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學會兜圈子

Feb19
在大自然中生存著一種鳥,它每天靠吃魚類為生,其嘴的形狀,直直的,上下兩部分都又長又寬闊。吞吃食物時,常常把捕到的魚兒往空中一拋,讓那條魚頭朝下尾朝上落下來,然後一口接住咽了下去,這樣的吃法可以使魚在通過咽喉時,魚翅的骨頭由前向後倒,避免卡在喉嚨上。
  
  我們做事也是一樣,在辦事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各種“刺兒”,這個時候便不能“直腸子”,而應該想辦法兜個圈子,繞個彎子,避開釘子。這是做人應該具備的策略和手段。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像鳥類一樣“把魚倒過來吃”,隻是硬碰釘子,讓“刺”卡在自己的喉嚨上,吃虧的終是自己。
  
  在日常交際往中,有些人說話直言快語,這種人是非常真誠的。但有時候,他說話的效果並不佳,輕者損害人際關係的和諧,重者造成麻煩,違背言語交際的初衷。而有時有意繞開中心語題和基本意圖,采取外圍戰術,從基本的事物、道理談起,即“兜圈子”,往往能夠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有一次,有位青年人早早回家做了一鍋紅棗飯。妻子下班回來,端起碗,高興地問:“這棗真甜啊,哪來的?”丈夫說鄉下姨媽捎來的。妻子不無感慨地說:“姨媽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棗來!”丈夫說:“那還用說,我從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媽把我撫養大的嘛!”妻子說:“她老人家這一生也真夠辛苦的。”說後,丈夫忽然歎了口氣,說:“聽捎棗的人說,姨媽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來唄,到醫院好好治治。”丈夫話還沒有說完,妻子就已經說出丈夫想要說出的話。
  
  可見,“兜圈子”的說話方法可達到一般言語不能達到的效果。所以,在我們平常的說話中,多用用“兜圈子”的說話技巧,就能巧妙地達到說話的效果。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或無法逾越的障礙,這時,—我們是逞一時匹夫之勇,非要“一條路走到黑”,還是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調整思路,繞道而行呢?問題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是非常的困難。有時我們看得見目標,距離也不算太遙遠,可總是難以實現。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總是單單地盯著目標,總想盡快地、便捷地接近目標、實現目標,而忘記了多做些迂回工作,或者說是我們沒有學會繞道而行,沒有在看似無望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試一試,結果隻能在碰壁和失敗間徘徊。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妨試著學會多繞兒個彎子。繞彎子不是放棄,也不是後退,而是為了更快地接近目標。在繞彎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距離目標越來越近。在很多情況下,即使繞彎子,機遇也不是很多,稍不留意就如白駒過隙,永不再來,就像一個人想繞出來時,退路已被堵死一樣。小是機會太少,而是我們不懂得珍惜它們。
  
  一位哲學家說過:“懂得繞彎子的人,才有可能是達到光輝頂點的人。”
  
  為了達到目標,暫時走“走看似與理想相背馳的路,有時這正是明智人的舉動。事實上,人生途中是沒有幾條路徑是直達成功的。
  
  我們不能把目標隨時放在前麵,要學會放在背後,而耐心地去做披荊斬棘、鋪路修橋的工作,我們時常必須嚐試很多條看來非常晦暗無望的道路之後,才會發現成功就在我們眼前。
  
  隻要我們記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兒個圈子,最終我們也會走到成功的目的地。
  
  不要逞匹夫之勇。請運用你的智慧和耐心吧!你可以暫時屈就你所不喜歡的職業,你可以暫時應付一下你所討厭或輕視的人,你可以暫時走進一個黑暗的涵洞——隻耍你不忘記由它的另端鑽出來,隻要你時刻知道這一切都僅僅是過程,而不是你的終極目的,你就用不著灰心和難過、也用不著關心周圍的人怎樣批評或嘲笑你,而是坦然麵對冷嘲熱諷,從而調整心態,從點滴做起直到成功。
  
  法國作家勒農說:“你不要焦急!我們所走的路是一條盤旋曲折的山路,耍拐許多彎,兜許多閶子,時常我們覺得好似背向著目標,其實,我們總是越來越接近目標。”
  
  一個會兜圈子,懂得繞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個走向成功的人。 這篇關於做事要學會兜圈子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