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好不好,看“距離”才知道

Feb19
01

  參加朋友聚會,鄰座的朋友神秘兮兮地告訴我說:“你聽說了沒,阿敏跟阿城結婚了。”說完還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

  我馬上就感覺不對勁了。誰都知道,阿城的女朋友叫寧紅,阿敏是寧紅的舍友兼閨蜜。當年寧紅跟阿城談戀愛的時候,阿敏見證了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的全過程。認識他們的人都開玩笑說:“阿敏,你真是一個忠於職守的燈泡。”阿敏也隻是笑笑,並不辯駁。

  大家一致認為,在當“第三者”這件事上,阿敏堪稱典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沒想到,阿敏這個“第三者”,竟然成了真正的第三者,居然還轉正了。

  朋友看我怔怔的,歎了口氣說:“唉,要說吧,這也怨不得別人,誰讓寧紅不長個心眼兒呢,這下被最好的朋友挖了牆角,哭都來不及了。”

  朋友頓了頓,又說:“怪就怪寧紅把阿敏當成自己的影子了,做什麽事兒都讓阿敏陪著,有一次阿城生病了,寧紅正好出差,她委托阿敏照顧阿城。孤男寡女朝夕相處,怎麽可能不出事?你說說,像有她這麽心大的人,天底下也少見。”朋友一臉的惋惜和憤憤不平。

  我無語了。寧紅的悲哀,說好聽點,是緣於對好朋友太過信任。她與阿敏走得太近了,近到了連男朋友都開啟共享模式。

  都說車與車靠得太近,容易出車禍;人與人不分彼此,容易起糾紛。朋友之間以誠相待沒錯,並不意味著朋友之間就應該毫無保留,沒有一點隱私,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天天泡在一起。換句話說,親密有間,才是相處之道,有張有馳才能讓友誼長久。

  古人曰:“與朋友交,敬而遠之”,敬也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過近無君子”、“距離產生美”,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02

  大早起,就聽見樓上張建跟他哥打起來了。

  起因是張建投資了一個項目,效益不錯,他回老家的時候,他哥就要求投點資,入個股,分點紅。

  張建想想,公司正好擴大經營,缺錢,便讓哥哥拿出20萬加了進去,說好的利息是年利率百分之十。

  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吃肉,他喝湯,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兒。

  剛開始的兩年,也的確不錯,兄弟倆好得像是一家人,雖然不住在一起,也是常來常往,手足情深,你好我好。張建家裏吃的米麵,菜蔬,都是哥哥專程從老家送過來的。哥哥家有什麽事情,張建更是傾力相幫。周圍的親戚朋友除了羨慕,就剩羨慕了。兄弟兩人一度成了村子裏好兄弟的代名詞。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受市場衝擊,張建的公司陷入困頓。後來,別說支付哥哥家利息了,他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也就在這一年,哥哥家兒子考上了大學,需要一筆錢支付孩子上學的學費。哥哥帶著一袋小米來找張建商量,看張建能不能借些錢出來應應急。張建正處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煩躁中,哪裏還能拿出錢來給哥哥。

  兄弟倆話不投機,吵了起來,那些因太過了解而滋生的陳穀子爛芝麻的不滿,在這一刻被互相揭短抖摟了個底朝天。

  張建是個愛麵子的人,看哥哥一言不合就翻臉,還當著鄰居的麵大聲指責他這也不行,那也不對,火了,抄起門邊的一個大花瓶就朝哥哥頭上砸了過去。

  結果就是,哥哥重傷住進了醫院,張建涉嫌故意傷人進了看守所。

  兄弟兩家從此陌路,老死不相往來。

  即使是血濃於水的同胞兄弟,當走得太近不分彼此的時候,一有矛盾都會撕破臉來也不管不顧,何況是朋友。

  03

  英國政治家、作家本傑明·迪斯雷利曾經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朋友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為我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盡,好話說絕,沒有給友誼留下喘息的空間。

  走得太近,難免會將內心的隱秘昭示於人,這些隱私,也許會成為他人手上的把柄,可許會成為他人精神的負擔,他要能擔得起為你守口如瓶的責任。而一旦翻臉,相互間沒有了顧忌,揭起底來,傷得更深。

  與人相處,每個人都應該在心底留一個自我的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給自己帶了一個保護的盔甲,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領域被別人侵犯。

  就如同自然界裏的猛獸,都有自己固定的勢力範圍,圈子內的區域,是神聖的,誰都不能侵犯,如果你來了,我不同意,唯一的後果就是兩敗俱傷。

  04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是一個非常會運用心理距離效應的人。他的座右銘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戴高樂在擔任總統的10多年中,他的顧問及智囊機構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過兩年。他是這樣對辦公廳主任說的:“我隻能用你兩年。就像人們無法把參謀部的工作當做自己的職業一樣,你也不能把辦公廳主任當做自己的職業。”

  戴高樂深知,如果沒有距離,領導決策就會過分依賴於秘書或者某幾個人,讓智囊人員幹政,沒準他們會假借領導的名義謀私,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有一個著名的刺蝟定律:兩隻刺蝟,為了取暖緊緊地靠在一起,它們身上的刺紮得對方生疼,隻好分開。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靠在一起,刺痛令它們再度分開,這樣反反複複,幾經折騰,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樣適用刺蝟定律。

  盡管我們有著良好的願望,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同時也還必須記住,“親密並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

  有了距離的友誼,才有可能長久。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這個度如何拿捏,一樣需要智慧。

  君子之交淡如水,任何超越感情關係的言行,都可能讓一段友誼或親情瞬間灰飛煙滅。

(文/悠悠) 這篇關於關係好不好,看“距離”才知道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