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淺時代的深度閱讀

Feb19
按照所有演講的慣例,一開始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齊白石的。我給這個故事起了一個題目叫:信息匱乏時代的手藝人:齊白石的故事。齊白石出生於1864年,湖南湘潭,原名純芝。他的家庭並不富裕,所以他16歲開始拜師學習雕花木工,給家裏麵賺錢。齊白石的木工師父手藝很好,而他又認真好學,所以他的手藝也越來越好。又由於經常跟著師父在外麵做活,四處跑,也在他那個地方漸漸有了些名氣。

  齊白石學手藝,不僅勤動手,更善動腦。他發現,師父雕的花,以及其他木工做的,翻來覆去就幾個固定的式樣,什麽“麒麟送子”、“狀元及第”,沒什麽新意。於是他就搞了些創新,把國畫裏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蟲草、花鳥等遷移到木雕裏。起初隻是試探,沒想到雕出來的這些新品,頗被大家歡迎。

  這種經曆讓他對國畫有了強烈的興趣,但沒有人教他畫,而他能看的國畫畫冊也是比較初級的,沒有什麽好的資料可看,所以他一直無法真正入門學畫。

  直到二十歲的一天,齊白石在一個主顧家裏幹活時,發現了一套《芥子園畫譜》。《芥子園畫譜》是一套非常經典的國畫教科書。一個想學畫的人看到一套畫譜就如同一個想學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如獲至寶。可是這套書是別人的,在當時又很稀少珍貴,他沒法從別處得到。

  於是隻能向書主借來,用薄竹紙覆在書頁上,描紅一般把原畫一筆一筆勾描在竹紙上。就這樣勾畫了足有半年,畫成十六冊,才悉數描完,然後才把原書交還。接下來的五年,齊白石靠這套勾描出來的《芥子園畫譜》做木雕,並且閑時也反反複複拿出來臨摹,勤學苦練,他畫畫的底子就這麽打了下來。

  後來齊白石的畫在當地出了名,引來名畫家收他為徒。有了專業指導後,齊白石的畫技更上一層樓,終於成了一代國畫大家。

  發現一本好書,花半年時間抄下來,又花幾年時間學這一本書,這是在信息匱乏時代的大背景下,一個求學若渴的年輕人所做的事。而在今天,有幾個人可以像齊白石那樣去讀書呢?

  一部智能手機在手,我們的時間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駁的信息如潮水般湧來,讓我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選擇;我們的耐心越來越少,我們總是被標題吸引,打開正文後匆匆兩眼又馬上關掉;每天翻新的網絡熱點,無外乎性、謊言、奇聞和窺探,到第二天就被我們忘得一幹二淨;我們幻想在一篇網文中尋找“幹貨”,希望發財致富、人生輝煌的不傳之秘能被一二三四五和盤托出,沒想到隻是又一次被騙了點擊;我們總是在找更多的資源,搜索、下載、囤積然後閑置,錯把硬盤當成自己的大腦……

  所以,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信息過剩時代的“手機藝人”:我們的故事。

  我經常在想,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膚淺的時代。膚淺是什麽意思呢?膚淺就是“表麵化”。如果你在咖啡廳裏麵點了一杯拿鐵,但每次都隻是把上麵的奶沫給吃了,下麵的咖啡沒動,是不是很奇怪?但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每天都在做著類似這樣的事。

  •就像父母幫子女物色相親對象,數字比活生生的人重要,房子多少大,工資多少高;

  •就像衡量一篇文章好不好,要看它的KPI,閱讀人數有多少,轉發收藏有多少;

  •就像把自拍放到網上,你不P一下都不好意思;

  •就像現在有人會長篇大論,教你怎樣寫一個抓人眼球的標題,卻沒人教你怎樣寫一篇深度長文;

  •就像春節時保健品的禮盒裝,偌大的一個盒子拆出來隻有一點點東西;

  •……

  所以唯獨我們缺失了一樣東西:深度。

  而且,我發現,我們時代膚淺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就拿閱讀這件事來說,有兩個新變化是我在近兩年才發現的:

  一個是知乎答案裏麵,各種“裝飾性圖片”變得很常見。

  什麽是裝飾性圖片呢?就是這種圖片並沒有傳達什麽實質性的信息,比如文章裏麵插一張萌寵動物的表情、插一張暴走漫畫的表情或者插一張有著離奇台詞的影視截圖。我經常能看到,一篇答案裏麵這種圖片能插上五六張,文字倒沒這麽長。

