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輕萬事如鴻毛,放空處處是安樂

Feb19

  凡事不要看得太重,不要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和失,學會放空自己的心靈,平和的看待生命中的得與失,你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安樂。
  
  很多人總是把時間和思想填得滿滿的,卻常常忘了自己心之所想,忘了為之奮鬥的目的,以為放鬆就是浪費時間,是無意義,是懈怠。所以,這些人總是步履匆匆,滿腹心事,甚至焦躁不安,從不肯讓自己閑下來、靜下來,保留一份空白,獨享時間的流逝。然而總會在某個階段,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上進心已經被重重複複的瑣事所羈絆,對一直熱愛的工作產生了鬆懈,而過往的成功經驗轉眼間已經成為絆腳石……於是,心累了,倦了。這時如果我們再強撐下去,隻能讓自己的心更累更倦,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沉重。而想要從這種沉重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最好的辦法是放空自己,讓自己暫時忘掉一切,暫時拋開世俗的一切,好好休息一下,讓心靈得到沉澱。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有人說這是傳說,也有人說這是真事,有無此事並不重要。但這個故事能使人徹悟打掃心地的要義:心明清淨才是人生智慧的提煉和升華。
  
  每過一段時間,我們都要清理一番家裏的物品,有保存價值的留下,估計意義不大的把它們賣掉,甚至幹脆扔進垃圾桶。這種清理讓人感到無比快樂,每做一次,就有一種又丟掉了一個包袱的感覺,那種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生活的壓抑感也會一掃而空。
  
  人的心靈其實也像一個家,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管你名氣有多大,職位有多高,也不管你擁有多少金銀財寶,你都無法突破這種限定。而人生一世,難免有挫折、失敗、不幸,難免有煩惱、寂寞、孤獨,這些東西就像舊書報和廢手稿一樣,它們於你的人生毫無用處,卻侵占了大量的生命空間,如果不及時清理掉,它們就會慢慢地膨脹,讓你的心靈變成一個垃圾坑。
  
  清空心靈,就是要清空世俗生活積存的枯枝敗葉;清空心靈,就是要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清空心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獨立。
  
  偶爾放空自己,封鎖來自四麵八方的信息,放棄永無休止的欲望,用漫不經心的視線,掃過路邊的風景,看看天空中烏兒飛翔,聞聞空氣中花的芳香,讓繁忙的心真正得到自由。偶爾放空自己,輕裝上陣,去吸取新的養分,去靜聽心音,做自己想做的事,讓自己的心每一天都沐浴著陽光。這正是我們努力工作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
  
  我們在生活中,時刻都在取與舍中選擇,我們又總是渴望著取,渴望著占有,常常忽略了占有的反麵——放棄。懂得了放棄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道理。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下愛情。然而,放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氣。麵對諸多不可為之事,勇於放棄,是明智的選擇。隻有毫不猶豫地放棄,才能重新輕鬆投入新的生活,才會有新的發現和轉機。
  
  得到與失去是矛盾的雙方,它們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佛經上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古人也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得到與失去、追求與放棄,是現實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應該以一種平常、豁達的心態去看待。
  
  俗話說“萬事有得必有失”,得與失就像小舟的兩支槳,馬車的兩隻輪,得失隻在一瞬間。失去春天的蔥綠,卻能夠得到豐碩的金秋;失去青春歲月,卻能使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
  
  人們總是對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但如果一直將過去的傷痛累積起來回味,那就永遠走不出陰影,久而久之,人就始終在眼淚淹沒中度日,心胸也日益狹隘。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打開心靈,寬容一切,得饒人處且饒人,生活就會煥發出新的契機。所以退讓是一縷東風,一旦我們真誠原諒,就無需用折磨自己來懲罰別人。倘若能夠坦然應對生命小舟中的每一個險灘,你就會融化別人冷漠的冰雪,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
  
  生活就是這樣,在堅持選什麽的同時,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些東西。人往往就是因為舍不得放棄,選擇才變得異常痛苦。但也正因為舍不得放棄,人生才變得異常沉重。因為,翅膀上係著黃金的鳥兒是飛不起來的。
  
  一個老人在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弄掉了一隻,周圍的人都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道:“這一隻鞋無論多麽昂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鞋,說不定還能穿呢!”
  
  顯然,老人對自己的行為已經有了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斷然放棄。我們習慣對已經丟失的重要的東西耿耿於懷。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並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事實上,與其為失去的而懊惱,不如正視現實,換一個角度想問題:也許你失去的,正是他人應該得到的。
  
  生命有得到是正常的,有失去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緊緊抓住失去不放,得到就永遠也不會到來。放下失敗,抓住成功,就可以讓生命重放光彩。而這一切,需要你有一顆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輸贏成敗之心。個性樂觀的人對得失看得很淡,他們認為“得”是勞作的結果,無論勞心勞力,“得”都是心願的實施,了得了心願,卻難免會失去追求。得到功名利祿的時候,滿心喜悅,但同時也失落了沉思與警醒;得到婚姻的時候,愛情的光芒免不了黯淡;得到虛榮的時候,靈魂卻在貶值;失去最愛的時候,便是得到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賴的時候,便得到人生必備的磨礪;失去憧憬的時候,便得到現實的選擇。
  
  安徒生有一則名為《老頭子總是不會錯》的童話故事:
  
  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三個人於是一起來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子的欽佩。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英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凡事不要看得太重,要學會放空。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這樣生活才能妙趣橫生,和美幸福,這樣,你才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覺得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們忽然驚覺:我們的憂鬱、無聊、困惑、無奈、一切不快樂,都和我們的要求有關,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或者,太執迷於某事物。
  
  適時放空自己,甩掉心上背負的沉重,別讓心靈蒙塵,讓自己的心變得輕盈,心輕是一種睿智,放空是一種豁達,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一種境界。放空了自我,才能想到別人;放空了個人,才能想著國家和人民;放空渺小和卑劣,才能贏得偉大與崇高。因此,放空,也是一種智慧,一種幸運。放空,才會收獲一份輕鬆。
  
  放空自己是為了更好地充實和淨化自己,讓自己心平氣和,把心力調至恰到好處,駕馭好自己的情緒,靠近快樂,遠離憂慮,放空自己,是頓悟的前提。我們試著讓自己在不斷的頓悟中,做一個充實而又幸福的人吧。

這篇關於心輕萬事如鴻毛,放空處處是安樂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