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人的三個字是“不用了”

Feb19
文:大將軍郭

  周六播出的《奇葩說》裏討論了一個話題,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

  這個話題其實挺大,如果僅討論好友、戀人、親人之間,“添麻煩”這個問題往更深入裏講,其實是關於一個獨立和依賴的選擇問題。

  往回倒退五年甚至更久一點,我一定是斬釘截鐵地支持保持獨立,一定不要給任何人添麻煩的觀點的,生活中我也是那麽做的。

  恰好,這幾年大家都在倡導女性要獨立自主,我身邊也崛起了不少自強不息的新女性,我們為自己有這樣的品質而感到驕傲,有時候甚至會鄙夷那些會撒嬌會尋找依靠的小姑娘。

  但這幾年漸漸成熟了起來,發現過分強調獨立往往導致了矯枉過正,好多人不會依賴了,生活過得越來越疏離,跟周遭的人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過分獨立這件事其實是充滿了危險的。過分獨立否定了跟他人建立緊密聯結的可能性,剝奪了別人靠近你的權利,甚至還會滋生出高傲和不可一世的心態。

  曾經有個朋友半開玩笑似的跟我說,你哪兒都好,就是太獨立,你這樣就是不給別人機會啊。當時的我不肯承認他說的話,甚至還把他的想法看成是一種極端,認為獨立比依賴高級多了。

  後來,我在這件事上有了感性的體會。

  有一任男友對我說,我說的最傷人的三個字就是“不用了”,我加班他要來接我回家,我說不用了,當時工作太忙沒時間去超市,他說我列清單他去買,我說不用了,到了換季的時候他說我陪你去買新衣服吧,我還是說不用了。

  我並不是不喜歡他,也喜歡跟他在一起,但心裏一直別扭的認為,這些事我明明都可以自己做啊,需要他為我做事顯得我很無能。

  當時的我理解不了他的心情,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

  一個冬天的晚上我臨時有事要出門,可偏偏我下午出門在冰上滑了一跤,腳疼,出門隻能打車,更不巧的是下午出去現金花完了,當時還沒有網上叫車支付的業務,我隻能走很遠的路去銀行取錢再打車,那段路剛下過雪非常滑,我真的是害怕再摔跤。

  最後,試探性的給男朋友打電話問他能不能送我一趟,電話這頭的我是誠惶誠恐的,很擔心他不方便又覺得我麻煩,沒想到他立馬答應說很快就到。

  那天送我的路上他表現的很高興,說這是我頭一次主動向他提了要求,頭一次覺得自己非常有用,那天冰天雪地路不好開,但是他一句怨言都沒有。

  他說因為那個電話,他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拉近了,覺得我開始把他當成一個重要的人了,開始依賴他了。

  打那之後,我試著在獨立和依賴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再過分強調獨立,也不想陷入另一個極端——過度依賴,因為任何事情到了“過度”的階段,都將變得充滿壓力,失去彈性,是違反平衡的。

  我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去衡量什麽是適度依賴,但那種狀態是可以描述的:

  良性的適度依賴是既能自處,保有自我意識,又能在與他人聯結的時候感到融洽和親密,當有需要向他人求助的時候,充滿感恩,能享受他人的幫助,並不為此感到內疚和自責。凡事用“我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處處強調“你”、“我”之分。

  適度依賴是一種能力,它跟我們嬰幼兒時期的依戀類型有關。

  (1)過於獨立的人屬於回避型依戀:

  他們雖然渴望依賴他人,但是卻會選擇冷漠和疏離,回避與人建立聯結,本質上他們是想用獨立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試圖打破從小形成的“我不值得被關注”這樣的認知。

  (2)過於依賴的人屬於焦慮型依戀:

  他們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安全感的來源就是他人的陪伴和撫慰,他們有一個脆弱的自我,會試圖想“寄生”在他人身上。

  (3)適度依賴就是安全型依戀:

  他們可以很好地獨處,也願意信賴他人,並不會把自己的價值定義於是否有人親近和依賴。

  良性的適度依賴是非常必要的,它意味著你在跟他人發生交互關係,讓你們真正參與到彼此的生活當中,讓你們深切地卷入到關係當中。

  心理學當中做過比較,兩個人共同去完成的事情越多(即便中間出現過爭執),他們對關係的滿意度越高,對彼此的評價也越高。

  因為,在協作共處的過程中,人們投入了精力和情感,這無疑有利於他們更積極地看待關係。

  很多人不想依賴他人,除了源於早年形成的依戀類型,也會有有一種現實的擔憂:尋求幫助或與他人協作是不是給別人造成負擔?

  雖然客觀上來說是給對方增加了一項任務,但是這個任務背後展示了你對他的信任,也給對方一個去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果是關係親近的人,他們透過你的“依賴”重新認識自己,他們會變得更富有動力和價值感。

  也不必擔心這種依賴僅是單向的存在,你的信任換取對方的信任,他也會願意增進與你的互動,最終,你們之間會形成彼此依賴的關係。

  有幾件事可以讓你們找到一個讓雙方都舒適的良性依賴狀態:

  1.多溝通多交流

  依賴的前提是你們的關係有一個向彼此開放的態度,當兩個人在自我暴露方麵進行的很充分的時候,才更容易坦誠和開放的麵對彼此,也更容易產生相互依賴的情感。

  情感是催化劑,它能催化一些親近的行為,比如求助,比如協同,比如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讓對方去為你做一些事。所以,想要關係產生依賴,首先一定要在精神交流的層麵有基礎的交融。

  2.適度示弱

  這種示弱並非要你刻意為之,我相信任何人都有脆弱的一麵,隻是有些人掩藏了起來,不願示人。

  依賴是一種鎧甲,當你願意在親近的人麵前舒展你的脆弱,真實的麵目麵對他時,也能激起對方渴望被你依賴、渴望保護你的欲望。

  這有利於你們之間打破彼此疏離的屏障,脆弱是一個突破口。

  3.嚐試一起完成需要協作的事

  有人對依賴這件事還是存在一種偏見,好像依賴是一種低姿態完全仰仗對方的行為,其實真正建立起相互依賴的關係後,誰幫助誰多一些,誰為誰多做一些,就不再是那麽重要了,因為兩個人會漸漸形成“我們”的思考角度,而不是過於區分“你”和“我”。

  所以,在依然不敢確定是否可以依賴的時候,先試著多去協作,比如一起做飯,一起拚裝家具,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會感受到你們是彼此需要的,是可以一起將事情完成的更好的,形成了這種融洽的氛圍後,提出一些要求便不再那麽難以開口。

  4.主動提一些合理的小要求

  兩個人過分獨立的相處,會漸漸變得疏遠,因為似乎你們並不彼此需要,又何談依賴?

  所以,偶爾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讓對方為你做一件事,會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你對他有需求,你們的關係在靠近。

  5.開誠布公的討論你們希望的相處方式

  關於適度依賴的“度”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刻度,是因人而異的。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除了在磨合中摸索,也需要兩個人能坦誠的去討論,建立一個適合你們相處的模式,找到一個折中點。

  建立良性的依賴關係,絕對不是隻適用於戀人,朋友之間,親人之間都需要你們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有真正的聯結,這樣才能長久的維係感情。

  我想,人與人之間也就是靠著相互羈絆,生長出枝藤纏繞的情感,才能一起共同麵對生活的艱難吧! 這篇關於最傷人的三個字是“不用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