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需要相互真摯的關懷和理解,也需要適時的退讓和距離

Feb19
作者:小富女

  01

  上周五的下午,忽然接到女友的電話。

  隔著手機,都可以感受到那端湧來的失落與壓抑。

  女友說:自己帶著部門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精心完成了二季度市場策劃方案。一共二十幾頁,詳細的評估了當前市場環境、細分了受眾需求、探索了營銷機會……

  可是,領導隻隨意翻了一下,就搖搖頭說:再想想別的。

  女友還想據理力爭,可領導索性將方案擱置一邊,回了兩個字:待定。

  女友隻得訕訕走出領導辦公室,接著就向我打了這個電話。向我哭訴,到底是什麽樣的問題,讓她熱忱做出來的一份報告,領導還已如此冷漠。

  我們曾是多年的戰友兼同行,但這種情況的確存在太多複雜的可能。女友一來想聽聽我的意見不假,二來多半也是一種情緒發泄。

  接電話那會兒,我正趕著去幼兒園接孩子。我一邊在路上疾走,一邊聽她在電話那端痛訴。到不得不收線之前,女友還意猶未盡,叮囑我:記得到家後再幫我分析分析!

  那天晚上,趁著孩子自己玩積木的空閑,我整理思路給女友發過去了一條長長的短信,有自己的一些淺顯經驗,當然更重要的是一些開導和鼓舞。

  當時大概是晚上九點多,女友沒有回複,我想多半是已經休息。

  可第二天一整天,女友也沒任何回複。我不免猜想:是沒看到?懶得回?情況有變?還是這家夥已經滿血複活?或者隻把我當一時的感情垃圾桶?

  到了第三天,女友總算給我發來短信,她說:

  謝謝!太謝謝你了。原諒我這兩天沒回你消息,我自行療傷去啦!你別介意啊!真的很謝謝你。我現在已經沒事啦,準備周一重新戰鬥!

  我恍然懂得,笑著問她:你怎麽療傷的啊?

  她說: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就一直在追小說,完全沉進去的那種。跟著情節喜怒哀樂,看完也就自己走出來了。所以期間啥事都沒理,就想安安靜靜的追完。哈,你別介意啊。

  原來如此。我倆很快又聊東聊西,那點小插曲釋然。

  02

  其實,仔細一想,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

  一個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內心多半是封閉的、收斂的,不大願意與人分享或社交。

  天涯上曾經有個帖子,帖主問:我想知道大家處在人生低穀時,都有不愛搭理人的毛病嗎?

  無數人跟帖回複:“有!太有了”、“有人主動搭話也不想理”、“看到QQ閃也懶得回”、“朋友打電話來就是不想接”、“自己都不舒坦哪還有空聽別人說話”、“有斷時間我生病了,主動疏遠了以前的朋友,我知道這樣不好,可當時實在太苦悶了……所幸現在走出來了”。

  有人表示不解:難道不是越苦悶,越想有人陪伴、越想找人說話?

  但也或者可以這樣理解:找人聊天,在獲得當下傾訴快感的同時,也能帶來事後難以消解的另一番壓力。

  因為對於情緒低落的人來說,心裏往往已經藏下了不自信的種子,當別人拿目光一澆,可能就會幾百倍的放大在自己心裏,胡思亂想、生根發芽;或者因為自己的頹廢處境和對方無意中流露出來的美好狀態,形成鮮明對比、造成巨大發差,由此更加刺痛在心裏。

  所以,很多人寧願以單向療愈、自我醫治的方式: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反複聽一首歌、跑上十公裏、自己大哭一唱,或者在一段時間內隻跟少數的人發生必須的接觸,以此來像舔舐傷口一般,安靜度過那段“不想與外人道也”的低潮期。

  而當他重新麵對朋友、開始社交時,也正是他重新建立起站在陽光下的勇氣與自信,不斷敞開內心的過程。

  03

  有人“走出來”的過程隻需要一兩天,有的人需要幾個月,有的人甚至更久。

  我想起曾經的一位女同事蕾蕾。

  蕾蕾當年因為和上司發生了一些衝撞,霍然從公司離職,走的時候氣氛有些尷尬,蕾蕾心裏也帶著一時難以消解的憋悶和委屈。

  作為幾個當時關係還不錯的同事,蕾蕾離職後,我們都分別給她發過消息,她從開始回應的漫不經心,到後來索性不回;她的朋友圈,也從幾乎不再更新,到後來完全關閉的狀態。

  幾乎大半年的時間,我們跟她的距離,就是朋友圈那一道杠和一片空白的距離。

  可是某一天,蕾蕾的動態又開始閃現在朋友圈裏。

  我們這才得知,她自己經營了一個小的工作室,專賣自己手工製作的原創包包、圍巾和飾品。

  雖然業務還在起步階段,但看得出來,她的狀態十分積極和充實。

  她的朋友圈一如半年前那樣,喜歡發吃到的特色美食,喜歡曬熊孩子的成長照片,有時也發自己的手工原創作品。

  我和幾個老同事都心照不宣,像她從來不曾消失那樣,依然給她點讚留言,如果看到喜歡的手作,也會捧場買來……漸漸的,我們也恢複了時不時出來小聚的情意。

  某次出來聚餐,我們問她:怎麽不早點告訴我們她的小事業,這樣或許也能早點幫到她。

  蕾蕾有些不好意思,說:一方麵是不想貿然打擾到大家;另一方麵也很想等自己做出點成績再公開,不想讓夥伴們小看了自己。

  04

  或者,原因正在這裏。

  常常聽到有人問:為什麽他(她)突然沉默了?為什麽他(她)對我關閉了朋友圈?為什麽你主動關心,他(她)卻刻意遠離?為什麽他(她)明明發了朋友圈,卻偏偏沒有回你消息……

  或者,他(她)隻是在那段低穀的日子裏,想以一個自己舒適的狀態,靜靜舔舐療傷而已。

  沒有人願意揭開傷疤給人看。

  友情,需要相互真摯的關懷和理解,也需要適時的退讓和距離。

  始終保持一份邊界感,時刻為對方留有餘地。以一個相互平等和舒適的姿態,友情才有可能更輕鬆也更久遠。

  而當某一天,她從陰霾裏走了出來,又在人群中開朗起來,或者你也可以當什麽都未發生過那樣,以一個暖心的微笑,告訴她:你還在。

  那個從低穀裏走過來的人,或者也可以坦然告訴你的朋友:嗨,謝謝你那時的關心,我都放在心裏。別介意,我隻是去療傷了一段而已。 這篇關於友情,需要相互真摯的關懷和理解,也需要適時的退讓和距離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