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教養的人,越不冷漠

Feb19
作者:田心

01

今年年初,單位新入職一名高材生,學曆高、智商高,據說麵試時表現非常優秀,我們都對這位新人充滿期待。

 

果然,她沒讓大家失望,工作中表現出很強的學習能力,凡事交待給她,很快就能get到重點,工作起來得心應手。

 

可是,時間一長,同事們都開始疏離她。

 

原因是,她總顧著自己完成工作,從來不會詢問工作鏈上下遊的進展情況;

 

有時遇到後續工作人員詢問她相關事項,還總擺出一副“不關我事”臉,使得工作銜接不太順暢。

 

一次,同在一個辦公室的張姐憂心忡忡地說自己家孩子發燒住院了,其他同事都紛紛“出謀劃策”,其實也幫不上什麽忙,隻是表示關心,而她又是一張格格不入的“漠不關心”臉。

 

雖說,其他同事都是媽媽身份,她剛畢業,不太懂得育兒經驗,也情有可原,但她的冷漠就像一個冰塊,將原本溫暖的空氣降至冰點以下。

 

職場中,知識、能力的確非常重要,但想要在職場中順風順水,不隻在工作能力,更在人際交往。

 

那些隻對和自己相關之事表現出熱忱,對與己無關之事冷漠看待、不聞不問。

 

甚至是孤傲不羈的人隻會導致別人不敢靠近,從而使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長期來看,並不利於職業發展。

 

社會交換理論代表人物霍曼斯萊維特認為:人際交往實際上類似於商品交換。

 

這不僅是物質商品的交換,最主要的是諸如讚許、聲望、愛慕、服務等精神商品的交換。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社交溫度。

 

除了認真負責地完成工作,在工作空擋,如果能夠從生活細節上體察入微、關心同事,就可以縮小與同事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使合作更為緊密,也會促使工作更高效完成。

 

02

我畢業後就職的第一家公司有兩個項目經理。

 

穀姐成熟穩重,劉姐帥氣襲人,兩人都是女強人,但行事風格卻南轅北轍。

 

穀姐對待下屬總是真誠鼓勵、悉心指導,而劉姐則常常擺出一副盛氣淩人的架勢。

 

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公司周例會時,在走廊遇見穀姐迎麵走來,因為當時還沒熟識公司所有人,隻對她投已標準式微笑;

 

卻沒想到她竟主動同我打招呼,還稱讚我著裝職業,瞬間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也給了我自信和勇氣。

 

後來工作中接觸越多,越覺得穀姐人很好。

 

每當其他案場有活動需要支援時,穀姐團隊都會在不耽誤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主動前去幫忙,而劉姐團隊則是出了名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後來,穀姐因為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而升職為區域經理,而劉姐則迫於壓力轉行了。

 

與人交往,行事作風是一個人的隱形標簽。待人熱忱還是冷漠,不僅映射出你的人格靈魂,也決定了別人以親近還是疏遠的態度回饋你。

 

佩利說過: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中。

 

那些總是熱情地打招呼、主動給他人開門、乘坐電梯時熱心地幫忙按樓層的人,常常在細微之處流露出高貴的人格素養。

 

這種人往往被人們賦予“熱情友善”的標簽,也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曾寫到:“冷漠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老練和有教養的重要標準。”

 

越是有教養的人,越不冷漠。他們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他們常常給人以愛與關懷的溫馨感覺,更體現出一種由內而外感染他人的人格魅力。

 

03

有一次,我和好友在餐廳吃飯,聽鄰桌兩位大姐聊天,感觸頗深。

 

A姐說:“孩子班主任抽簽決定我和另外兩位家長協助老師,帶領孩子們參加下周末的夏令營活動,好好一個周末就這麽泡湯了。”

 

B姐說:

 

帶孩子多有意思啊,我家孩子上小學時,學校要求家長輪流看自習,好多家長不願意,覺得浪費時間。我就不那麽認為,那不是看別人家孩子,那是看自己的孩子啊。那時候,我總主動要求看自習,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看見我還熱情地打招呼。

 

A姐連連稱讚,投去欽佩的目光。

 

B姐繼續說道:“其實誰都不傻,你付出的辛苦,你對別人的好意,別人都會記在心裏。”

 

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有人情味。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有深遠眼界。

 

熱忱之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得到情感認同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是他們的最大快樂。

 

生活的瑣碎、時間的衝刷,讓我們變得自顧不暇,也越來越自私冷漠。我們都期待被別人溫暖,卻忘記了愛是互相的,想要被別人溫暖就要先溫暖他人。

 

那些首先選擇溫暖他人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內在修為和思想格局。他們懂得付出就有回報,贈人玫瑰就能手留餘香。

 

著名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當熱忱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然,你與周圍人的感情自然會在點滴積累中漸漸濃厚起來;

 

當你的人緣越來越好,你的道路自然會越走越寬,你就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04

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說道:

 

“人生那麽短,我就選擇做那種又盲目又熱情的傻瓜。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對生活充滿熱情是即便低落,也要相信。即便黯然,也不放棄。

 

盡管生活有黑暗與陰霾,即便眼前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也不要吝嗇自己的熱情和善良。

 

盡力做個溫暖的人,做一個強大的人,隻有溫暖了自己,才能溫暖他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拉裏·金曾寫到:“投入你的感情,表現出你對生活的熱情,然後,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回報。”

 

這不僅是拉裏·金在所熱愛的事業上體悟出來的成功秘訣,也給了希望成功經營生活之人最為有用的指引。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思維貧窮人的悲哀往往在於,錢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沒有溫暖,沒有人情味,更沒有什麽人文關懷,剩下的隻有人與人之間的算計和揣度。”

 

深以為然。

 

上層人,人幫人,相互珍惜,彼此成就。

中層人,人比人,嗔怪怨恨,互相排擠。

下層人,人整人,冷漠陰暗,損人害己。

 

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有一顆熱愛生活、善待他人的心。

 

奧黛麗·赫本曾說過:“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好處;若要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若要美麗的頭發,讓小孩子一天撫摩一次你的頭發;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要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其實,成為一個熱忱的人很容易,多一個微笑、多一句問候、多一點關心就很好。

 

願你成為生命中的太陽,溫暖他人的心房,也照亮自己的前路。

 

願你即便明白生活的真相,也依然熱愛它,珍惜每一次際遇,對生活永遠保有熱忱和崇高的敬意。

這篇關於越有教養的人,越不冷漠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