惠識大體的薛寶釵則更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喜歡。

  一個大多以情從事,一個更多時候以禮從事。弱水三千,人自可取其一瓢,情真意切的時候不要虛偽做作,該機靈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由著自己。

  能夠把自己當成別人,也能把別人當成自己,能夠讓別人覺得快樂,也能讓自己過得快活。

  人格富有的人,就是一顆行走的春藥。

  他們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季羨林說過,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隻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懂得為別人著想的人,在說話之前會先快速想想假如是別人,聽到這句話的感受會怎麽樣,在讓別人幫忙時,會盡可能地保持謙卑和敬意,不讓別人覺得他幫忙理所應當。

  在生活中不會給你太多心理負擔,不會讓你感到突如其來的心塞和困惑,不是諸事都為了自己的私利,讓別人能感受到這個世界最溫柔的善意。

  他們有趣不乏味,相處起來輕鬆愉快。

  眾所周知整理文件是件很煩人的事,但我有個同事卻引以為樂。

  每次整理文件的時候,她都會買來五顏六色的貼紙,整理一類貼一類,而且為每種類別都取了個別具匠心的名字,萌翻我們身邊一大片人。

  如果人生是一場旅行的話,有趣就是旅途中隨身攜帶的各類充電器,有趣,讓生活變得充盈,讓無聊無處遁形,讓自己開心,同時也讓別人開心。

  是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我不知道,但能夠確定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會被你所吸引。

  他們獨立不隨眾,用自己的見解辦事。

  保持獨立是人一生的修行。做判斷時舉棋不定,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認知,總想著依賴別人,經常被廉價的言論和情感煽動,這樣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有獨立人格的人,懂得如何處理遇到的事情,也懂得盡情地享受生活,麵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坎坷苦難,都有能力消釋,而不是由別人包辦。

  獨立,意味著責任和擔當,自己過得硬,過得成熟,才有可能為別人爭風擋雨。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擁有一個健康、完善的人格,對人的一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第三,用心打造自己的硬實力

  如果說見識和人格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脫穎而出,那硬實力,就是我們之所以能所向披靡的底氣所在。

  什麽是我們應該加以打磨的硬實力呢?

  首先,要努力實現經濟獨立。

  亦舒說過,錢最大的用途,是使我們比普通人更像一個普通人;不必拋頭露麵,換取最大的自由。

  隻有實現物質豐綽,才能實現生活自由。想要買的東西,想要去的遠方,用幾疊鈔票就能解決;厭倦做的苦力活,被不情願做的事所綁架,有了錢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拒絕。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成年之後,生活給人壓下的擔子越來越重,20來歲,你需要努力掙錢,為未來做好準備,不要甘於貧窮。

  其次,要懂得打扮自己,愛惜自己的臉。

  看臉的世界裏,長得漂亮是種優勢。外表的美天生是種便利,通過一張臉,便能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好感和仰慕,獲得更加出眾的資源。

  一個人的麵容不可以輕易改變,但你起碼能夠讓自己的臉看起來精致舒服。一個油頭滿麵的人和一個幹淨得體的人站在你麵前,你會更親睞誰?答案不言自明。

  人都是視覺係動物,尚好的年紀裏,不要耗費了你那張臉。

  再者,要用心經營自己的人脈圈。

  人是群居動物,無法脫離社會關係獨自生存,可以說,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人際交往。

  正所謂“朋友多了路好走”,每個人一生當中不可能做得了麵麵俱到,而人脈就能夠起到彌補自身空缺不足的作用,這就是人脈給我們帶來的優勢互補。

  依靠人脈關係,可以讓人更快地達成預期目標,使人更容易更順利地開展自身的學習和工作,事半功倍,就是這個道理。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脈的本質是等價交換,隻有一直秉持“互惠”的方式,讓彼此雙贏,你才能被他人認可。

  所以,在追求它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實力夠不夠強。

  最後,一定要注意照顧自己身體。

  一個好的身體,是一切之本,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其他的一切都是空想。

  年紀輕輕的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很多地方沒有去,很多人沒有見,不要等到自己的身體不足以支撐你去完成你的夢想時,才明白身體健康有多重要。

  作為一個心向明天的戰士,要守住革命的本錢,等病魔真正來臨的那一天,再後悔也來不及。

  20幾歲的你們,不知道身在何方,也不知道你們現在的處境是苦還是甜。

  人生從來都不會按照你們所預想的路徑一帆風順的走下去,但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權利永遠在你們自己手中。

  勿待須發盡白時,才懂道理不自知。 這篇關於20幾歲,最重要的是富養自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