  以前知乎的答案是很幹淨的,有一說一,就是論事,後來這種浮誇的東西就慢慢出現了,後來就變得很常見。這是受整個社會浮躁心態的影響。

  為什麽有人喜好這麽做呢?我想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文字的內容太薄弱,心有點虛,隻能用圖片來遮掩、來充門麵。

  這就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個梗,恰恰是不重要的事情才會說三遍,因為無法提供這件事之所以重要的充分理由,所以隻有靠重複來強調。

  這種圖片以及這種重複都是很虛弱的,成了我們膚淺時代的一個症狀。

  另一個例子是,我發現有些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喜好用居中對齊這種文字排版。而且很多閱讀量很高的號,喜好用這種排版。這讓我很詫異。

  以前我們看的文字,都是左對齊的,我們的注視點也是從左至右的那麽走。

  那麽居中對齊導致一個什麽後果呢?就是我們的注視點都在中間,每換一行,注視點就落到這一行的中間位置,那麽左邊的文字呢,我們就用餘光掃一下。所以每看一行,就這麽大致掃一下,然後就下一行,反正一行也沒幾個字,都沒耐心仔細看了。

  所以以前我們的閱讀是看書,現在我們的閱讀是刷屏,而且是嗖嗖嗖刷。

  所以我想,既然大多數人都這麽做,那麽我就有必要站出來,唱唱反調。說一點不一樣的意見。

  我的意見就是要深度閱讀。

  什麽是深度閱讀呢?我在自己的閱讀的曆程中經常想這個問題,目前想得還不完善,初步歸納下來可以用五個方麵來概括:

  第一個是閱讀的姿態。

  深度閱讀的姿態,就是盡可能讓自己沉浸進去,把手機放遠一點,躲到一個僻靜的角落,安安靜靜看書。

  智能手機是蘋果公司的偉大發明,但這個東西實在太好了,好到了有點壞,這就是物極必反。

  所以你在閱讀的時候,盡量要排除這種幹擾,把手機切到飛行模式,讓它變成一塊磚頭。你沉浸到書裏麵去,進入心流狀態,保護你的心流,不要讓它被隨意打斷。

  第二個是閱讀的選擇。

  我跟大家講一個很奇怪的體驗,就是我有一次去我家附近的西湖區圖書館,去找心理學的書架,心理學在C類目裏麵。我走過去一看,整個心理學書架裏麵,一眼掃下去,沒有幾本書是可以看的,都是什麽呢,江湖心理學、偽心理學、心靈雞湯,這種東西。因為我是心理學背景的,所以哪些是專業、靠譜的心理學書,一眼都能看出來。而結果就是這樣。讓人哭笑不得。

  所以閱讀的選擇很重要。對於深度閱讀者來說,暢銷書要警惕。當然不是說暢銷書都不好,暢銷書裏麵當然有很好的書,但也有很水的。

  我把很水的暢銷書分為美式暢銷書、日式暢銷書和中式暢銷書。

  美式暢銷書以格拉德威爾的書為代表,就是本來一頁紙能說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後,硬生生撐起一本書。

  日式暢銷書的特點,不是講道理,而是從一個點出發,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種方法,但每一種講得都不透徹。

  還有一種中式暢銷書,不是講道理的,也不是講方法、講概念,而是講情懷,把你的心靈擾動起來,給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

  不是說這些書不好,它們裏麵也都有營養的,也可以讀,隻是從一個深度學習者的角度來說,這點低密度的營養還遠遠不夠,而且可能有些不是營養是反式脂肪酸。

  舉例來說,“一萬小時理論”經過暢銷書的渲染在國內變得盡人皆知,甚至被奉為金科玉律。可是暢銷書裏講這個理論,隻是二手解讀,經過轉化加工包裝的,它是不是這麽可信呢?

  不一定。我曾經就專門查過相關的英文論文,發現這個理論在學術界爭議不少,有些論文裏就說,他們自己的研究發現,有些人隻要3000個小時就能成為頂級的音樂家或者棋手,所以一萬小時這個數字其實並沒有什麽意義。

  這就是一個深度學習者的閱讀選擇。他要去讀那些思想源頭、知識源頭的東西,讀第一手材料,不要讀來讀去都讀那些二手販賣的東西。這種精神就是“采銅於山”,也就是我的網名的來源。

  所以,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我有一個小建議給大家:想想你手頭的這本書是作者一手的東西,還是二手的東西,這對你們甄別好書很有幫助。

  第三個是閱讀的定力。

  我家裏的藏書,不算多,也就五六個書架,其中一整個書架是我的核心書架,這裏麵的書都圍繞著“學習、思維、創新方法”這個大主題。

  買別的方麵的書,比如科學、文學、管理學這些方麵的書,我是很慎重的,精挑細選,但是那個大主題下的書,我的標準反倒會放寬,就是凡事相關的書,我都盡量買來。也就是說,對於我最關心的那個閱讀主題,我是不惜代價的,我需要信息上的窮舉,沒有遺漏。

