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彰顯人性的魅力

Feb19
無錫梅園榮毅仁先生舊居有一幅對聯,相傳為清代進士姚元之撰寫,被榮氏家族尊為祖訓。這幅對聯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我認為這幅對聯恰恰能夠詮釋、解讀孔子的圓通,既誌存高遠、悲天憫人、充滿救世思想,又恪守中庸、方正果敢、享受快樂人生。圓通就是圓滿通達,通達事理,也即事理圓融,中庸處事,不偏不倚,不前不後,不上不下,中正不易。“中庸之為德,甚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中庸”是孔子學說的最高道德標準,也是他為人做事的最高原則。“中庸”的另一個稱謂就是圓通,即做人做事恰到好處。
  
  人情練達、深通世故。孔子認為所謂的達,就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謙恭待人,注重自身修養,不慕虛名。
  
  孔子的學問是圓融無礙的,他的學生們跑來問“仁”,他針對每個人的實際,做了種種不同的回答,不死板,不教條,而是因材施教、應機施教。他既追求仕途,但又從不屈服,經常薄帝王而不為,自己還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意思是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既然做了就要像做的樣子,孔子做人做事從不馬虎,這就是原則,圓通中的方正。他雖生活艱難困苦,但心態平和無憂,屬於樂天派,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幹;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隻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他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這篇關於圓融彰顯人性的魅力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