  在核心書架之外呢,其他的書也大多與這個主題相關,隻是沒有直接相關而已。比如,科學家的傳記,雖然這個傳記本身不是為了探究思維方法的,但從傳記裏麵可以看到這個科學家思維方法上的蛛絲馬跡。可能一本書裏隻是找到了一個點,但對我就非常有用。類似的還有作家的訪談錄,哲學類的作品,還有建築學家、導演、人類學家等的思想或者經曆,都是我的資源和素材。

  所以,在我家,這個70平米的小房子裏,擠了五六個書架,而這些書架裏的書,也大都與我最關係的那個主題有關。這就是閱讀的定力。所以我一般不會去看別人的推薦書單,也不會去在意暢銷書榜,因為我很清楚,我需要什麽樣的書,社會上流行的閱讀風尚是與我無關的。

  熊十力先生曾有一個著名的“海上逐臭”的比喻,他在《戒諸生》一文中寫道:

  中國學人有一至不良的習慣,對於學術根本沒有抉擇一己所願學的東西,因之於其所學無有不顧天不顧地而埋頭苦幹的精神,亦無有百甘受世間冷落寂寞而沛然自足於中的生趣。如此而欲其於學術有所創辟,此比孟子所謂「緣木求魚」及「挾泰山超北海」之類,殆尤難之又難。吾國學人總好追逐風氣,一時之時尚,則群起而趨其途,如海上逐臭夫,莫名所以。曾無一刹那,風氣或變,而逐臭者複如故。此等逐臭之習,有兩大病:一、各人無牢固與永久不改之業,遇事無從深入,徒養成浮動性。二、大家共趨於世所矜尚之一途,則其餘千途萬轍,一切廢棄,無人過問。此二大病都是中國學人死症。

  與大家共勉。

  第四個是閱讀的野心。

  什麽是閱讀的野心呢?就是不要用仰視的心態去看書,而是應該平視,在閱讀時,你既要能看到這本書的優點,又能看到缺點,並在此基礎上,想想你是否有可能超過作者,寫得比他還好。這就是你可以有的野心。

  我當初之所以設定“學習、思維、創新”這個大主題,其中一個促發因素是看了劉未鵬老師的博客,我想這個程序員太厲害了,寫得有關心理學的東西比國內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者寫的東西都有價值。

  然後我就很慚愧,心想我能不能也研究這個方麵,而且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後來劉未鵬老師的博客集結成書,也就是《暗時間》,我看了之後我就想,我以後寫書,一定要超過《暗時間》,不然我的這本書就沒有意義,沒有存在的價值。

  有了這個野心以後,我在閱讀時就更加挑剔,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別人寫的東西,去尋找更深層更源頭的信息。當然我現在寫的東西還不敢說超過了劉未鵬老師,但我正在這條道路上前進。

  最後一點是閱讀的抵達。

  我有一個觀點,就是不要把閱讀當作一個孤立的事物來看。就閱讀談閱讀沒什麽意思,我們要放在生活以及人生的大背景下,去閱讀。

  閱讀有許多的功用,有消遣娛樂的功用,用賺錢的功用,有滿足單純的求知樂趣的功用。但最重要的是功用我覺得是改變,就是閱讀是否對我們的生活、人生帶來了改變。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的閱讀就抵達了。

  所以閱讀,絕不僅僅發生在把書打開又把書合上這兩個動作之間的時間段,這隻是閱讀活動中最表層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們從書裏讀到的那些精華,我們是否用行動把它轉化為屬於自己的價值,我們的智慧是否得以增加,我們解決生活現實問題的能力是否提高了,我們的心態是否可以更加平和,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是否得到了改善,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從閱讀中收獲的東西。

  其實這種追求改變的訴求會反過來促進我們的閱讀,牽引著我們的閱讀走向縱深。因為很顯然的,我們要改變,必然要對我們讀的文本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更多的問題,更加主動和迫切,這些都會讓我們閱讀得更深入。

  有些閱讀是速食型的,它在短時間內賜予我們愉悅或者給我們以慰藉,但時間稍長一點後它的作用就消失了。而作為一個深度閱讀者來說,他需要更多的能沉澱下來的東西,需要能給他生活帶來長期改變的東西,並且有勇氣促成這種改變。

  希望我們都能抵達。

  (作者:采銅) 這篇關於膚淺時代的深度閱讀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